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神話故事
《大禹治水》是古代神話故事。神話故事還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
一類字,會認、會讀、會寫、會運用
「難」是個多音字,看上圖筆記拓展認字:
二類字,會認,會讀
讀好平舌音和翹舌音。平舌音:「災」;翹舌音:「蛇」「獸」「傷」「仍」「認」讀好前鼻音和後鼻音。前鼻音:「難」「認」「訓」;後鼻音:「洪」「傷」「仍」四字詞語
千千萬萬 安居樂業
課文內容
1.禹為什麼要治水?答:洪水經常泛濫,給百姓帶來了無數的災難。
2.鯀的治水方法和禹的治水方法是什麼?鯀的治水方法:築壩擋水。禹的治水方法:疏通河道。
3.禹具體怎麼治水?用課文的句子回答。「他和千千萬萬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讓洪水通過河道,最後流到大海裡去。」
4.大禹治水的成果怎樣?用課文的句子回答。「洪水終於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農業生產漸漸恢復了,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禹的精神
《大禹治水》的故事讚揚了禹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
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
這道題是課後題第一題。先讓孩子自己查字典,「擋」在字典中有多個意思,讓孩子學會找出「擋水」的「擋」是哪個意思。
「擋水」的「擋」:阻攔,遮蔽
「疏導」的「疏」:清除阻塞,使暢通
「驅趕」的「驅」:趕走
注意:這道題如果直接給孩子答案,毫無意義,一定要讓孩子查字典。每一個字都有多個意思,要學會從多個意思中,找出正確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很多孩子課文背熟悉了,讓他講故事,他便直接把課文背出來。這是錯誤的。這道課後題的目的是,讓孩子再學完課文後,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講講這個故事。
結合課後題給的提綱,自己講一講故事吧!雖然這不是考點,但能提高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孩子空閒的時候,可以練一練。
讀一讀,記一記
讀熟,背誦。考試會考。
區分:繼續和連續
繼續:繼續表示「中間可能有停歇一小段時間,但是會接下去做」。吃完飯,我繼續寫作業。
連續:連續表示「不停止地做」。造句:小明連續三次考一百分。
背誦
建議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