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第一:仞利天宮之主,佛教第一護法神——帝釋天

2020-12-07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今天咱們開始介紹佛教中常見的重要人物,這是第一篇,我們來聊一下帝釋天。

大家都知道佛法五乘,由低到高分別為人,天人,聲聞,緣覺,菩薩,指的是我們修行的五大階段。

當然了,這裡面最低的果位也是人果,這指的是持戒修福的大善人,然後才能往更高的果位修行,至於再往下的三惡道的眾生,他們都是罪業深重,只能先把重罪消完才談得上修行,所以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帝釋天」,就屬於第二乘的天人果位,而且還是眾多天人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他有很多傳奇的經歷,比如娶了天界第一美女為妻,還為此和「嶽父老泰山」阿修羅王連番大戰,同時還是佛教的大護法,尤其和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緣甚深。

接下來咱們就來一一介紹。

01仞利天之主,掌管三十三天

帝釋天,在佛經中也常常被稱為「釋提桓因」或者因陀羅,翻譯過來就是天帝,或者天界主宰。

不過他確實也擔得起這個霸氣的名字,因為他本就是仞利天宮之主,掌管三十三天,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地居天的主人。

這裡我們要先簡單介紹一下天界的範圍,我們中國習慣稱為上天或者天界,認為那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由玉皇大帝或者是老天爺來掌管,但在佛教的劃分中則要複雜得多。

在六道之中有一個「天人道」,但這只是個統稱,其實詳細又可以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界」,能夠超脫三界,就是佛教中真正的聖人了,可以不再受六道輪迴的牽引,自主生死。

這裡面欲界又有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這三界最大的區分就是欲界一切眾生都離不開欲望,色界離不開愛,無色界離不開情——所以說愛才是六道輪迴中最大的羈絆,也是最難斷的,就算是菩薩也被稱為「覺有情」,什麼情呢?慈悲。

我們人間道當然屬於欲界的一部分,在我們上面是四天王天,再往上就是仞利天了。

而仞利天往下包括四天王天,阿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整個寬廣的世界也被合稱為「地居天」,因為這都在這個世界的中心,高大的須彌山範圍內。

其中三惡道在地底,人間道在山腳,四天王天在山腰,而仞利天則在山頂,再往上的夜摩天就已經脫離了須彌山的範圍,被叫做「天外天」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掌管了仞利天的帝釋天,也可以看作整個地居天的主宰了,比如佛教中的十齋日,出來巡遊的四天王或者護法神們,就都是遵照了帝釋天的命令,來巡查和記錄下界的善惡。

而仞利天不僅位置高,而且範圍也是極廣,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又分為了八重天,再加上中間的仞利天宮,所以也合稱為「三十三天」,這裡的三十三其實是個橫向的維度,而不是許多人理解的縱向,這點各位師兄要注意。

02為了娶天界第一美女,不惜大戰阿修羅王

大家都知道天界的美女是很多的,而且要比人間漂亮的多,比如我們常用來信任頂級美女的一個成語就是「美若天仙」,像是我們民間神話中的居住在月亮上廣寒宮的嫦娥仙子就是天女。

但我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天界第一美女是誰,大家知道嗎?

結果我想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因為答案乃是阿修羅王的女兒舍脂。

阿修羅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他們也是六道中的一道,天龍八部中的一部,只不過他們的男女有別,男性三頭六臂,威武雄壯,相貌醜陋,身材高大,性格粗暴好鬥,但又屬於善神的範疇。

而女性阿修羅則是嫵媚動人,性感魅惑,在天界中也是聲名遠揚,尤其是阿修羅王的女兒舍脂更是其中翹楚,有著天界第一美女的稱號。

打聽到這個消息的帝釋天就派人去找阿修羅王,想要重金迎娶舍脂,否則就要訴諸武力了,這讓本來就脾氣暴躁的阿修羅王勃然大怒,雙方一言不合,直接開戰。

就這樣帝釋天和阿修羅王各自帶領麾下大軍連番混戰,互有勝負,但最終還是帝釋天獲勝了,論武力雙方不相上下,但論智謀卻是他高了一籌。

最後傲慢的阿修羅王也被打服了,雙方終於講和,阿修羅王把女兒送給帝釋天作為妃子,而帝釋天也用珍貴的甘露寶物作為聘禮。

這裡多說一句,欲界天雖然都是天人,但仍然有著各種欲望,這一點就連帝釋天都不例外,而到了色界天的話都修禪定,這方面欲望就很淡薄了。

相關焦點

  • 佛教:帝釋天,乃三十三天之天主,賞罰萬民善惡邪正,真護法神也
    ,所以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亦是以拜佛菩薩居多,然而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與我國的儒家學派是同一時間誕生,所以在這千百年的傳承之中,亦有許多深具寓意的代表人物不被世人所熟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帝釋天,乃三十三天之天主,賞罰萬民善惡邪正,真護法神也:02
  • 佛教:從天王帳下神將到賢劫最後一佛,韋陀菩薩的傳奇經歷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佛教的人物,今天要討論的是韋陀菩薩。關於韋陀菩薩,有些師兄可能略知一二,知道他是佛教的護法神,但也有師兄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位菩薩,其實他的身份之多,經歷之廣,罕有人能比。
  • 淺談佛教護法系列一,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其實呢,人做好事也是有神明庇護的,在佛教裡,稱為護法善神。今天咱們說一下天龍八部。很多人對天龍八部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以及改編的電視劇,一提起這個詞,總能想起北喬峰,南慕容,想起段譽和他妹妹們的那些事,想起一個小和尚虛竹走了狗屎運逆襲成一個企業CEO,並且成為一國駙馬的故事。
  • 《天龍八部》原是佛教用語,對應著劇中八個人物,你都知道嗎?
    「天龍八部」主要想表達的是佛教思想:眾生皆苦,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悲劇。劇中的主要人物無人,無人不悲,皆是求之不得,有情皆孽。「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八種神道怪物。八個佛教護法神,因為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所以合稱天龍八部,金庸老先生便是以天龍八部映射世間芸芸眾生。
  • 揭秘關羽是怎麼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的?
    忠義的化身,蓋世英雄,《三國演義》把關羽塑造成一個「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樣。其實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前關羽就已經在民間歷千年不朽,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在三國時代就是響噹噹的大將,後世之後不僅沒有被遺忘反而名聲越來越大甚至從民間的擁戴自下而上的轉向統治階級體制內部的認可。最終與孔聖人平起平坐。之所以關羽被擁戴重要的還是他本身的優良特質有直接聯繫。
  • 帝釋天掌管諸天萬界?另一位天帝笑了:啥也不是
    其實帝釋天源自於古印度神話,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簡稱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司職雷電與戰鬥,後來帝釋天被吸收進入佛教神話,設定為三十三天之首,即天龍八部之首天眾的領袖人物,有關於帝釋天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引發了天眾與阿修羅眾之間的戰爭,帝釋天兩次看中兩位大阿修羅王的女兒,在威逼利誘迎娶之後又始亂終棄,引來了修羅族的鐵蹄,然而修羅族卻兩次敗給了天眾,被帝釋天收拾得服服帖帖
  • 莫高窟阿修羅王像: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形象表現佛教內容的早期樣本
    他是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王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帝釋天惡戰。阿修羅王的畫像畫在大型經變中做護法神,表示天界和非人界。 在《維摩詰經變》「見阿閦佛品」中,阿修羅王表示天界。除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畫像外,還有很多單獨的阿修羅王畫像,其中最早、高大的是西魏第249窟的阿修羅王畫像。
  • 西行紀:論戰力帝釋天並不是第一,憑什麼他能當上天帝?
    記得初看《西行紀》這部動漫時,當帝釋天第一次登場,我就覺得這老頭一定很厲害,否則怎麼能當上天界之主呢?當時的帝釋天還在沉睡療傷,劇情介紹中說道他是被如來所傷,而如來也被帝釋天重傷,然後我就覺得帝釋天更厲害了!
  • 通俗一點說迦樓羅神鳥,就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之一
    佛教文化與印度教影響較深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甚至選擇迦樓羅金翅鳥作為其國徽中的形象代表。泰國國徽通俗一點說迦樓羅神鳥就是佛教中的「護法神」,而玉器中迦樓羅的出現,當然同佛教有著必然的聯繫,例如飛天玉佩和迦樓羅等佛教玉雕文化就是遼金統治者推崇佛教的歷史佐證
  • 佛教:天龍八部,一支被佛教收編的雜牌隊伍
    佛教是一個兼收並蓄的宗派,其佛系之龐雜,神祗之繁多,在各種宗教裡無與倫比。因為它最善於把別的教門的崇拜對象吸收進來,充當佛陀的護法神,從而壯大佛教的聲威,抬高佛陀的地位。「天龍八部」正是一支被佛教收編的雜牌隊伍。「八部」者,為首的是天,其次為龍,龍以下依次為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 佛教四大護法天神之一:北方毗沙門天王
    一切夜叉神,是王所領。是毗沙門城最饒多佉陀尼蒲闍尼飲食,是故亦名阿羅珂漫陀。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北方毗沙門天王此天王率領有二十八夜叉(梵語夜叉,亦云藥叉,華言勇健)、羅剎等無量二神眾,歸屬於其天界,兼守其餘三州,為夜叉及羅剎類之部主,五大鬼神,一名那闍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身側。
  • 佛教漢化的二十四諸天
    諸天,是佛教中諸位尊天之簡稱。佛家常說:「外國呼神亦名為天。」這是佛經中的一種意譯法。佛教中傳來的那些外國高級神,統稱為「天」,尊稱為「尊天」。尊天,是佛教中管領一方的天神,級別相當於人世間的帝王。他們還沒有成佛,也不屬於正規的佛門人物如菩薩、羅漢等系統。也就是說,他們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的「神」,但都是佛法的護持者。
  • 佛教:阿修羅王,雖非神非鬼非人,但身具大福德,常與帝釋天作戰
    ,會略顯陌生,但不要緊,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的護法神阿修羅王:02阿修羅王阿修羅王,為佛教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諸多佛教經典之中列舉不少阿修羅王之名,其中皆有:婆稚、佉羅騫馱、毘摩質多羅、羅睺等四大阿修羅王,各有百千眷屬: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住於須彌山東面千由旬處之大海下,國王縱廣八萬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稱為設摩婆帝,中央集會處稱為七頭。
  • 佛教:夜叉,既兇殘也是護法神,雖面目猙獰但對人友善,令人生畏
    01開篇序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不僅對慈悲的大菩薩們非常敬畏、推崇,其實對那些外表兇殘,具有諸多傳說的護法也非常好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夜叉,能使見者錯亂迷醉,進而飲啜其精氣,既兇殘也是護法:02夜叉
  • 你對佛教了解多少?佛教護法中,也存在吃人喝血的怪物
    明明吃肉喝血,為什麼又成為了佛陀座下護持佛法的護法神?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天龍八部中排在第三,亦神亦鬼的存在——夜叉。許多人因為金庸寫的小說,而熟悉了「天龍八部」,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明白,這個佛教詞語本具有的含義。
  • 佛教人物第七:樂善好施但易怒易妒的阿修羅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聊聊佛教的一些特殊人物,今天出場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阿修羅。為什麼說他特殊呢,因為一般來說一個人物要麼是善多一些,要麼是惡多一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人和壞人。
  • 金庸的《天龍八部》真有八部,妥妥的佛教因素
    《天龍八部》更是一部體現出佛教文化的作品,金庸似乎借用東方的人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關於權力,愛情和復仇的故事,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王子復仇記,故事中充滿了佛教宣揚的因果輪迴概念。有因就有果,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沒能逃脫因果的循環。
  • 佛教吠陀三神:火光尊、日宮天子、風神
    在佛教的眾多代表人物之中,大家只知諸佛菩薩法力神通,各有寓意,卻對佛門中的護法所知甚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吠陀三神:火光尊、日宮天子、風神。為東南方之守護神。於密教為重要護法神之一。密號護法金剛。此尊有各種形像,在胎藏現圖曼荼羅中,火天位於外院東南隅,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別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別執澡瓶、仙杖,住於火焰中。據《大日經》卷記載:「火天真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阿揭娜曳 莎訶『』。「南麼三曼多勃馱喃」為歸命諸佛之義,「阿揭娜曳」為火之義。
  • 他前世是佛教大鵬鳥,死後卻成了道教神仙,嶽飛是護法四帥嗎?
    山西省介休市,他是道教的護法神,前世卻是佛教的大鵬金翅鳥。他前世是佛教大鵬鳥,死後卻成了道教神仙,嶽飛是護法四帥嗎?(王建安 攝影)介休市后土廟史稱「道家地」,位於山西省介休市舊城西北隅廟底街,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哪吒原本是印度血統,是佛教護法神,是怎樣變成中國神仙的?
    ,僧侶們就積極對佛教經典進行宣傳翻譯,大量的佛教神話故事人物也被傳入國內,比如說觀音、文殊菩薩、龍女、哪吒等等。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這些人物形象有意或不自覺地摻入了本土元素,被賦予了具有鮮明中國民間信仰特色的面貌,哪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哪吒,原本寫作「那吒」,梵文全名寫作Nalakubala,在佛教的經典作品當中的那羅鳩婆、那吒天王、那吒鳩跋羅等名稱,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