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都說過你還聽不懂!員工:你每次沒說清楚就讓我幹

2020-12-14 箏小錢

小楊最近很煩,領導臨時出差,讓他臨時接下一個任務,他熬了三個晚上做出來,發過去領導說這不行那不對,給他氣了個半死,怎麼交接的時候不說清楚,結果還把這個情緒宣之於口「你每次都說不清楚就讓我幹」,倆人因此好幾天不說話,關係搞得很僵。

其實很多職場上的不順心,都是因為跟同事、領導溝通不暢導致的。在山本昭生的《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一書中就指出了這種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以個人為中心。

領導:你都跟我做這個項目這麼久了,難道我還需要說那麼細嗎?

小楊:我都按照你交代的做的,有問題賴我,交代的時候怎麼不說清楚啊?

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每個人都「換位思考」一下:

領導:怎麼說小楊能準確獲得全部信息

小楊:如何說讓領導覺得我已經全部懂了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太難了。作者在書中這種情況進行了深入剖析。

一、為什麼換位思考那麼難?

1.跟不喜歡的人很難換位

小楊和領導平時關係就不好,以前領導就曾經交代不清楚工作讓他白忙乎過,他心裡有種刻板印象:「我認真聽他也說不清,他就不是個能說清楚事情的人。」都這麼不喜歡領導了,就不會主動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

2.以為換位思考,就要一步換到對方立場

小楊也曾嘗試過,想想領導想要的是什麼,但是每次去想的時候,腦海裡就會蹦出「更多客戶、更高業績」,他尋思領導也沒啥新想法了,除了這還能有啥,他沒當過領導,也想不到啊。

二、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換位思考呢?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2個方法。

1.具備強烈的以對方為中心的意識

其實可以試想一下,再討厭的人,你跟他溝通完,做事的是你,最後因為溝通不順利,事情做不成的還是你,如果你不主動去考慮對方,吃虧的往往不是他,而是自己。

以對方為中心的職場溝通方式,是一種策略,提高自己效率,讓自己更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如領導再一次布置任務,當你腦海裡有根弦「我得使勁聽他想說什麼,聽不懂我得抓緊問,要不我回頭吃虧,白忙一場」,這時候你聽看起來是以對方為中心的,圍繞他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快速理解和記憶,但實際最終的目的依然是為自己的。

如果這個方法不太好理解,我們換個場景,部門開會,輪到你說的時候,你以前可能會想,我說啥領導也不聽,還非得問我,有什麼用。現在你想想,領導為什麼明明都不採納你意見,還要問你一下?有的領導就是要通過人人發表意見,最終自己拍板的跟誰都不同來體現自己特別;有的領導是明知道你的意見不會用,但既然人人都說了,不讓你說好像又顯得很不尊重你。

領導有很多想法,如果是前者,那你就快點說,長話短說,45秒以內搞定;如果是後者,你就慢點說,讓領導那種給你尊重的感覺給到位,說1分鐘就可以了,也別太長。

2.訓練換位思考能力,並不需要立刻站到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過去我們可能一聽說換位思考,就要立刻想對方怎麼想的,但因為身份角色和成長環境差異,我們常常想不到他到底想要什麼,這怎麼辦呢?作者在書中提到了「雙面思維」,即對任何問題思考兩面性。

比如你去看奇葩說的辯題,你看看正方觀點,再看看反方觀點,自己也試著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去思考一遍。

工作中的問題也是如此,你先把問題寫下來,然後拋開身份角色不提,不考慮你要什麼、領導要什麼,你站在一個任何人看待這個問題可能會想到哪些角度,先羅列,再匹配。比如羅列了5個,那就猜猜哪些可能是領導想要的,萬一賭錯了,再拿下一個出來,這總比憑空想領導想要什麼快多了。

總結:

《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講的是提升溝通能力的技巧,讓別人不僅聽得懂我們說的話,更能按照我們的期待做事,核心方法就是站在「換位思考」的大前提下,具有強烈的以對方為中心的意識,然後再去學習具體的溝通技巧。

下一次為你拆解書中提到的3種1分鐘溝通法,專門用於解決日常求助別人、會議發言、自我介紹等常出現又總說不好的溝通問題。

關注@箏小錢,出版社籤約講書人,每天為你拆解乾貨技能書。

相關焦點

  • 他的能力沒我強卻是領導,我不服!其實是你不懂管理學
    我一直強調,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事一些簡單的服務工作,寫個方案,做個表格,這些需要多大的能力?我覺得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做好,大家差別都不大。但同一件事,吩咐兩個不同的人做,也許結果就會差很多。看到一個段子,老闆讓一個員工下樓買一隻筆上來,員工急吼吼的就下去買了,結果領導說我需要一個寫黑板的水筆,你買一個原子筆上來幹嘛?
  • 老闆「小事都辦不好,要你什麼用」,老員工怒懟:你能你去辦!
    年前公司空降了個片區銷售總監,人比較強勢,一來就說「我和之前的領導不同,對大家在工作上的要求更高」,當時也快放假了,大家也沒覺得什麼。年後受YQ影響,拖到3月才上班,也不能出去宣傳,大家最多在辦公室裡打電話銷售。
  • 公司酒會,員工沒戴老闆送的舊手錶,一星期後老闆給員工降職處理
    學弟有點不開心了,自己生日,老闆還送給自己舊手錶,簡直沒有誠意。公司老員工老張就說:「你懂什麼,這是上海款舊錶,聽說是老闆剛創業買的,算是老古董了,要好好珍藏了。」雖然老張這麼說,但是學弟覺得這個表太老,太破了,不符合自己身份,尤其客戶看到自己戴手錶,感覺自己就是老古董一樣,非常不符合時尚潮流。於是,過幾天,學弟借花獻佛,把舊手錶轉送給母親作為生日禮物。
  • 在公司上班滿十年,老闆讓員工幹一休一天,工資下調一半,怎麼辦
    幹一天休一天,還有一半工資拿,多好的機會啊,副業和兼職籌划起來啊!新工作找起來啊!有些人會說那就跟公司耗下去,都這家公司都工作十年了,真要裁員,賠償金也能拿不少。可是你別忘了,現在的情況是「老闆不想開了」,意味著公司可能即將不存在了。
  • 那個要求做100張設計圖的老闆,請聽我說
    飛越旅行的員工就被自己的老闆這樣要求~對話中員工算了一筆帳,上班時間7個小時,想要做出一百張圖,那麼三分鐘就要有一個成品。我問了設計同事,她說,3分鐘只能打開PS、新建畫布、標好標尺。我給她看了這條新聞,她說,這老闆肯定不懂設計和做圖的精髓~!
  • 是個狼人:你讓我聽不懂聽力,休怪我讓你看不懂翻譯
    是個狼人:你讓我聽不懂聽力,休怪我讓你看不懂翻譯!,事情是這樣的:作文寫完開始聽聽力,隱約記得之前有同學說考卷上沒有聽力題目,都在聽力裡,加之我看見試卷封面上說「未經監考老師批准不許翻閱、否則違規」,老實的我理解劈叉了,以為答案也在聽力裡,所以就帶著耳機撲哧撲哧塗到第16題的時候,猛然餘光瞥見旁邊的同學都在翻頁,好傢夥,考卷上不是明明寫著不許動試題嗎?
  • 爆款《精英律師》都在騙你:老闆這樣挽留,我建議你一定要走!
    來源:商業洞察前段時間跟一個大學同學聊天,年底了,她想跳槽,但跟老闆提出了離職申請後,照例需要「跨欄」。「跨欄」:就是反覆被各層級的老闆,一次又一次地苦心挽留,還提出了給她加薪。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老闆們的反覆嘮叨,她很苦惱,問我到底該不該走?這個兩難局面,我相信不少人都會遇到。
  • 我把你當老闆,你卻把我當工具人!
    當公司運轉出現問題時只會責備,讓自己置身事外,把員工當成工具人只能聽不能說,這樣長久以往,員工的熱情就被一點點澆滅了。我認為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長處,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不同的人結果大家都會紛紛搖頭離開。對待不同的人應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這樣才能管理好員工,他們才會紛紛為你效勞,沒有任何怨言。
  • 最忌諱的就是給老闆出填空題,老闆頭疼的員工大多很擅長說怎麼辦
    和老闆溝通問題最好簡潔明了,因為老闆可能在和你溝通的時候腦子裡還思量著別的一些重要事情,所以有事要找老闆的時候,一定要整理好思路再說話,沒思路的寫個草稿,或者打個腹稿。和老闆如何議事呢?老闆喜歡和他溝通的員工自己已經有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這就是給老闆出選擇題的機會。而不是走到死胡同了哭喪著臉問:「老闆,我該怎麼辦?」
  • 女人經常「罵你」,其實是在說「我愛你」,很多男人聽不懂
    我覺得並不是所有女人的心思都難猜,而是男人不懂她們到底想的是什麼,而且從不細心觀察,只有搞清楚她們之間潛臺詞,你才懂得到底是什麼含義。所以,我覺得女人有些話,一定要反著聽,很多時候才能夠聽出她們真實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夠了解對方心思。
  • 千萬別做這3種員工,越混越差
    主管演示完後問道:「小陳你聽懂了嗎?如果有什麼不懂隨時就問,我好教你。」陳湘點頭如搗蒜,她忙不迭地說懂了,接著把文件拿回自己座位做了。但是主管第二天檢查的時候卻發現她把帳單錄得亂七八糟。主管不悅地質問:「不是叫你不懂就問嗎?!昨天問你你又說什麼都懂了,懂了怎麼做得錯漏百出呢?!」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位差效應」
    從山姆·沃爾頓的經營理念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其實是把員工當作「合伙人」。不過在工作中,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每次開會,他都要求有儘可能多的部門經理和員工參加,因為這樣做可以讓他們了解公司的理念、制度、成績和問題,而不是藏著捂著,不把員工當作「自己人」。
  • 我能死心塌地的和我老闆幹,因為我們老闆沒事就帶我出來見世面!
    3、都出愛出風頭惹的禍4、我能死心塌地的和我老闆幹,因為我們老闆沒事就帶我出來見世面!5、這是誰家的熊孩子,又是誰家的車?都趕緊過來看看吧,熊孩子又開始淘氣了。6、開車時要時刻提醒自己只剩下最後的三分了,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 企業管理|管理員工不能再用「你得怕我」這種方法,否則留不住人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管理者都不太清楚,甚至容易把兩者混為一談,如果這兩個概念沒搞懂,代表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團隊的凝聚力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小編聽了李川老師的課之後,有所感悟,現給大家簡短分析一下,或許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 公司倒閉都是你的責任……碰到這樣的pua老闆你怕了嗎?
    而且還上來就打壓下屬,說孫藝荷不努力,導致公司倒閉……可是她明明非常努力啊! 為了邀請陳掌柜吃了好多閉門羹,用死乞白賴、死皮賴臉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天天往人家公司跑,人家不見她,她就厚著臉皮坐在那裡等,眼睛一刻不敢離開目標對象,生怕一會沒盯住人跑了……
  • 在阿里工作13年,我發現企業持續增長都有一個核心要素
    正如俞頭新書所說:幹就對了!,就是管理者不懂人心,說了全世界都認為對的話,但是卻忽略了員工到底能不能聽懂。老闆們經常會說一句話:我們要有重點、要努力,要加油……業務領導在跟組員開會時說這樣的話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看似有道理,但實際沒什麼效果,因為員工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重點、怎樣算努力,作為老闆最後可能還會加一句:「你們都聽明白了沒有?」這時候你會發現無數人都在點頭「嗯,聽明白了」。
  • 我開玩笑說再不減肥沒人要,帥氣老闆卻表白:沒人要你我要
    正在想著,冷不防地響起了林正的聲音,「溫秘書,晚上跟我出去吃飯。」「好的,林總。」還好不是說我遲到的事兒。啥?吃飯?還和老闆一起?難不成老闆看上了自己的貌美,忍不住出手了?王力話鋒一轉,「林總一表人才,連秘書都這麼美麗動人。」說完眼睛色眯眯地看著溫雨,溫雨內心厭惡,但也只得乾笑著。林正沒有說話,臉色卻冷了下來。
  • 酒局中上司說:你為啥敬我酒?別說「先幹為敬」,教你這3個話術
    公司也恢復了員工聚餐活動。昨天我們部門聚餐,經理也一起去了,還帶著幾個隔壁部門的主管。飯局上大家爭相跟經理敬酒,過了一會,小張看經理身邊沒什麼人了,瞅準機會,端著一杯白酒就要去敬酒,到了經理旁邊先是替經理倒了一杯酒,然後恭恭敬敬地說:「經理,咱倆還沒喝過酒呢,我敬您一杯,我先幹為敬」。
  • 酒桌上,你酒量再大,也別說「我幹了,你隨意」,高情商會這樣說
    我們不得不承認,能喝酒、會喝酒、酒量大的人無論在哪種場合,都是最厲害的存在。原因很簡單,大部分情況下,沒有誰會為了喝酒而喝酒,大家多多少少都是帶有各自目的來參加的。而酒量大的人,顯然比酒量一般、酒量差的人有明顯的優勢,更容易「辦事」。不過,酒桌上,你酒量再大,也別說「我幹了你隨意」,高情商會這樣說。一、「我幹了,你隨意」,會給對方壓力。
  • 沒聽懂老外說了啥?你可別說「Pardon」啊!不然你永遠不懂!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晃神了,沒有聽到對方說什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其實我們要把聽不懂的情況分成兩種,哪兩種?往下看。1)第一種情況-沒聽清第1種情況是單純的沒有聽清楚對方在說什麼,需要對方再次重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