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近日,湖北秭歸,一段老人冒雨獨自用現金交醫保遭拒的視頻引發關注。
視頻顯示,一名身形微佝僂的老人坐在一政府服務窗口櫃檯前,雙手不停搓著,神態有些無助,櫃檯上放置了居民醫保籤約的工作牌。視頻中,櫃檯另一側的工作人員對老人家說,「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手機上支付,兩個方式。」
戳視頻
↓↓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閱讀達1.3億。
網友們也紛紛熱議。不少網友表示:老人的眼神讓人心疼,看得太心酸。
@小小丑deKK:看著心裡發酸。
@o我的魚乾呢:老奶奶無助的眼神真的好心疼啊。
@虎斑花花:太可憐的老人,看著想哭。
@容易莫摧殘biu:要是我老了被這麼對待,想想也很心酸。
@花魅絕倫:老人家不知道走了多久才走到了這個大廳,真心酸。仿佛看到了幾十年以後老了的自己。
@峰峰常在心:看到老奶奶這樣很難受,想起我奶奶了。
當地回應:已上門為老人辦理醫保
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此事發生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秭歸縣醫保局一工作人員表示,視頻中是由居委會代收醫保,目前此事正在調查處理中。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縣居民繳納醫保確實不收現金,如果有老人到醫保局窗口使用現金繳納,工作人員會用自己的手機幫其支付。
11月24日下午,針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事,湖北省秭歸縣茅坪鎮政府通過秭歸縣委宣傳部官博發布通報。通報稱,近日,網友關注到一位老人獨自交醫保的視頻。事情發生後,秭歸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
另外,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對網傳涉事老人當時未帶相關證件,茅坪鎮政府負責人回應稱,「老人沒帶證件是屬實的,但是不是因為沒帶證件導致工作人員(後來)這麼說的,這個還在調查中。」其表示,對涉事工作人員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94歲老人被抱起來進行人臉識別
實際上,就在幾天前,一名94歲的老奶奶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就曾引起廣泛討論。
21日,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一名94歲的奶奶為激活社保卡被抱起做人臉識別。老奶奶被抱起來,膝蓋彎曲,勉強進行人臉識別,十分吃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2日,農行廣水市支行發布了關於「94歲老人辦理社保卡激活」視頻的情況說明並道歉。
有網友認為,進入數字時代,應該對不便使用智能設備的老人們予以關照。大家都會有老的一天,要多體諒一下老人。
@Haizhiyu:都會有老的那一天,為什麼不體諒老人家的艱難?
@Yi-cindy:那些子女不在身邊,又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怎麼辦?
@·-_-·: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 。
@袁來就是i你:好難受看到老人就想到了我外婆。科技、行動支付發展太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文關懷,等等老年人。
智能科技「為難」老人?國家不讓!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務院的重視。
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方案》提到的重點任務為解決老人面臨的現實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保持巡遊計程車揚召服務,對電召服務要提高電話接線率。引導網約車平臺公司優化約車軟體,增設「一鍵叫車」功能,鼓勵提供電召服務,對老年人訂單優先派車。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運等公共運輸在推行行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的同時,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憑證、證件等乘車的方式。
醫療機構、相關企業要完善電話、網絡、現場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親友、家庭籤約醫生等代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醫療機構應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等人工服務窗口,配備導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要改善服務人員的面對面服務,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
完善金融科技標準規則體系,推動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購物平臺等優化用戶註冊、銀行卡綁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語音版、民族語言版、簡潔版等適老手機銀行APP,提升手機銀行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便利老年人進行網上購物、訂餐、家政、生活繳費等日常消費。
需要提前預約的公園、體育健身場館、旅遊景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場所,應保留人工窗口和電話專線,為老年人保留一定數量的線下免預約進入或購票名額。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實現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津貼補貼領取等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便捷辦理,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具備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
……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政府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