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頂倆梟龍!俄媒:印軍終於獲準採購83架光輝戰鬥機,接收完還要等...

2021-01-18 人民資訊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陳振宇】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4日報導稱,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表示,印度政府安全委員會已經批准為本國空軍採購83架LCA「光輝」戰鬥機,這些軍機總價值接近4800億盧比(約合65.6億美元),將於2026年全部交付完畢。

印度空軍現役LCA「光輝」戰鬥機的數量非常稀少

報導稱,辛格在推文中寫道:「(印度)總理莫迪領導下的政府安全委員會今日批准了總額近4800億盧比的最大一筆本土國防產品的採購交易,以增加國產戰鬥機『光輝』的數量……『光輝』近年將成為印度空軍戰鬥機部隊的基礎。」

據報導,根據印方計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在2026年前共計將為印度空軍供應73架「光輝」Mk 1A戰鬥機和10架同型雙座教練機。

報導指出,LCA「光輝」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印度國防部合作推出的一款單發多功能超音速戰鬥機,國產化程度達到了60%。在歷史上,印度政府於1983年批准了國產輕型戰鬥機研發項目,原本計劃在1994年讓該機投入使用。然而實際上,LCA戰鬥機的研製工作最終持續了30年以上。而在未來,預計LCA「光輝」將取代印度空軍作戰編制中的俄制米格-21戰鬥機。

結合報導,印方此次批准採購的LCA戰鬥機單機成本約為7900萬美元,而根據前巴基斯坦國防部長穆赫塔的說法,中巴合研的JF-17「梟龍」戰鬥機單機成本大致為3000萬美元左右,由此可見,一架LCA Mk 1A戰鬥機的單價已經超過了兩架「梟龍」。

相關焦點

  • 光輝戰鬥機30年磨一劍,印度再購83架,要向巴鐵梟龍發起挑戰
    在印度空軍批量裝備陣風戰鬥機的同時,也在採購國產LCA光輝戰鬥機,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印度安全委員會已經批准採購65.5億美元的LCA光輝戰鬥機,這次增購規模有83架。
  • 印宣布採購83架光輝戰機,印媒:如是42架陣風,中巴需認真對待下
    ●印度耗資5億美金採購光輝戰鬥機,平均每架6000萬美金 據《印度人報》與《印度時報》等媒體報導,為促進印度國防產業發展,印度空軍在「印度製造」的指導原則下
  • 本土化率僅50%,就敢大言不慚說光輝戰機遠勝梟龍
    「光輝」戰機 據了解,印度政府安全委員會近日批准為本國空軍採購83架「光輝」戰鬥機,總價值約4800億印度盧比(425億人民幣),所有戰機將於2026年全部交付,屆時印度空軍「光輝
  • 印度再買83架光輝戰機,印防長:四代機中無對手,來殲20吧
    據環球網援引印媒1月13日報導,印度政府當天批准了一項4800億盧比(約合65.5億美元)的採購案,為印度空軍購買83架國產的LCA"光輝"戰鬥機。這是印度近些年來最大的國防採購案。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表示,印度國產的"光輝"戰機無疑將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 印空軍將購買83架「光輝」戰機,美國人:「光輝」技術早已經過時
    據《印度時報》最新報導稱,印度空軍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購買83架國產「光輝」Mark 1A戰鬥機,總價值超過370億盧比(約合32.7億元人民幣)。預計,印度空軍訂購的這83架「光輝」Mark 1A戰鬥機要到2023年才會開始交付,到2029年才會交付完成。 印度的這款國產戰鬥機開發速度慢得驚人,無論是之前的Mark 1還是現在的Mark 1A,都是一拖再拖,離世界先進水平越來越遠。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此前就曾經發文稱,「光輝」戰鬥機的技術早已經過時,在許多方面都不如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開發的梟龍戰機。
  • 「中國有否決權我們沒有」:印媒盤點印度LCA戰機出口不敵梟龍的...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12月13日援引媒體消息報導稱,在採購韓國F/A-50戰鬥教練機受阻後,阿根廷空軍正計劃採購中巴合研的JF-17「梟龍」輕型戰鬥機。與此同時,「梟龍」已經取得了奈及利亞和緬甸的出口訂單,而印度的LCA「光輝」戰鬥機在這方面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印度空軍採購139架軍機
    印度空軍需要採購大批戰鬥機,這個單子世界上的大軍火商是垂涎已久,都在等著被印度「翻牌子」呢!可讓人萬萬沒能想到的是,印度居然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這筆交易。而且美俄歐抱著最大的希望,卻失望而歸,因為印度近5000億盧比軍機大單,沒有一分錢是他們的。
  • 印度不惜下血本,一次性採購83架戰機,單價高達6300萬美元
    過去印度軍方對採購計劃總是充滿期待,但這一次印度空軍卻毫無生機,因為此次印度空軍是在被逼迫的狀態下,才同意採購更多的國產「光輝」戰鬥機。新德裡高層不斷對印度空軍施壓,在8月15日舉行的印度第73個「獨立日」慶典上,莫迪同樣提到了國產的「光輝」戰鬥機、以及LCH輕型武裝直升機等國產武器設備,莫迪的字裡行間,同樣存在對印度空軍的施壓。
  • 35年採購450架戰鬥機 印公布大規模戰機採購計劃
    印度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鬥機據美「防務新聞」網站5月21日報導,印度空軍正在全面修改引進114架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的計劃,並將採購法國「陣風」戰鬥機、國產LCA系列輕型戰鬥機和國產四代機,總數達450架。
  • 光輝戰機造不出來了?印軍喊停近百架訂單,戳破印度製造牛皮
    據印度「防務論壇」網站12月22日報導,印度最頂級的航空製造企業「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近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下,暴露了一系列生產和供應鏈的嚴重問題,這導致號稱是印度驕傲的「光輝」戰鬥機生產已經陷入停滯狀態,從3月份至今,只有2架「光輝」戰鬥機完成了試飛
  • 印度採購36架陣風戰機,單價高達2.2億美元,都是中間商的錯
    簡單說該國空軍一共裝備270多架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60多架米格-29戰鬥機,50多架幻影2000改進型戰鬥機,20多架LCA光輝輕型戰鬥機,另外還有數百架老舊的米格-21。在中國軍迷心中,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該國空軍尚未裝備的陣風多用途戰鬥機。陣風戰鬥機是法國達索公司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的一款四代半戰鬥機,按照當時的標準是西方三代半戰鬥機。
  • 奈及利亞將接收3架「梟龍」戰鬥機,空軍元帥:東北地區平叛有大用
    生產中的尼日尼亞「梟龍」戰鬥機 奈及利亞官方宣布,該國空軍即將收到3架JF-17戰鬥機。這型戰鬥機為巴基斯坦航空公司與我國聯合研發,巴基斯坦稱其為JF-17「雷電」,我國則稱為FC-1「梟龍」。
  • 巴鐵緊急採購30架殲10C,梟龍不及陣風只有殲10可應對
    文/白夜 如今,印度此前訂購的36架陣風戰機正在不斷交付到貨,據印媒報導的最新統計,印度空軍目前已經收到的陣風已有8架,而本月新交付的三架陣風則直接降落在印度西北部的空軍基地。
  • 光輝戰機碾壓梟龍?印度上將胸有成竹,30年研發零件還要靠進口
    印度和巴基斯坦各有一種新型輕型戰機,即印度的LCA和巴基斯坦的JF17型"梟龍"。自從巴基斯坦與我國進行了廣泛的軍事合作之後,巴基斯坦軍隊的裝備體系就開始變得統一且完善,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巴基斯坦軍隊的後勤壓力,而且巴基斯坦軍隊還能夠通過引進生產線的方式,及時補充受損裝備。
  • 歷時30年研發戰鬥機,交付16架後就開始改進,單價高達6500萬美元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阿瓊」主戰坦克、「阿卡什」防空飛彈以及LCA「光輝」戰鬥機等等,這些武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研發時間普遍在30年以上,比如LCA戰鬥機,1983年開始立項,一直到2015年才正式服役。這款戰鬥機從服役到今天一直都沒有形成過戰鬥力,截止到目前這款戰鬥機總共只有16架交付給印度空軍。
  • 30架殲10C訂單泡湯?巴鐵用什麼對抗陣風?軍方說出原因令人心酸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巴基斯坦為提高空中軍事力量,採購了"梟龍"Blokc戰鬥機,此前該國曾把目光投向殲-10C戰機,並多次派飛行員進行試飛,打算入手該戰機。巴基斯坦不得不放棄採購殲-10C戰機,無論該機性能再怎麼高,單價也比"梟龍"Blokc戰鬥機高出很多,因此只好退一步,這也是無可奈何,這一真相令人心酸。可能會購買殲-10C戰機據了解,在珠海航展中,殲-10系列設備進行精彩表演,做出了多個高難度動作,該機性能和俄羅斯蘇-35戰鬥機很相似,在活動中展示了多方面優秀性能。
  • 印度光輝戰機明明第三代,印度非說四代半!這可咋整
    作為印度國產戰機的「巔峰之作」,光輝戰機在印度手中可謂「敝帚自珍」。作為一款跟梟龍差不多的第三代戰機,印度非要說光輝戰機是四代半戰機。似乎除了隱身戰鬥機以外,光輝戰機打遍天下無敵手。這實在有點讓人無語。
  • 印媒神奇腦迴路:美國制裁俄羅斯,巴基斯坦梟龍戰機將無發動機可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12月2日報導,由於美國制裁,巴基斯坦空軍面臨著「嚴重困難」,巴空軍前線戰鬥機JF-17(梟龍戰機)的維護狀況「每天都在惡化」。不過印媒所謂的制裁是指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因為外界一般認為,JF-17戰機使用的是俄制RD-93發動機。
  • 印媒稱飛豹退役將轉讓巴鐵,彌補梟龍最大缺陷,將成印軍航母死敵
    隨著我軍新一代的殲16多功能戰鬥機服役,老式的殲轟7飛豹戰機也將在未來面臨退役的命運,目前我軍一共服役了約250架殲轟7及其改進型號,這些戰機曾經捍衛祖國的領海領空二十多年,那麼他們退役後會有什麼歸宿呢?
  • 印度光輝戰機蹉跎20年,法國手把手教,為何產量不及梟龍零頭?
    而前兩天,印度國產的「光輝」(Tejas)戰鬥機,迎來了首飛20年的「生日」,但和比它還晚兩年誕生的中巴「梟龍」戰鬥機相比,「光輝」的產量少得可憐,這又是為什麼呢?「光輝」前身叫「輕型戰鬥機」(LCA),早在1983年就開始正式研發了,旨在取代老式的俄制米格-21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