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市值付之東流 曾是美國乃至全球第一 今被華為擊敗!網友:該

2020-12-06 財經小巴士

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發展速度更是舉世矚目。不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領域也一直在獲得突破。提到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大家可能立馬就會想到華為,作為中國的企業,華為不單單是世界500強那麼簡單,更是我們國民的驕傲。

一提到華為,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自豪感,也會為華為的成績感到驕傲。華為不僅在手機製造方面技術一直領先,而且在5G的研發領域,也一直都是領頭羊。隨著華為的崛起,另外一家公司也在衰落。這家公司是華為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思科。思科當年的市值居全球第一,美國蘋果、微軟都不及它。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思科,就沒有現在的網際網路。

在發展的頂峰時期,思科在路由器和交換機領域都一直沒有對手,擁有統治地位,佔據著全球80%的市場份額,在2003年的時候,它的市值更是突破了5700美元!當時,它是眼壓一切巨頭的大企業,然而隨著華為的崛起,它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了。

思科的創始人是史丹福大學的一對夫婦,那個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誕生,當時這二人有了一個想法,他們想靠技術把各種不兼容的設備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網絡。於是,在他們的努力下,這種幻想成為現實,網際網路誕生了。

後來,這對夫婦在思科上市的時候就離開了,並且錢伯斯繼續掌管企業。錢伯斯在接手企業之後,公司的營收屢創新高,之後就贏了2003年的市值神話。在華為出現之前,思科一直都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然而隨著華為的崛起,思科的地位被衝擊了!

當年,華為把自己的通訊網絡設備帶到了美國,並參加了通訊產品展會,沒人能想到,當時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的華為竟然能設計出如此優秀的設備。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華為產品的性能不僅不輸給思科,價格也比思科低。當錢伯斯參觀完了之後表示:未來的華為,將會成為思科的強力競爭對手!

之後,華為開始進入美國市場,錢伯斯說對了,華為確實成了思科的競爭對手,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華為來得如此之快。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思科開始設法剿滅華為,但是華為展現出了強大的鬥志,不僅沒有被剿滅,反而證明了自己,在世界上不斷獲得新訂單。

近兩年來,華為的強勢崛起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由於嫉妒華為,美國想辦法制裁華為,而在這背後,思科也有參與。不過要知道,早在2017年的時候,思科就已經成了華為的手下敗將,在2018年的時候,華為的營收更是超過思科年營收的兩倍之多!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不可一世的思科就沒落了,市值和2003年相比,已經蒸發了足足有將近萬億。

為了能夠翻身並趕超華為,思科開始了買買買模式,不過遺憾的是,雖然它一直在做著各種併購,還是沒能扭轉頹勢,由於大量的併購反而還失去了大量的資金儲備!昔日被譽為世界第一的大企業,如今還是敗給了華為。

看到這裡,有表示對思科的遭遇表示:活該。畢竟它當年也參與了打壓華為的計劃,只不過沒有那麼明顯而已。

但是在我看來,華為能有今天的成績,完全是努力的結果,華為此前付出了太多,經歷了太多,它能超越思科也是對華為最愛的的回報。擊敗美國,乃至於世界第一的大企業不容易,但是華為做到了,任正非做到了!雖然現在美國仍在打壓華為,不過我相信,華為不會倒下,反而會越戰越勇!

華為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萬億市值成為泡影,該美企「號稱全球第一」,如今被華為正面擊敗
    自19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創新技術的世界領導者,但現如今中國技術攻勢對美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及華為在5G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使得美國的危機感更強烈。美國打壓華為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話語權還有世界霸主的地位。
  • 如果華為上市,市值能達到多少?院士曾表示:1.3萬億美元!
    中國科技領域的巨頭企業並不多,根據BrandZ最新公布的全球100強榜單顯示,上榜的17家中國企業中僅有四家,分別是騰訊、華為、小米和百度,它們都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所以才被劃分到了科技領域類。成立超過30年,華為為何不上市?
  • 全球股市市值突破100萬億美元,美國貢獻38%,我國的股市呢
    全球股市總市值突破100萬億美元 根據某機構監測的數據來看,在本月全球股市總市值已經突破100萬億美元大關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全球股市總市值不過80多萬億美元,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面,全球股市發展比較迅速。 100萬億美元的總市值是什麼概念?按照現在預測的數據來看,美國在今年的GDP總量可能不到21萬億美元,全球股市總市值的體量差不多是美國的5倍,是我國的6.7倍左右。
  • 曾經全球第一的科技巨頭,如今被華為打敗,市值蒸發萬億
    一提到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大家一定能想到華為。作為中國企業,華為不僅是世界500強,更是我們國民的驕傲。其實華為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過許多不公平的對待,比如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但這只是華為遭遇挫折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華為還遇到過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在華為的競爭對手中,思科可以說是手段最狠,最強大的對手。
  • 蘋果市值率先突破2萬億美元;華為筆電市場份額居中國第二;黑莓明年...
    今日焦點 蘋果市值率先突破2萬億美元 華為筆電市場份額居中國第二 黑莓明年將推5G智慧型手機 英偉達二季度收入創紀錄
  • 美國巨頭跌下神壇,曾經壟斷中國市場,十年市值憑空蒸發2.8萬億
    眾所周知,由於在二戰以後,美國率先在高科技領域布局的優勢,為其今後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所以在全球科技領域排名市值前三的科技公司基本都是來自於美國。比如今年市值高達9050億美元的微軟,以及亞馬遜科技巨頭,都是美國的本土企業。
  • 全球最大的公司誕生了!市值高達2萬多億美元,相當於深圳5年GDP
    而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又是誰呢?受外部因素影響,美國今年第二季度GDP創下了40年來的新低,因此本以為許多美國企業將也遭受重大損失。然而,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是,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卻能「逆流而上」,據8月,福布斯排行榜公布顯示,蘋果公司正式超越市值1.88萬億美元的沙特阿美公司,突破市值2萬億美元,成功躋身世界第一,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 全球最值錢公司誕生,價值高達14萬億,相當於3個阿里巴巴
    而在整體企業數量上,中國也多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一,甚至有媒體因此而發出了「成功反超美國」的歡呼。 但實際上,所謂的財富500強,可能應該稱為「財富500大」更合適,不少虛胖的中國企業在裡面,大而不強,有些名不副實。
  • 它以近5萬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功登上榜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就進入了一個高速區間,在短短的幾十年當中,我國已經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此期間,我國市場上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民營企業,諸如華為、阿里、騰訊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優秀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
  • 蘋果在一片唱衰聲中登頂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但美國有意要拆分蘋果
    蘋果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後,公司股票價格猛漲,周五收盤時市值超過1.8萬億美元,超越沙特阿美,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值的企業。蘋果,重回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寶座,是在一片質疑中和唱衰中取得的成就,實屬不易。圖片但蘋果公司用實力說話:2019年8月,蘋果市值正式突破萬億美元;自2020年初以來,蘋果股價已上漲超過
  • 國內民企500強排名,阿里巴巴第二,榜首市值高達4.98萬億
    前不久胡潤研究院將全新的國內民企500強排名公之於眾,通過這個排行榜能夠看得出騰訊、阿里巴巴和美團躋身於前三名,而螞蟻集團則是排在第五,華為甚至在第七位。通過報告的結果能看得出,500強民企在今年賺取的利潤高達22萬億元,這個數據堪比國內GDP的五分之一。
  • 繼蘋果之後 誰會是下一個「2萬億」
    突破2萬億蘋果再次創造歷史。當地時間8月19日,蘋果的股價一路飛漲,一度突破468美元/股,至此蘋果也迎來了高光時刻,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不過蘋果的股價未能一直維持在高位,當天下午蘋果股價小幅震蕩下行後,最終收於462.83美元/股,市值跌回2萬億美元以下,維持在1.98萬億美元。
  • 孫正義拋棄華為5G,斷供晶片,又套現阿里1.2萬億,馬雲終究出手
    眾所周知,當今科技行業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其中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和制裁」在整個科技行業掀起了波瀾。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華為近年來一直在默默為自己的發展而奮鬥,希望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取得突破和成功。然而,華為沒有料到會突然因為某種原因而被美國「壓制」。
  • 華為董事長:美國休想打敗華為!張一鳴要挑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
    華為輪值董事長:能打敗華為的不會是美國 不能有方向性錯誤9月2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了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與新員工座談紀要,郭平這次講話的主題是「不要浪費一場危機的機會」。在回答新員工提問時,郭平還提到,能打敗華為的只有華為自己。
  • 盤點1990-2019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的變遷
    截止2020年1月27日下午四點;排名第一的美國微軟市值1.26萬億美元(美股)、排名第七的阿里巴巴市值5734.32億美元(美股)、排名第八的騰訊市值3.69萬億港元(港股)。一,日本。從1990年至2019年,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成就極為輝煌,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日本獨佔八家,美國僅有兩家(IBM和美孚)(泡沫破裂前的日本)在大崩潰之前日本極期瘋狂,所有日本人都相信自己發財了,而且堅信未來會更好,在1990年,10000日元大約為
  • 全球市值最高公司易主
    8月19日晚間,美股開盤後,蘋果股價一路走高,盤中一度達到468.36美元,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了20025.15億美元。這是美股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也是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
  • 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擊敗美國思科,它成功拿下全球第一
    提起TP-LINK,相信很多網友並不陌生。畢竟,我們家庭中常用的路由器很多都來自這個公司。據悉,TP-LINK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牢牢位居第一,而放眼國際市場,TP-LINK也擊敗美國思科,以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排名全球第一。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思科曾拿下大部分的交換機和路由器市場。
  • 美國七大科技股市值增加3.4萬億美元,增量超印度一年總GDP
    CNBC報導稱,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谷歌母公司)、臉書,特斯拉和英偉達七家最有價值的美國科技公司在2020年疫情大流行和全球經濟危機的推動下,總市值達到3.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2萬億元)。
  • 雷軍的小米公司,將超越華為,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
    隨著AIoT逐漸進入爆發期,小米集團將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一、小米的戰略雙引擎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龐帝說,「物聯網時代的創新應該是往微波爐裡放一隻雞,微波爐自己知道如何烹飪這隻雞,而不是可以通過手機打開微波爐的開關」。
  • 國際金價再創新高;Q2美國GDP暴跌32.9%;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柯達...
    此外,柯達獲美政府巨額貸款,助推其股價一周漲超900%;美國四大科技巨頭公布最新業績後股價上揚,總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寶座;理想汽車上市首日大漲43% 市值逼近蔚來。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