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湖北宜昌,有網友拍下這樣的一幕:獨自冒雨來交醫保的老人因為拒收現金滿臉無助。視頻顯示,一老人冒雨來到醫保大廳繳納醫療保險,沒想到這裡不收現金,要求在手機上完成,老人給子女打電話都說沒時間。老人靜靜坐在櫃檯前,無助的身影令人心酸,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應當何去何從?
無獨有偶,8月8日,一段"老人乘坐地鐵時因無健康碼受到工作人員阻攔"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大連旅順站,一位老人在通過地鐵安檢處時,工作人員多次讓老人出示個人健康碼,但老人自稱聽力有問題,表示"你們沒給我通行證",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
11月21日,網曝湖北廣水一94歲老人行動不便,因社保卡未激活,被迫抬進銀行進行人臉識別!視頻中,老人膝蓋彎曲,家人將其抱起對準攝像頭,看著讓人很心酸。
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5億人,而隨著老齡人口快速增長的,是日新月異的科技。而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僅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還受到了重重阻礙。這些老人該怎麼辦?
國家出手解決!
就在11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而在11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上,國家發改委、央行等部門進行了回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這個《實施方案》的核心,簡單用一句歸納就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第一類就是要保留傳統的紙質憑證,第二類是專設老年人的服務通道,第三類是保留人工服務。
趙辰昕透露,正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抓緊研究各領域配套實施方案,力爭在年底前,儘快出臺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
他表示,國家發改委還將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工作能夠做實做細,真正落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同時,為了保證真正落地,國家發改委還將定期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對各地區公共服務適老化程度進行評價,相關結果會納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績效評估。
此外,他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把促進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作為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重點,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弘揚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並且對有益的做法、典型的案例及時進行宣傳報導,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活動,讓全社會學習和借鑑。
保證老人沒有手機也能打車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蔡團結26日表示,優化健康碼的查驗措施,要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保持電召、揚召服務,要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
蔡團結表示,老年人的出行是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高頻事項,解決好老年人的出行,既是交通運輸部門的天職,也是弘揚愛老敬老社會風尚,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智能技術看不成病
"我們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為智能技術的運用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要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
王海東表示,一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
二是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籤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一定要保留這個渠道,還要暢通這個渠道。
三是保留人工服務窗口。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一定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這是老年人熟悉的服務方式。同時,還要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等現場為老年人服務。
四是進一步簡化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問診等智能技術,要能適合老年人的需要。
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
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類樓堂館所出入必要"健康碼",讓很多老年人犯了難。"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要採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手段,方便群眾出行。" 王海東說。
王海東稱,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的憑證,對於不使用或者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要通過其他的方式替代"健康碼"查驗。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老年人等群體只要憑有效身份證件、紙質證明、"通信行程卡"等就可以通行。
通知還指出,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此外,推進健康碼與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關聯的工作要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對因"健康碼"管理不當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
"老人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事件的背後,是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習慣用現金的現實,而一些地方拒收現金,令老年人無助。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說,針對現在出現的歧視、排斥使用現金等情況,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
李偉指出,將會同相關部委、地方政府、銀行業金融機構、基層社區,共同引導規範水電煤氣、公用事業繳費領域,還有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高頻服務場所的現金使用行為。同時,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察等方式開展摸底調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進行重點跟蹤,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及公眾關注度比較高、影響範圍比較大的一些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懲治。
針對部分智能金融服務和產品主要對標青壯年客群、給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難的問題,央行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金融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貼合老年人需要的"適老"金融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行動裝置延伸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誰都無法斷言自己能一直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國家的出手,不僅彰顯了人情與人性化,更保證了老年人們的基本權益和便利,也保證了所有人的未來。
來源:斑馬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