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突擊,新型陸軍換羽騰飛

2020-12-22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文 / 任 帆 徐君強 圖 / 趙領燃

依託自建場地探索繩索降訓練方法、開設野戰機場錘鍊戰鷹快速升空能力、複雜天候條件下空地協同訓練如火如荼,調整改革以來,第 83 集團軍某旅應運而生。作為陸軍轉型建設的排頭兵、急先鋒,一茬茬官兵緊盯使命任務,聚焦「精飛善打」的建設目標,助推新型陸軍在重塑重組的道路上換羽騰飛。

探索 :瞄準空地一體攻堅克難

「這裡的每一副手套,都是探索道路上的痕跡,上面的每一處血漬都是對官兵『掉皮掉肉不掉隊』的最好印證。」走進該旅「鋼刀連」榮譽室,連長董裴祥首先開始介紹「血手套」的故事。

在一處陳列櫃裡,擺放著 3 雙「血手套」,這是該旅官兵從傳統步兵向突擊步兵轉型以來的實物見證。從最開始的勞保手套到專用繩索降手套,他們足足攢了 400多雙,裝滿 3 個大麻袋。

「沒有教案就自己寫,沒有訓練場就自己建,沒有專業訓練裝備就自己『造』!」組建之初,「尖刀班」班長、 中士王祥宜印象最深刻。 由於訓練器材緊缺,他帶領大家先從不到 2 毫米厚的勞保手套開始嘗試。沒有高臺,他們就把繩子掛在雲梯上練索降……

一場訓練下來,許多官兵的手指、手掌都磨出了一層血泡,器材室保管員竇榮華每天把損壞的、帶有血漬的手套收集起來,久而久之「血手套」的故事就傳開了。自此,「血手套」成為詮釋該旅官兵當轉型「排頭兵」、打贏「刀尖子」的歷史見證。

萬事開頭難。第一次組織登機訓練,大家都顯得緊張而興奮,機艙裡的一個垃圾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然而沒過多久,直升機的震動、巨大的轟鳴聲、悶熱的空氣讓不少官兵暈機嘔吐,一個飛行場次下來,不起眼的垃圾桶,成為每一名突擊步兵的深刻記憶。

對於人機協同訓練來說,暈機只是一個開始。2017年4月,該旅接到空地協同訓練先行示範任務,這是一個極具挑戰的任務。一次實機訓練,一名戰士因動作不規範,在落地瞬間腳踝骨折。指導員張良明顯感覺到,許多官兵心中有了壓力,士氣也減了不少。

「任務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擔當。」該旅根據訓練進度及時調整訓練計劃,組織攻關小組研究機降訓練方向,邀請飛行經驗豐富的機長一同探討人機協同要領;同時,積極開展心理服務工作,消除官兵畏懼心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訓練了一段時間後,班長骨幹逐人提問動作要領,逐個驗收離艙、抓繩等重要動作。「機降神兵」王祥宜主動請纓擔任「第一跳」,抓繩離機、順勢滑降、著陸離繩,博得滿堂彩,官兵士氣隨之高漲。2017年7月30日,這個旅重組不足百天的空中突擊梯隊,作為中國陸軍新型建設的縮影,在朱日和光榮地接受了習主席檢閱。

傳承:

凝聚光輝力量擔當作為

「紅色基因血脈流淌,忠誠無畏敢於亮劍,利刃出鞘勢不可擋,鐵翼飛旋長空浩蕩……」這首氣勢雄渾的《空突利刃》戰歌,從官兵們口中唱出來,更顯豪情萬丈、鬥志十足。改革以來,這支強強聯合的部隊,融合併傳承原單位紅色歷史文化,匯聚起強軍興軍的磅礴力量。

71年前解放天津戰役,該旅「鋼刀連」擔任突破民權門的光榮任務。當時,在炮火覆蓋下,尖刀連以罕有的神速動作,1分鐘炸開了敵人縱深50米的障礙,僅3分鐘就把紅旗插上了民權門,連續打退敵人7次反擊,像顆釘子一樣牢牢守住突破口,為解放天津作出突出貢獻。連隊獲贈「殺開民權門」錦旗一面,被上級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只有為軍旗添彩的義務,沒有為軍旗抹黑的權利。」該旅領導介紹,一代代官兵人人爭當刀尖子,個個都是小老虎,充分發揚了「敢犧牲、敢攻堅、敢碰硬」的戰鬥精神。

去年初秋,在塞北大漠的一次演練中,班長蘇豪帶領的狙擊班是第一支滲透進戰場的力量,在最低氣溫零下7攝氏度、平均風力5級的氣候條件下,他們從演練開始一直潛伏到演練結束。

「革命先輩曾堅守敵人7次的反撲,最終粉碎『天津之標準工事』不可攻破的神話,我們這都不算啥,要像鋼刀一樣死死地插在戰場上……」班長蘇豪說,那次演練班裡部分同志不同程度地凍傷、扭傷,但沒有一人抱怨退縮。

騰飛:

猛虎插上「鋼翅」乘風破浪

「發現藍軍防禦部署陣地。」8月中旬,一場實兵對抗演練在草原深處悄然打響。排長沈丹帶領地面偵察分隊成功滲透至藍軍防禦陣地,為武裝直升機實施雷射引導。隨後,空地各火力單元按照任務區分,對「敵」多個目標展開火力打擊,藍軍裝甲目標、防禦陣地接連被毀……這是該旅常態化開展空地協同訓練的一個縮影。

筆者在機降訓練場看到,每次人機協同訓練結束後,地面指揮員與飛行指揮員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這一習慣已經成為標誌性動作,也代表著空地兩股力量的高度契合。

完美的默契源於深度的融合。該旅把深化兩支隊伍的融合作為提高訓練效能的根本抓手:改變以往陸航飛行員單純的「提綱式」飛行訓練和步兵的傳統訓練課目,將直升機分隊和突擊步兵分隊訓練捆在一起同步籌劃、同步組織 ;加快直升機分隊與突擊步兵分隊之間的情感融合,探索實踐飛行員到突擊步兵連當兵鍛鍊,在訓練和生活中讓飛行員與突擊步兵逐漸成為「一家人」。

飛行員汪海洋被任命為突擊步兵營副營長,面對這一全新的角色,他感到新鮮的同時,壓力也隨之而來。汪海洋清晰地記得,第一次進行實機索降訓練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在了他身上。

「飛行員練索降,有看頭。」「離機!」安全員下達完口令,汪海洋抓繩離艙動作一氣呵成,讓不少官兵大吃一驚。汪海洋的職能轉變成為該旅培養人才一個趨勢。翻看該旅人才資料庫,一大批空地複合型人才活躍在各個崗位。

就在前不久該旅組織的乘機狙擊訓練中,機艙內的狙擊手與直升機機長協同作戰,僅用 10 秒發現隱藏目標,取得四發四中的優異成績。現場指導訓練的旅領導告訴筆者,未來戰場上複合型人才就是打贏型人才,空地人才只有攥指成拳,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換羽騰飛!空降兵從「空中步兵」到「空中集團軍」再到「空中合成...
    從「空中步兵」到「空中集團軍」再到「空中合成部隊」空降兵加速轉型邁向「合成飛行軍」作為新型信息化裝甲裝備,該車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空運空投,填補了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
  • 從平視戰場到俯瞰戰場,空中突擊部隊為陸上勁旅插上"鷹的翅膀"
    >解放軍報訊 記者錢曉虎、通訊員楊元慶報導:暮春時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組織的空地一體作戰演練在南國山林間展開:地面偵察分隊潛入作戰地域,用雷射為武裝直升機火力突擊指引目標;突擊步兵在空中護航編隊掩護下,搭乘運輸直升機垂直進入戰場……地面兵種和空中兵種在建制內組合、體系內釋能,演兵場景令人耳目一新
  • 我軍批量列裝新型輪式突擊車,陸軍合成營火力再度升級
    新型輪式突擊車該合成旅此次接裝的新型裝備包括18輛11式輪式裝甲突擊車和6輛10式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其中,11式輪式裝甲突擊車是在08式輪式步戰車底盤基礎上發展的一款新型突擊車,也是我軍裝備的第二代輪式突擊車。
  • 直20驚豔亮相,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立體攻防
    第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是陸軍調整改革後組建的一支新質作戰力量。改革轉型三年間,這個旅立足未來戰場需求,靈活編組不同火力單元,從中探索空中火力和地面火力的最佳融合模式,並逐步完善空地指揮鏈路,推動作戰樣式向立體攻防加速轉變。
  • 專家:陸軍部隊受閱順序完全按照實戰化的要求
    陸軍:開啟插上翅膀的時代與以往受閱部隊由主戰坦克、自行榴彈炮等裝備領銜不同的是,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中首先亮相的是被稱為「空中突擊梯隊」的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部隊被稱為「陸軍插上翅膀的戰場先鋒」,出敵不意從天而降,可偵察、可打擊,讓中國陸軍從平面走向立體,是新型陸軍建設的縮影。而「新型陸軍」就是指攻防機動都要有能力從空中發起,讓猛虎生雙翼。
  • 中國陸軍:規模&戰力NO.1
    目前陸軍劃分為五大戰區,負責陸地作戰任務。2015年12月31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關——陸軍司令部。中國陸軍,已發展成一支具有強大火力,突擊力和高度機動能力的諸兵種合成軍。編有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專業兵種,還編有電子對抗,測繪和陸軍航空兵部隊。炮兵以各類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飛彈和遠程火箭炮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
  • 直20頻頻亮相演習場,中國空中突擊部隊建設,再上一層樓
    直升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武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陸軍插上翅膀,是打造「飛行化」陸軍的關鍵。早在1950年代,美軍便十分廣泛地使用了直升機,並將直升機用於小規模的突擊作戰。到越南戰爭時期,美軍更是大規模地使用直升機,並組建了專職的空中突擊部隊。
  • 陸軍某航空兵旅:鍛造插上鋼鐵翅膀的「空中鐵騎」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題:陸軍某航空兵旅:鍛造插上鋼鐵翅膀的「空中鐵騎」於曉泉、韓明坤北疆大漠,戈壁深處。隨著引擎的陣陣轟鳴聲,數架武裝直升機迅速出現在「敵」陣地前沿。「攻擊!」隨著指揮員崔佳彬一聲令下,飛彈、火箭彈、航炮接連開火,一套「組合套餐」將「敵」陣地目標消滅殆盡,陸軍第82集團軍某航空兵旅實彈射擊演練取得優秀戰績。組建以來,這支部隊不斷超越自我,一次次搏擊蒼穹,鍛造插上鋼鐵翅膀的「空中鐵騎」,先後圓滿完成「國字號」「軍字號」大項任務百餘次,5次參加閱兵,作為護旗方隊2次飛「閱」天安門。
  • 全域機動作戰,陸軍應注意啥
    新型陸軍部隊,要能夠做到機動作戰、立體攻防,就必須確立一個與新型陸軍新質能力相匹配的行動指導。基於體系 精確感知未來新型陸軍全域機動作戰,機動距離遠、範圍大,作戰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多,要有效完成相關作戰任務,必須依賴於實時、多維、高效的精確感知系統。
  • 國產11式新型突擊車亮劍高原,行進間實彈射擊
    西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號近日發布了一篇題為《彈炮破膛!多種火器高原實射》的文章,介紹了77集團軍某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腹地進行的一場多種火器實彈射擊考核。從文中的報導及視頻和配圖來看,一種新型輪式突擊車行進間射擊頗為引人注目,它就是ZTL11式輪式突擊車。我們先來看一下ZTL11式的三個字母含義:Z代表「裝甲」,T代表「突擊」,L代表輪式,三個字母連起來就是輪式裝甲突擊車的意思。
  • 國產11式新型突擊車亮劍高原,實彈射擊大圖來襲
    西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號近日發布了一篇題為《彈炮破膛!多種火器高原實射》的文章,介紹了77集團軍某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腹地進行的一場多種火器實彈射擊考核。 從文中的報導及視頻和配圖來看,一種新型輪式突擊車行進間射擊頗為引人注目,它就是ZTL11式輪式突擊車。
  • 央視公布震撼視頻,解放軍在藏南緊急集合,新型突擊車開路是亮點
    近日,央視公布震撼視頻,解放軍在藏南緊急集合,新型突擊車開路是亮點。據央視軍事2021年1月5日報導,在海拔4000米的藏南某綜合訓練場,西藏日喀則軍分區官兵展開2021首場實戰化訓練考核!新型防護型突擊車快速機動開路,戰士們克服高寒缺氧、山高坡陡的影響,正面牽制、兩翼迂迴,向「敵」縱深發起突擊,成功突破「敵」防禦要點!
  • QBZ-19突擊步槍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它也可能代替QBZ-03。新型步槍發展項目可以追溯到2014年,甚至更早。這種新型突擊步槍的布局很傳統。由於人體工程學和其他限制,新槍沒有考慮繼續使用無託設計。所以很明顯,我國是最後放棄無託步槍的國家之一。
  • 我軍裝備新型輪式突擊車:能打能防能指揮,全面提升戰鬥力
    文/梅近期,第75集團軍某合成旅接收並裝備了一批新型突擊車,為此特意舉行了一場隆重儀式。該新型輪式突擊車配備有105mm高膛壓火炮,可在反裝甲戰爭中發射脫殼穿甲彈,如此一來,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軍合成旅的作戰實力。
  • 空軍轟炸航空兵某師:「戰神」加速換羽騰飛
    寇玉清介紹,就在習主席視察後不久,全師首次組織部隊進行多方向、多時域、大重量、大強度跨區機動遠海突擊訓練。九萬裡風鵬正舉。5年多來,該師官兵牢記領袖囑託,搏擊長空、敢打必勝的鐵翼愈練愈強,刷新了轟炸機部隊多項飛行紀錄。「轟炸機早已實現超視界打擊,我們的目光和觀念也要實現『超視』。
  • 東部戰區陸軍某旅列裝國產第三代猛士裝甲突擊車
    近日,東部戰區陸軍第71集團軍「鋼鐵勁旅」某營隆重舉行授裝、接裝儀式,迎接新型防護突擊車「入列」!新裝備列裝,預示著該營練兵備戰將進入新階段。▲帥氣!▲授裝儀式現場上午9時許,授裝、接裝儀式拉開序幕。官兵們昂首挺胸、鬥志昂揚,嶄新的新型戰車整齊列隊、披紅掛彩、威武昂揚。
  • 我空降兵荒灘戈壁「沙場演兵」,突擊車可與美軍新品相媲美
    就在6月底,美國陸軍向通用汽車防務公司發出巨單,以2.14億美元的價格採購首批649輛4輕型空降兵班用突擊車(ISV),將來這款2噸級的4x4構型空降兵班用突擊車的總採購數量為2065輛。那麼,我軍空降兵有沒有對應的相似車輛呢?答案是有的。
  • 神槍手師徒挑戰高難度空中狙擊!CCTV-1今晚八點檔,《挑戰不可能...
    」專題挑戰參與本期挑戰的十位狙擊高手全部來自我軍中部戰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既是師徒也是戰友的他們將在角逐「狙擊挑戰王」榮譽的同時向觀眾展現我國狙擊手的實力精英狙擊手以動制動師徒對決挑戰高難度空中狙擊想要成為一名狙擊手需要極高的身體與心理素質即便在特種部隊中狙擊手也是公認的頂尖戰力此次亮相的空中突擊旅
  • 解放軍報: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
    《解放軍報》在報導中指出,經過幾年探索研練,合成部隊成為陸軍主要作戰力量,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類新型合成營模塊化嵌入陸軍作戰體系,實現了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推動陸軍部隊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大幅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