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金星和火星雖然與地球一樣,都處於宜居帶之中,不過它們上面的環境與地球卻是天差萬別的,首先是金星,它上面的溫度超過400攝氏度,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它的上面登陸。其次是火星,它上面的溫度低於零下200攝氏度,如果人類不穿戴任何的防護設備登陸火星,只需要幾分鐘,就會被「速凍」。
不過,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雖然金星和火星上如今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在遠古時期,它們上面可能也存在過一段適宜的氣候環境,比方說金星如今的「蒸籠」環境,就是溫室效應沒有辦法控制的結果;火星上則可能是發生過「核戰爭」,讓火星的大氣被大量的塵埃充滿,之後火星的表面因為接收不到陽光和熱量,於是變得寒冷無比。
一開始,很多人對於這種說法表示反對,可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的「水手9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之後,竟然在火星上發現了大量的塵埃,這些塵埃都是伴隨著風暴被吹入火星大氣之中的。「水手9號」探測器一共對這種情況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監測,最終發現當大量的塵埃進入到大氣中,陽光就會被遮擋,無法到達火星表面,火星的表面不僅會變得溫度很低,而且還會變得非常黑暗。
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終於通過物理模型和戰爭中模型,就如何會引發「核冬天」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核戰爭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塵埃和煙雲進入大氣層,並表示未來一旦發生核戰爭,全球的氣候都會隨之發生巨變。
那麼,「核冬天」會引發什麼後果呢?科學家表示,首先就是清晨不會再出現,至少在數周之內,都再也沒有白晝之分,即使是正午時分陽光最充足的時候,天空看起來也仍然是一片漆黑,氣溫也會不斷地下降,哪怕是最炎熱的夏天,氣溫也可以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整個地球都會徹底的進入冬天。
其次,核戰爭必然會引發各類汙染輻射,釋放出來的放射性塵埃是非常致命的,地球上大部分的動植物,可能都會因此而死去,同樣,社會系統也會全部崩潰,用不了多久,食物等必需品就會出現短缺,臭氧層也會被破壞,當太空的輻射都開始一一抵達地球表面,就連海洋中的生物,也會被殺死。
我們都知道,在上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的時候,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當時大爆發發生,核冬天也隨之來臨。地震和火山爆發讓整個地球都陷入一片黑暗,大量的煙塵遮擋住了陽光,地球整個生態系統都被毀掉,地球需要近百萬年的時間,才會逐漸恢復元氣,讓地球重新 變得枝繁葉茂。所以,核冬天對於地球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場全球性的氣候災難,希望人類可以始終和平相處,讓災難永遠不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