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廁所是人們生活的必需空間,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
農村長大的孩子想必都有提心弔膽上廁所的經歷,先不說廁所離得遠近的問題,單是一個坑配上幾根樹幹搭成的廁所就讓已經長大的你還會有心理陰影。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寄養在外婆家的表姐,她有兩次掉進廁所被鄰居發現救起來的經歷,現在已身為人母的她,每每聽到長輩們說起小時候的事情,覺得又可怕又好笑。
那樣老式的廁所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廁所革命不僅僅是解決廁所髒、亂、差的問題,還是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關係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的大問題,更是真真正正的民生問題。廁所改革要求公共廁所全達標行動,公共廁所管理達到無糞便、無臭味、地面無水漬,有手紙、有洗手液、有香薰的「三無三有」標準,或達到地面淨、牆面淨、廁位淨、周邊淨,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的「四淨三無兩通一明」標準。同時開展農村公廁提質達標行動,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有1座以上無害化衛生公共廁所全覆蓋,達到乾淨、衛生標準。
人們對美好的生活都有嚮往和追求,告別老舊髒、亂、差的廁所,老百姓自然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廁所革命帶來的惠民、利民之處。但廁所革命,改得好更要管得好。眼下,「廁所革命」如火如荼,成效顯著,但改革成功後如何做到長期管理、維護才是大問題、大革命。因此,「廁所革命」相關部門必須一鼓作氣,真抓實幹,綿綿用力,以求長效得治,廁所革命不能成為一陣風的「面子」工程,更要當成功在當下、利在長遠的「裡子」工程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