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自殘式改革 恐釀「三失」後果

2020-12-14 海峽導報

對於敗選後國民黨的改革,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宋興洲接受訪問時表示,國民黨到目前仍在內鬥、不團結,前副主席郝龍斌、「立委」江啟臣兩位黨主席候選人也只會談「大理想」,無法獲得選民認同。民進黨2020會贏,就是透過基層菁英驅動民意風向,藍營再不培養基層菁英,掌握對選民的話語權,難以翻身。

宋興洲說,民進黨崛起時,對外主張黨政軍退出校園,把國民黨在校園內培養青年認同的機制中斷,民進黨反而透過另一種形式進入校園,培養菁英,透過青年意見領袖在學校擴散政治思想,領導風向。而國民黨在這一部分,一直追不上民進黨,失去話語權,成為這次「大選」最主要的敗因。

宋興洲認為,國民黨敗選後的改革,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要重新培養基層菁英,但目前看來,藍營仍在內鬥、不團結,兩位黨主席候選人也只會談大理想,根本搞不清楚癥結所在,比如國民黨現在最常提出檢討的「兩岸論述調整」,根本不是選民關心的議題,藍營兩岸論述這次會成為選舉包袱,完全是綠營帶動風向所產生的結果,因為藍營沒有相對應的策略,才會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如今國民黨甚至對兩岸論述失去信心,並且走向綠營的主張套路,反而失去自我價值;國民黨如果再繞著兩岸主張、黨內鬥爭打轉,追不上民進黨培養菁英、掌握風向的功力,恐怕只能節節敗退。

宋興洲教授既點出了國民黨此次失敗的主因,提醒國民黨現在的「改革」和著力點完全搞錯方向,幷可能造成致命的影響,同時強調國民黨真正應該努力的方向,值得國民黨政治精英深思。否則,自殘式的「改革」可能造成「三失」的後果:丟失優勢、迷失方向、喪失再起的契機。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改革!將在年前初步建成,蔡英文怕了嗎?
    筆者認為,國民黨所謂的改革傳統已經由來已久,畢竟每次選舉失敗之後國民黨都會進行所謂的改革,但是從歷次改革我們可以看出國民黨幾乎沒有任何大的動作,通常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也使得每一次聲勢浩大的改革最終都不了了之,甚至改革還不如不改。
  • 唐永紅:國民黨路線調整 後果嚴重
    但從根本上看,這是國民黨路線調整的體現。實際上,從國民黨9月份發布的《現階段兩岸政策》報告中就可以看出,國民黨的很多主張和以前不太一樣了,體現了國民黨兩岸路線的重大變化。  從整個臺灣社會生態的變化,特別是臺灣民眾「國家認同」的嚴重疏離,統一意願的嚴重弱化來看,國民黨會在本土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綠化」,這並不意外。
  • 國民黨通過不分區「立委」名單 朱立倫:改革決心不變
    (本報系記者楊兆元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1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20日下午召開臨時中常會,通過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提名名單共34人,其中臺「立法院長」王金平排名第一;另被國民黨視為不分區亮點的專業代表分列第二至第五名,包括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新住民林麗蟬及TEDxTaipei創辦人許毓仁。
  • 「深度」國民黨組織系統改革為啥老是失敗
    國民黨另一個改革重點是組織改革,組改的目的是要解決國民黨權力結構上的缺點,拉近黨意跟民意之間的落差,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黃復興的強勢,與中常委的弱化。在目前出爐的方案中,國民黨表面是將黃復興黨部改制為退伍軍人委員會,但所有黃復興黨員的黨籍都回歸到一般黨部,實際上就是廢除黃復興黨部。
  • 國民黨選擇遠離「九二共識」嗎?
    無庸置疑,從「大選」到罷韓投票,這是臺灣社會內部極端臺灣主體意識對主張「九二共識」及保有統一願景的國民黨的反撲。整體而論,國民黨仍為主張兩岸終極統一的政黨,猶如其全稱為「中國國民黨」。近日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組密集開會,據媒體報導其結論預計6月19日出爐。
  • 藍營南部基層人士:弱化「九二共識」,國民黨恐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佬」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江啟臣當選國民黨新主席後,他們的反應亮了……
    藍營馬英九:補選產生新主席是展現國民黨團結的新契機,對未來發展非常有利。至於江啟臣接棒是否意謂世代交替?是有這個意義,但不是最重要,現階段是要拿出促進改革、促進團結的方案,國民黨才能起死回生。韓國瑜(高雄市長):今天是個大日子,是個國民黨團結出發的好日子!看見國民黨青壯優秀人才輩出,且都負著任重道遠、認真改革的心,實屬臺灣之幸。希望在江主席的帶領下,國民黨能擦亮招牌,做實事喚回民心。改革是一場盛大艱巨的任務,看到江主席不畏艱難挺身而出,一定盡力配合一切所需,一起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 批評青壯派本末倒置 國民黨內湧現堅守「九二共識」呼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國民黨選舉落敗後,黨內出現檢討聲浪。組發會前主委張雅屏針對青年部主任蕭敬嚴的檢討「九二共識」說法嚴加痛斥,國民黨內兩岸論述引發的路線之爭受到島內高度關注。國民黨選後針對兩岸論述出現爭論。
  • "內閣"總辭 重大政策恐生變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服貿與貨貿政策添變數;圖為臺「立法院」聯席審查服貿時,藍綠「立委」爆發衝突。(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今日召開臨時「院會」,上午10時進行總辭程序,隨即進入看守「內閣」,本周四「行政院會」將停開一次;「行政院」尚在進行中重大政策,如兩岸貨貿諮商、高鐵財務改革、房地合一、長照保險等四大力推政策,恐平添變數。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大陸會把國民黨「推」得更遠嗎?
    中國國民黨最艱困時刻,史上最年輕主席江啟臣履新,百年老店吹起一股「新風」。對國民黨基層支持者而言,江啟臣當選意味著推動黨務改革、培植青壯世代、更加貼近主流民意和青年,當然樂觀其成,也期待能制衡好民進黨,喚回國民黨的生機。然而,這股「新風」對大陸而言,情緒可能挺複雜的。
  • 維也納恐襲釀4死槍手身份曝光為IS支持者奧地利發生恐襲7人遭槍擊...
    【維也納恐襲釀4死槍手身份曝光】奧地利首都維也納2日晚間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4人死亡。奧地利警方3日表示,他們已查到涉案槍手身份。槍手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支持者,曾因觸犯恐怖分子罪名遭到判刑。
  • 金色三麥 | 究竟是怎樣的精釀顛覆了羅永浩對啤酒的認知和想像
    「這款精釀完全顛覆了我對啤酒的認知和想像!」羅永浩驚嘆,對手中的金色三麥金旺鳳梨艾爾啤酒發出連連稱讚。7月10日老羅直播間首選瓶裝金色三麥精釀啤酒,在7月17日又驚喜重磅返場。這究竟是怎樣的精釀,成為老羅直播間首選瓶裝精釀,還顛覆了老羅對啤酒的認知?
  • 西班牙式的諷刺漫畫,細思極恐啊!
    西班牙最有名的諷刺漫畫家Joan Cornella的作品一直讓人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但這些漫畫卻又讓人細思極恐。 比如無意間的蝴蝶效應
  • 王奇生 |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作戰能力與指揮官素質
    徐永昌在1939年11月26日的日記中寫道:徐州會戰以來,我對敵用兵常以五師對敵一師,而每感力量不足,近數月中,已有兩、三次獲敵小冊子記載用兵,亦謂其兩大隊可抵我一師(我師步兵九營,敵則十二營),是每營抵我四營半。「一師可抵我六師」,此誠可作敵我用兵之標準預計矣。身為師長的丁治磐有更直接的體驗。
  • 國民黨宣稱要佔領「立法院」3天3夜,19小時後被趕走
    此次佔領行動在本周國民黨黨團大會拍板,由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早已下達指令,端午連假期間,黨團成員的任何行程,必須在三至四小時內能抵達「立法院」,當時雖未定案在哪一天進攻議場,國民黨「立委」之間彼此已有默契待命,林為洲強調,除了家中有喪事與手術中的委員,國民黨團全體動員開場抗爭到底。
  • 柯文哲:臺灣地區選舉削弱韓國瑜改革國民黨的力量
    國民黨在臺灣地區的選舉中大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馬上請辭,而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更是表示自己不會參加這次的黨主席選舉。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韓國瑜是有能量改變國民黨的人,但這次的選舉虛弱了他的力量。柯文哲在採訪中表示,國民黨主席的選舉是國民黨內部的事情,他不會去涉足。他也表示曾經說過韓國瑜是有能力改變國民黨的人,但是在這次的選舉中他所擁有的能量被削弱了。韓國瑜也失去了改變國民黨的力量,但是這也不允許別人去插嘴。罷韓能不能完成,將會成為接下來臺灣地區的焦點。
  • 無緣進入「外委會」,國民黨親手做掉了敢怒罵蔡英文的吳斯懷?
    2月25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協調「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三個委員會名單,其中「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因員額已滿,剩餘人選採取抽籤決定,退將出身的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沒抽中籤,確定無緣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016年選舉,由於國民黨選的太爛,導致軍系出身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無緣上任。
  • 「情緒飢餓」導致孩子頻頻「自殘」?父母要學會「餵心靈」
    比起兒童自殺引起的社會關注,另一種孩子的極端行為——自殘,關注的人就少很多了,然而這才是更為普遍的。上個月月初的時候,就聽說了一個類似的案例:隔壁小區裡的一個八歲男童,用削鉛筆的小刀把自己的手臂割破了,好在發現得及時,才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
  • 青壯派領銜國民黨 面對綠營圍剿會否丟掉「中國」二字?
    國民黨內的青壯派代表江啟臣當選新一任黨主席,他將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目前國民黨內有哪些需要統一的共識?曾經讓國民黨贏得民意的兩岸政策,如今為何幾乎閉口不提?【慢點·觀察】第一時間為您分析。國民黨要「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