高考中增加英語口語,是否會導致教育不公平

2020-12-24 慨文軒

該來的還是要來了,規劃已久的北京市英語高考改革終於要到了,2021年北京高考將增加英語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將增加到50分。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據有關媒體報導,「北京新高考方案」作為全國卷命題和備考的重要風向標,對其他大多數改革省份具有極強的示範和標杆意義!如無意外,北京方案中的考試方式、錄取方式,將成為未來3-4年高考改革的方向,影響每個高中生。

對於這則消息,慨文非常感慨,也非常擔憂,一則是擔憂增加英語口語考試將更為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二則擔憂這種對英語層層加碼的重視,會使學生輕忽本國語言、歷史及理科科目的學習,三則是擔憂增加口語考試會進一步加劇教育不公平。

擔憂一、增加英語口語考試會極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以往的高考中只有報考英語專業的學生,才會進行口語考試,可這次北京的高考變革卻是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進行口語考試,這無疑大大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我們知道,英語學習本身就已經是高中學生所有科目中最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一個科目,但面對高達150分的高分,任何一個學生都難以放棄,只能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死磨英語這門課程。

為什麼呢?因為英語是一門外語,離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是很遠的,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是非常難的一門科目,大多學生是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英語的,在他們眼中,英語的意義就是一門高考科目,而且是一門分數佔比和語文、數學一樣高的科目,是一門不想學卻不得不學,學了以後將來極有可能完全沒用的科目。

擔憂二、對英語的過度重視,會令學生忽視中國語言、歷史及理科科目的學習

我們知道,語言是承載一個國家文化和歷史的工具,也是溝通交流的工具,但對於一門外語來說,這個功能基本上就只剩下交流功能,英語只是一門工具,除非你想研究英國文化和歷史。但就是這樣一門工具,卻被我們放大到與語文數學齊平,凌駕於其它所有科目的程度,豈不令人嗟乎?

這幾十年來,英語在中國的地位是日益上升的,已經有凌駕中文的地步,不單單是高考是英語有著驚人的地位,在許多行業資格考試中,都離不開英語那令人煩惱卻又揮之不去的身影,要考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也得經過英語考試,就是不知道這個英語要用在什麼地方?全國各地的路牌上英語已經幾乎成為必選項,哪怕你是一個偏僻鄉鎮,可能10年內都不會有一位英語母語的人士駕臨,也要消耗大量資源給他預備著,所有地鐵車廂都會飄揚著英語報站的聲音,可明明外國人士寥寥無幾,也得預備著。

這種種對英語過分重視推崇的舉措,無形中在國人的頭腦中形成一種英語高人一等的潛意識,進而對口講英語的人士也高看一眼,我們常常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到的一些人在講話時中英雜糅怪誕方式,就是最直接的反映。

錢鍾書先生對這種雜糅語言有一段話特別精妙描述:「話語裡夾雜的英文甚至還不如嘴裡鑲嵌的金牙,金牙除裝飾外尚有其咀嚼的實用性:而語句中的英文就如牙縫中的肉屑,除表現你吃得好一些之外 ,還能噁心人。」

擔憂三、增加英語口語有可能導致高考的不公平

語言的學習除了語法和詞彙外,更重要的是語言環境,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說小孩子被放到鄉下外婆家幾個月,結果回來後變得一口方言,這就是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的體現。

慨文說過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英語就是一門高考科目,將來極有可能完全沒用,就是因為中國是漢語的語言環境,沒有英語環境,哪怕你在學校學習的再好,放到社會幾年,基本也就放下了,而一旦放下也就拾不起來了。

口語學習相對於書面英語來說,更加注重語言環境,需要大量的對話練習,但對於沒有英語語言環境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具有相當難度的,於是,只能尋找替代方式,比如英語補習班或請家教,但這對家庭不富裕的學生來說,費用可能是他們承擔不起的,而家庭富裕的學生甚至可以直接聘請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士訓練學生的口語。

增加20分的英語口語分,對一些學生來說可能是致命打擊。在高考中1分的差距往往意味著成千上萬學生,20分英語口語勢必會拉開一個不小的分數差距,在語文和數學中想找一個這麼大的拉分項目,可能是非常難的。

也可就是因為1分或幾分的差距,讓一個理科或者語文不錯的學生沒有機會上大學或沒機會考入他理想的大學。

慨文再舉一個例子,印度號稱是英語國家,但實際情況是在印度真正會說英語的人口不到1億,還不到印度人口總數的10%,是什麼原因導致「英語國家」印度的大多數民眾不會英語呢?是因為印度國內各民族的母語都不是英語,而英語只是英國殖民的遺產,能掌握英語的基本上都是有錢的上層社會,大多是婆羅門等高種姓的人群,他們有錢出國留學,有錢在更好的私立學校學習,生活在高端的講英語的小圈子中,所以,只有他們才能熟練使用英語,而絕大多數的底層民眾是沒有多少機會學習英語的。

以上是慨文對英語口語加入高考後的一些擔憂,也許是慨文有些杞人憂天,但希望有識之士能更慎重的考察關注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明年北京高考將增加英語口語,網友:換成歷史吧
    今早逛論壇,看到一則消息:明年北京高考將增加英語口語測試!這下子,網友們又炸窩了!英語本身是一個語種,語言學習,不就是聽說讀寫嗎?現在的中小學,學習英語的方法其實是死的,是呆板的,不能活學活用!你學了一門語言,光會做幾道填空題選擇題,有什麼用呢?如果你學了這門語言後,你會說了,你會口語交際了,你會聽了,能與人溝通了,這不就是學到真本事了嗎?
  • 北京明年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取最高分
    根據北京教育部門的最新消息,從2021年開始,北京地區會將英語口語考試列入高考項目中,並與英語科目筆試成績一起算入高考成績中。全國各個地區對於高考英語科目的算分方法和考試範圍都有不同規定,比如廣東很早就將英語口語考試列入了高考內容中,湖南等地區會考試英語聽力並錄入分數,而在河南等地區,英語只會記錄筆試成績,不會考聽力,也不考口語,但現在隨著各地對於英語科目重視程度的提高,在高考中適當提升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也是很必要的。
  • 高考英語口語比重增加,流利說少兒英語幫助孩子一對一快速提高
    北京教育考試院宣布,明年起北京的英語高考將增加口語考試。考試形式為機考,考試時間分別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最高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疫情下的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與「不確定性」較量
    近年來,在各省市中高考改革中,英語聽說機考成為了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以北京市中高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為例:中考英語滿分值為100分,聽說測試佔40分;高考英語滿分值為150分,聽力測試佔30分,2021年增加英語口語測試,英語口語測試加聽力測試將提升至50分。
  • 2021年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對高考的重要影響
    昨天有一位家長提問到:老師您好,英語口語測試必須參加嗎?對高考有什麼樣的影響?解答:不必須參加,但建議參加,因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報考範圍。一、哪些專業要求英語口語測試主要是針對報考英語專業及對英語口語有特殊要求的專業,才會要求英語口語成績,比如:英語、法學、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旅遊管理、翻譯等專業,具體還得看相關報考學校的要求;而其它絕大部分專業對英語口語成績都是沒有要求。也因此,英語口語考試採用自願原則,即考生可自主選擇考或不考。
  • 2021北京高考英語將增加口試 名師教你突破「口語困境」
    根據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語科目將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和聽力考試共計50分,一年安排兩次機考,並將取機考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共同組成英語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高考外語都是150分,日語卻比英語簡單,是否影響高考公平?
    綜合課選了文理後會分開劃定分數線,文科生與理科生分開錄取。但是外語不會分開,英語生與日語生同臺競爭,601分的日語生絕對會擠掉600分的英語生。 儘管高考經歷了多輪改革,出現了新高考的選科,不再分文理。也出現了等級賦分制,原始成績不一定就是高考成績。但是語數外作為高考三巨頭,地位始終無法撼動。
  • 高考增加體育,減少英語,怎麼樣?
    建議中高考增加體育近年來,隨著學生課業負擔逐步加重,中小學生的近視率、肥胖率不斷增加,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了。為此,有人建議,把體育列為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高考的改革,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可能不光牽涉到是否應該增加體育鍛鍊的問題,還關係到增加一個科目,對不同的考生是否公平。體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學生們通過了高考,面對今後的人生時,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 2021年北京高考首場英語聽說機考今日開考,首次增加口語
    今天上午8點半,北京市2021年高考第一次英語聽說機考開考。這也是高考英語科目中首次增加口語考試。今天的考試共分為六個場次,第一場次的考試於上午8點半進行,每場次考試時長約35分鐘。校園中種菜開展勞動教育、介紹閱讀的方法等出現在試題中。北京教育考試院介紹,高考英語聽說機考共包括五種題型,分別是聽後選擇、聽後記錄、聽後轉述、短文朗讀和回答問題。考生無法提前瀏覽所有的聽說機考題目,題目根據作答進程逐題展現,每道題目都留出了閱讀時間。
  • 高考日語有口語考試嗎?
    (轉載請先授權,否則必定投訴)關於高考日語口語考試,很多同學都比較陌生,今天第六時限為大家解答一下。高考外語口試主要是為了檢驗考生的聽、說、理解能力,通常是在高考報名時一併填報,高考前由教育部門組織實施。
  • 教育公平嗎?農村城市英語成績兩極分化,浙大教授演講引起共鳴
    對大部分人來說,即使書面成績還過得去,也無法掩蓋大家不會說英語的事實。許多人對英語科目早就提出了異議。尤其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大家對於是否需要創造普遍英語環境,已經開始有了懷疑。近日,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段演講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演講中他說到,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大量時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教育過分誇大了英語的分量。他認為,中國人過分看重英語,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 北京:高考英語聽力口語機考12日首考
    北京日報訊(記者 牛偉坤)從明年開始,北京市高考統考英語科目增加口語考試,連同之前的聽力考試一起,實行一年兩考。昨天,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2021年高考英語聽說計算機考試首考將於2020年12月12日進行。12月7日起,考生可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列印準考證。
  • 新一輪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優越性分析
    同時,在現行的高考制度下,每年只有一次高考的機會,而且是全國統一的考試,考試時間和方式是固定的,高校錄取新生幾乎完全按照高考的成績,分數幾乎決定了考生的命運。這樣「一考定終身」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在學校多年的學習就憑一次考試成績決定,學生難免會背負巨大的負擔。
  • 英語科目是否會被「踢出」高考?專家給出答案,家長表示沒有意外
    學生們升入初中之後,英語的學習變得更加重要,英語科目也是考試中3大主科之一,到了大學之後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也是更加的重要。但是,對於英語這個科目的爭議卻一直存在,其中有很多人認為,我們太過於重視英語科目的學習,這是一種民族不自信的表現,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不過也有大部分人認為,英語用處很大,不應該弱化英語的學習。
  • 有人說日本取消高考英語,中國也需要取消!看英語老師怎麼說?
    我是英語老師,我從來不維護自己的學科權益,但對於高考是否取消英語,我認為這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有關部門的確是準備在2020年四月份取消大學入學考試中的英語考試,但是你們是否搞清楚他只是取消統一考試,並沒有說要取消英語成績參考,要想成功進入大學,必須要提供英語能力證明!那麼學生的英語能力證明從哪裡來?只能去參加託福,託業考試,這樣一來,學生輕鬆了嗎?我認為學生不但沒有減輕負擔,反而加重了。
  • 一起教育科技基於英特爾 技術優化 AI 口語測評平臺 賦能英語教學
    一起教育科技近年來持續強化「AI+教育」的融合,並在旗下的免費學習工具「一起作業」中推出了應用 AI 技術、可以對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進行準確測評的一起作業 AI 口語測評平臺,致力於為老師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分數評判體系,為學生們提供更加有效的學情反饋。
  • 騰訊英語君亮相GES2018 科技助力英語教育公平
    騰訊英語君由騰訊翻譯君團隊研發,聚焦於K12英語教育領域,依託行業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主張形成性評價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語用能力,輔助老師進行適應性教學。其中,引人關注的一個功能亮點是其精細的音素級發音評測體系。針對中國學生普遍薄弱的口語環節,騰訊英語君基於海量英語發音大數據的垂直研究,就中國學生發音習慣深度挖掘分析,從而得以針對性的對學生英語發音作出精細化、音素級特色診斷。
  • 若將英語踢出主科,是否凸顯教育公平,值得花數年的心血精力嗎?
    有人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應取消英語科目,並將中小學生的英語課程改為選修課,從主要科目中剔除英語可以更好地突出教育的公平性。英語其實就是個工具,就像你有了錘子可以釘釘子,造機器,甚至一步步蓋出摩天大樓,但你不想要那些大的目標就想砸個核桃也行。你可以不用英語這個工具,但不能否定這個工具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有巨大的潛能。我覺得踢掉英語才是教育不公平!能用到的,自然會有動力,且下力氣去學。
  • 該不該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犀利」觀點,引發爭議
    兩種觀點一直各抒己見,迄今為止關於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話題,依然還有很多人的在討論。畢竟我們國家是教育大國,非常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即便是家中沒有學生或者是自己也不是學生的人,對於這個話題,也是興趣滿滿。該不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 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取消後吃虧的還是這3類學生,家長要重視
    基本上來說很多建議英語退出高考的人,都覺得英語並沒有多大的用處,學生學習英語那麼多年,到最後工作的時候,真正能用到英語的卻是寥寥無幾。如果說學了最後也用不上的話,那麼是不是就是對於教育資源和學生學習精力的一種浪費呢?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