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奠基活動現場。
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效果圖。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挖土機整齊排列在工地上,整裝待發;衣著統一的工人們帶著頭盔整齊站立成一排,精神抖擻。10月27日上午,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首批2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位於仲愷高新區陳江、惠環街道仲愷大道沿線科融大廈片區和輕軌站南片區的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備受關注的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從2019年8月啟動意願徵集到第一宗項目掛牌,用時僅4個月,14個月全面完成了19宗地塊的摘牌,持續刷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更新紀錄。昨日的奠基儀式,標誌著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工作正式進入動工建設階段。
2019年以來,仲愷高新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決策部署,確立了爭創國家一流高新區的戰略目標,將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作為關鍵一招,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擂響大踏步爭創國家一流高新區的「進軍鼓」。
作為我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預計總投資近645億元,具有打基礎、利長遠、促改革、穩經濟、惠民生等方面重大戰略意義,將奠定仲愷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格局。
仲愷速度
14個月全面完成19宗地塊的摘牌
在昨日的奠基儀式上,位於仲愷大道沿線的科融大廈片區、輕軌站南片區的城市更新項目率先開工建設。
仲愷大道沿線的城市更新工作從2019年8月啟動意願徵集,到第一宗項目掛牌用時僅4個月,14個月全面完成了19宗地塊的摘牌,目前已全方位進入徵拆和建設階段。
自今年8月27日開始集中徵拆以來,短短2個月內累計拆除建築862棟、50萬平方米,清表土地面積60萬平方米,平均日清表土地面積1萬平方米,這充分展現了「仲愷速度」。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驅動」大背景下,仲愷高新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2019年初,仲愷高新區委全體(擴大)會議緊緊圍繞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和實現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戰略部署,確立了爭創國家一流高新區的奮鬥目標,作出了實施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的重大決策部署。
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區委、區管委會的大力推動和全區上下共同努力下,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工作按照「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初見成效、三年基本完成」的戰略部署紮實推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不斷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持續刷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更新紀錄。
成績是奮鬥出來的。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相連,10月1日~8日,正當大多數群眾都在歡度假日之時,陳江、惠環街道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卻一如既往,帶領工作組奮戰在城市更新工作一線。比如,陳江大陂片區工作組就推動大陂片區籤約27宗,完成清拆建築面積約7799平方米,可供地面積約10104平方米。
為確保城市更新工作順利如期推進,仲愷高新區的不少幹部主動請戰,全情投入城市更新事業。
「參與城市更新工作的幹部,走路都是帶風的。」仲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仲愷高新區的全體幹部職工團結一心、日夜奮戰,主動作為、率先前行,紮實推進『周清拆行動』,確保城市更新工作日日有進展、周周有行動、周周出實效。」
科融大廈片區自今年6月30日摘牌,僅用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啟動區的拆遷工作並順利奠基,也讓參與城市更新的企業感到滿意。
「這一切離不開仲愷區領導的支持和責任擔當,離不開仲愷區高效的工作機制和快批快審的服務精神,離不開區城市更新發展中心以及陳江、惠環街道的真抓實幹和辛苦工作。」新力控股集團副總裁兼深莞惠區域公司董事長徐春認為,這體現了仲愷「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一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必須以堅如磐石的決心意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實幹作風,全力推動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工作再創新局。」在奠基儀式上,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鄧力表示,接下來的任務非常艱巨,並要求全區各有關部門繼續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管委會中心工作上來,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密切聯動,分工協作,形成推動城市更新、革新城市面貌的強大合力。
補齊短板
完善公共配套,全面提升城市面貌
作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委、市政府對仲愷高新區寄予厚望,要求仲愷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中謀得一席之地,不負使命,創造歷史;發揮產業、城市發展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做成一流精品,突出城市特色。
今年5月,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評價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工作,要求仲愷高新區下定決心把仲愷大道打造成仲愷版的「深南大道」,認為「這是一個大手筆,將徹底改變仲愷的面貌」。
「仲愷高新區的各級領導幹部責無旁貸,絕不能辜負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囑託。」仲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我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項目總面積9.7平方公裡,預計總投資645億元,完善公共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廣泛惠及民生等多方面重大戰略意義,將奠定仲愷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格局。
實施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項目,是完善仲愷高新區的公共配套,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的不二法寶。
據初步統計,改造後,項目可騰挪公共設施用地210公頃,佔拆除重建面積近五成,公益為先的導向充分體現。同時,在整體管控設計城市風貌方面,將拉出仲愷高新區新的城市天際線,打造仲愷高新區城市新門戶、新客廳。
事實上,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片區是集產業、商業、辦公、居住、文化、公共配套等綜合發展的城市更新片區,將持續完善各類配套設施,著力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其中,改造將新建和改擴建學校14所、新增學位17200個,配建幼兒園15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5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所,新建規劃路48條、社會停車場10個、公交站場及公交接駁站6個、市政公園20個(32.96公頃),以及文化體育設施和公共綠地、醫療衛生站點、社區服務站點、環衛設施一批。而項目建成後,將為周邊提供現代化的產業、居住、工作、商貿場所,更好滿足市民對交通、居住、教育、醫療、文體、養老等方面的需求,為仲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為仲愷高新區打造國家級一流高新區夯實基礎。
此外,實施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預計新增現代化商業辦公面積210公頃,將補齊這塊短板。以昨日奠基動工的科融大廈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為例,該項目將建設1座150米高的現代化辦公大樓,改造主體新力控股集團計劃將其區域總部設在這裡,同時還將招引其合作夥伴及相關領域的企業進駐,實現「築巢引鳳」。
當天參與城市更新奠基活動的徐春承諾,新力控股在項目中將堅持公建配套先行建設,幼兒園和綠地公園先行交付,按照「兩年初見成效」的目標,切實完成仲愷區改變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質的要求。
破解難題
盤活存量用地,大幅拓展發展空間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今年10月19日,仲愷高新區仲愷大道沿線的城市更新項目已全面完成19宗項目地塊的摘牌,全方位進入徵拆階段。據鄧力介紹,8月27日首輪集中徵拆以來,共開展14輪集中徵拆,整體形成多點爆發、持續發力、迅速推進的工作態勢。目前,累計拆除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清表土地面積60萬平方米。
據了解,仲愷高新區適宜開發的土地資源稀缺,可新增用地不多,土地供給需求存在結構性突出矛盾。一方面,是工業化、城市化需要大量用地需求,一大批項目落地需要用地保障;另一方面是絕大多數新增建設用地用於保障產業,但新增的量仍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產業發展的同時,城市要發展,商業、住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配套用地需求同樣很大,這方面主要靠城市更新盤活存量來保障供給。此外,建成區大量低效用地未盤活,長期得不到高效利用,與較大的土地供給缺口形成嚴重的結構性矛盾,迫切需要在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上下大力氣。
據統計,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9.7平方公裡區域內需改造面積440公頃,其中舊村莊288.6公頃,佔65.5%;舊廠房123.1公頃,佔27.9%;舊城鎮28.3公頃,佔6.4%;還有布局零散的政府儲備地及留用地,這些低效土地長期得不到高效利用,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藉助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的契機,破解仲愷高新區存量用地得不到盤活的難題。」仲愷高新區城市更新發展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改造前,仲愷大道沿線區域現狀容積率僅1.02;改造後,建面達921公頃,淨容提升3倍,總空間擴至2.5倍,實現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大幅拓展發展空間,為招引高端產業、廣納優秀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同時,新增的用地可最大限度滿足產業發展。
規劃藍圖
打造「產·城·人」融合示範區
據新力控股有關負責人介紹,仲愷大道沿線此輪城市更新後,新力控股將把該項目建成一個總部基地的集聚區,吸引眾多企業把總部設立在仲愷高新區。同時,新力控股也計劃將把區域總部落戶此處。
「在新形勢下,仲愷高新區將以應有的新擔當、新作為,緊緊抓住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兩個關鍵,努力把仲愷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明珠和『產·城·人』融合示範區。」在昨天的奠基儀式上,鄧力表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仲愷大道沿線必將改出一座智慧新城,拆出一片青山綠水,再造一個美好家園,必將建成仲愷版的「深南大道」。
承擔著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主陣地」的使命,仲愷高新區將堅持產業立區的初心,堅持推動科技創新,在騰挪工業產業用地和空間上大做文章,為高端產業在仲愷高新區集聚發展提供充裕的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仲愷高新區內生態紅線區域範圍佔比較大,全區可供開發土地面積總量有限,可新增建設用地不多,亟需通過存量開發緩解土地與生態資源壓力。據統計,仲愷高新區存在城、村、廠混雜問題,城中村數量多達109個,佔地面積約408公頃,各類居住用地中,設施較欠缺、環境較差的三類居住用地約佔居住用地的43.8%,落後的城市面貌已經影響仲愷城市「軟實力」,給創新型產業發展、吸引留住人才、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產業發展與城市配套如何統籌安排,如何在將絕大多數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於產業的情況下,統籌兼顧城市發展,這是現實難題,考驗仲愷高新區的智慧。
「我們總的思路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著力補短板、強弱項,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思路,以城市更新為關鍵抓手,聚力產業空間、土地要素、公共產品三個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盤活中心區寶貴的存量用地,大幅提升公共產品供給水平。」仲愷高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仲愷正以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為契機,全面啟動片區規劃修編工作,並依託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並發布了仲愷高新區城市更新專項規劃。
據仲愷高新區城市更新發展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與現狀用地相比,將新增工業廠房面積540萬平方米,按容積率2.0計算,則可新增工業產業用地2.7平方公裡。具體到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項目方面,按照規劃,可新增產業及相關配套用地約110公頃,可為中心區產業升級,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提供強有力支撐。
據悉,根據仲愷高新區管委會的工作安排,陳江、惠環兩個街道將繼續發揮徵拆主力軍作用,按照掛圖作戰要求,繼續攻堅突破,確保項目摘牌後半年內完成徵拆工作。同時,各改造主體將在1個月內完成沿線綠化帶建設方案,2個月內完成沿線整體城市設計建設方案,仲愷大道沿線綠化帶及公園綠地計劃在明年「五一」節前後全面建成開放。
眾人拾柴火焰高。可以預見,到明年年底,仲愷大道沿線現代城市形態初步顯現,到2022年,仲愷大道沿線將呈現一流高新區的嶄新面貌。
聲音
以「仲愷速度」 煥新城市形象
天益集團董事長陳小鋒:天益集團分別於6月、9月、10月成功摘牌了輕軌站南片區、北片區兩個城市更新單元。從6月30日摘牌至今的3個月時間,已經順利拆除輕軌站南片區一期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清表土地面積7萬平方米,將打造優質項目,緊跟仲愷城市更新步伐,以「仲愷速度」煥新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新力控股集團副總裁兼深莞惠區域公司董事長徐春: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是新時代仲愷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我們有信心在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的重大工程項目中,發揮城市更新的豐富經驗和城市運營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仲愷區大力提升城鎮化水平,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建設中。
【來源:惠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