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之際,蘇軍們都在幹什麼?78%的官兵在忙著退黨

2020-12-14 子淵談史

20世紀90年代,蘇聯對外宣布解體,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徹底滅亡,變成十幾個相對弱小的國家。那時候,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他們所向披靡,在戰場上經常贏得勝利,在蘇聯集體之時,這些蘇軍到底在幹什麼呢?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78%的官兵都在忙著退黨。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些士兵怎麼沒有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而是接連不斷的捨棄組織選擇離開呢。客觀來說,這些蘇聯士兵之所以退黨,主要是因為蘇聯高層太讓人寒心,曾經的蘇聯經濟非常困窘,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經常對外發動戰爭。

剛開始的時候,蘇聯士兵還能經常贏得勝利,但是後來因為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出現了巨大的人員傷亡。蘇聯士兵在阿富汗戰場上遭遇重大危機,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橫掃四方。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蘇聯高層非但沒有停止戰鬥,反而還用了一些虛假的謊言,欺騙國內的士兵,讓他們誤以為前線的戰士節節勝利,去了前線就能肆意享受,並且回來升官發財。

有一些官兵信以為真,懷著期待去了阿富汗戰場,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前線的士兵特別困苦,有一些人為了養家餬口,甚至還做出了販賣武器的事情,蘇聯高層對士兵們如此苛刻。可是他們自己卻肆無忌憚的貪汙腐敗。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士兵都對高層特別失望,不願意為他們繼續賣命,蘇聯對外宣布解體時,大部分士兵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儘快擁有一個合法身份,積極的進行退黨行動,蘇聯高層對此極其憤怒,但是卻沒有辦法阻止這些士兵的行動。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士兵離去。蘇聯解體之後,這些士兵陸續回歸原本的加盟國。期間,有一些人繼續留在部隊發展,還有一些人選擇退伍,回到民間做普通百姓,從結果來看,曾經風靡一時,令世界各國聞風喪膽的蘇聯軍隊,因為這場巨大的變革徹底崩潰,默默的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1991年中旬,戈巴契夫公布《新聯盟條約》,蘇聯「由聯盟變成了鬆散的邦聯」。1991年8月,部分蘇聯元老策劃「八一九政變」,試圖阻止蘇聯崩潰,但因「塔曼師」等蘇軍精銳倒戈而失敗。八一九事件後,蘇聯解體的進程驟然加快。8~12月,十幾個加盟國先後宣布獨立,蘇聯解體。
  • 蘇聯軍隊體制調整對其解體的影響
    蘇軍40集團軍司令格羅莫夫說,當集團軍從阿富汗完成撤軍(1985年2月15日)回到蘇聯境內時,「沒有一名國家領導人,或者是國防部的領導人來迎接我們」,「故意不重視部隊撤出阿富汗這件事是克裡姆林宮領導人的失策表現之一,戈巴契夫的戰友們隨隨便便就將前任的錯誤推到我們身上」。
  • 1991年蘇聯解體,400萬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
    至70~80年代之交的冷戰高峰期,蘇聯軍隊已經發展成一支擁有500多萬兵力,55000輛坦克,40000枚核彈的強大力量,可以與美軍一較高下,令西方各國都為之驚懼。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蘇聯高層卻出現了眾多失誤,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糟粕」也被引進到了蘇聯國內,這就給蘇聯社會各階層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作為蘇聯捍衛者的蘇聯軍隊,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本來,蘇聯軍隊的官兵們來自15個加盟共和國,他們雖然背景不同,但能夠在一個大集體中同舟共濟。然而從80年代中期開始,受一些外來思潮的影響,蘇聯軍隊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民族幫派」,彼此之間相互扯皮。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我們今天看一下二戰後的蘇聯在哪些地方進行過熱戰,入侵過哪些國家。首先是匈牙利。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影響,匈牙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最初這個國家完全照抄蘇聯的模式,後來發現有問題,所以匈牙利開始了非蘇聯模式,進行了「新方針」。
  • 德國入侵蘇聯,為什麼蘇軍官兵拼命衝殺?不是為勝利,而是為活路
    對於中、小國家,這方面的困難還不顯,但對地大物博的蘇聯來說,物資供應困難就預示著,閃擊戰是有極限的。在充分準備後,一次最多推進800公裡,說白了,就是後勤保障能力的極限。 其次,蘇聯的冬天固然可怕,但對德軍來說,更困難的是交通條件。那時的蘇聯遠沒有西方國家民生條件好,幾乎沒有什麼公路,鐵路也很少。
  • 阿富汗戰爭和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嗎?
    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蘇聯是上世紀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軍事力量絕對碾壓阿富汗的情況下,阿富汗面對蘇聯軍隊的入侵,堅持了近十年,讓蘇軍傷亡五萬餘人,最後被迫撤軍阿富汗,這對蘇聯而言毫無疑問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因為某一場戰爭失利造成的。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那段時期,經常會看到商店裡空空如也的貨架,老百姓們幾乎搶光了所有能買到的商品。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蘇聯是怎麼解體的美國從中起了什麼作用
    美國滲透到蘇聯的機會,恰恰是蘇聯自己提供的。1968年8月,蘇軍以絕對震撼的教科書式進攻結束了「布拉格之春」(蘇聯也在搞霸權對自己人太狠了沒有看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各民族獨立自主的願望),陣營內部隱隱出現了一絲裂隙,為後來的崩塌埋下了可怕的隱患。美國積極利用這樣的機會,加大促進了蘇聯陣營的內部分化。
  • 1991年,老大哥蘇聯解體,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蘇聯解體,真的是美國人幹的嗎?|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後來,美國人寫了大量自我標榜的文章,說他們是怎麼怎麼讓蘇聯解體的,主流觀點有如下兩個:美國搞的星球大戰計劃把蘇聯的經濟拖垮了,最後不得不解體。蘇聯解體,我見到最合理的原因戈巴契夫後來一直在強調:美國人一直在說是他們讓蘇聯解體,他們贏得了冷戰,這是個錯誤。
  • 李橋銘:蘇聯軍隊「非黨化」的歷史悲劇
    蘇聯解體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飛到莫斯科,他驕傲地在紅場散步,並宣稱:「我們知道,無論施加經濟壓力還是進行軍備競賽,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來。只能通過內部爆炸來毀滅它。」當年,蘇共放棄對軍隊的領導,國家危急關頭軍隊袖手旁觀,最後瞬間蘇聯分崩離析,蘇共土崩瓦解,教訓深刻!
  • 蘇聯解體後第一個獨立國家,一個音樂家為何起作用?與美國有關
    背叛:複雜家庭背景在美國意識形態方面的進攻上,蘇聯意識形態的確出現了迷失問題,而且信仰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崩塌。蘇聯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發起「意識形態」的反擊,致使蘇聯被美國等意識形態所瓦解。當時蘇聯教育系統出現了很多被西方人封的「學者」、「教授」,反正封個「學者」、「教授」也花不了幾個錢,讓這些「學者」、「教授」們成為成為瓦解蘇聯的主攻手。
  • 蘇聯已解體,俄羅斯為何依然被西方敵視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自二戰後進行了數十年的冷戰結束。原華約集團締約國乃至原蘇聯加盟國紛紛擁抱西方,東歐已然重新進入西方體系。然而,身為蘇聯的主要繼任者俄羅斯一直不被西方所接受,北約在蘇聯解體後持續推進東擴對俄羅斯實行全面圍堵。
  • 假如蘇聯不解體,現在世界是什麼樣?專家:美將無法做到三件事
    蘇聯沒有解體的話會有什麼變化?眾所周知,自29年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成為了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國,在各地推行霸權主義、挑起戰火,讓很多地區都處於動亂之中。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初蘇聯沒有解體,今天的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衛國戰爭中的蘇軍政委:是在隊後拔槍督戰,還是去陣前帶頭衝鋒?
    而蘇軍那邊呢,往往非常的「臉譜化」,一般是衣衫破爛,舉止野蠻粗暴,基層官兵愚昧,上層領導專制。而他們強悍的戰鬥力,貌似就主要來源於政委在後面「督戰」,大肆射殺臨陣脫逃者。這往往讓人們覺得,凡是有科技含量的技術活,蘇聯都不在行,僅靠著人海戰術的「烏拉衝鋒」、政委舉槍「嚇唬」,還有西方的援助,贏得的衛國戰爭一般。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蘇聯解體,俄羅斯「一夜回到解放前」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蘇聯的各項改革逐漸走進了死胡同,各加盟國紛紛獨立。1991年12月26日,蘇聯國會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通過了蘇聯解體的決議,蘇聯正式解體。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遺產,主要包括77.6%的領土、52.3%的人口、74%的經濟產值、80%的軍事力量以及所有的蘇聯對外債務、借給外國的欠款和在各個國際組織中的合法席位。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蘇聯的故事,例如蘇聯軍隊發展、蘇聯經濟實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各國的態度。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敗給蘇聯,並不是因為天氣
    1939年蘇軍裝備普遍落後,最新型戰鬥機的速度還趕不上德國的轟炸機,坦克裝甲也步槍子彈都能夠穿透。蘇軍是在換裝未完成之際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才出現戰爭初期的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