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一部動漫挽救一整間日本知名雜誌社的商業奇蹟

2020-09-03 香港城大EMBA

如果問你,《復仇者聯盟》 是誰製作的,想必你一定會回答漫威。

如果問你,《多啦A夢》是誰製作的,想必你會回答藤子·F·不二雄。


為什麼提到美國動漫,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製作公司,而提到日本動漫,我們卻能想到漫畫作者?


因為在美國,動漫製作公司享有對動畫的絕對把控權,故事由編劇發想,漫畫家只是一個將創意畫成圖的工匠而已;而在日本,漫畫家又是編劇,又要製作圖畫,對整個動漫乃至動畫享有絕對的控制權。


這就造成了日本漫畫出版社對漫畫作者及爆款作品的極度依賴


這不,前不久近十年最火爆動漫《進擊的巨人》作者諫山創宣布,巨人系列即將走向完結,其發行出版社「講談社」整間公司都慌了——


商機都藏在爆款裡


作為日本最知名的動漫出版社之一,「講談社」的盈利主要來自所發行雜誌上的廣告,雜誌銷量越大,廣告商自然越多。


1980年,講談社發行漫畫雜誌《周刊Young Magazine》。兩年後,一個名為《阿基拉》、講述未來世界的賽博朋克漫畫作品在雜誌上連載,大受讀者歡迎,帶動雜誌發行量破百萬。



1990年《亞基拉》系列收尾之際,士郎正宗(Masamune Shiro)的漫畫《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也在雜誌連載,很快,此部受《阿基拉》影響頗深的作品,也成為爆款,再次帶動雜誌銷售破百萬。



此時「講談社」已經發現,二流漫畫對雜誌銷售無太大影響,雜誌銷量還是得靠爆款漫畫。


這就要求出版社有推出爆款的能力。


可在《攻殼機動隊》連載完結後,有幾乎五年的時間,「講談社」沒有一部連載漫畫成為爆品。


2002年,該公司出現了自二戰以來的首次虧損。


就在此時,一位叫做諫山創的青年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帶著被「集英社」拒掉的漫畫稿,走向了「講談社」。那時誰也沒能想到,就是這頭髮油膩、衣冠不整的少年和他畫風粗糙的作品,在未來數年,成為了整個出版社的支柱。


諫山創


而爆款,通常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故事


1986年,諫山創出生在日本島大分縣日田市大山町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農民,全家以種植大米為生;生來就很瘦弱,相撲比賽總是被對手狠狠壓在身下;考試成績倒數,常遭同學欺辱,整個童年,諫山創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沒有任何朋友。

孤身一人直到高中畢業,諫山創考上了福岡的一所大學,先是讀設計,後又轉去了漫畫專業。


靠著強烈的表達欲,19歲的諫山創在宿舍裡畫出了《進擊的巨人》的雛形。


《進擊的巨人》中,人類為了抵擋以吃人為樂的「巨人」入侵,建造三道高牆,在牆內苟且偷生。就在多數人遺忘天敵時,巨人將三道高牆一腳踢破,人類不得不為了擺脫被吞噬的恐懼與巨人交戰。


「因為吃人的巨人,人類走到了滅絕的邊緣——這樣設定不是很有趣嗎?」他將成長中的掙扎,一股腦兒發洩在故事裡:巨人似乎就是那童年的嘲笑,苟且的人類似乎就是那個忍氣吞聲的自己。他曾在採訪中提及,《進擊的巨人》中主角之一阿明的人設,就取自於自身性格——懦弱膽怯,卻一直在掙扎中成長。


趁學校組織同學去東京的出版社參觀之際,諫山將《進擊的巨人》送到了集英社。


「我們的雜誌主打「友情」、「努力」和「勝利」,你的作品似乎不太符合」,集英社認為《進擊的巨人》太過血腥暴戾,「改一改風格,還是有希望的」。


諫山創拒絕了,他的作品確實不夠「正能量」,「但小時候受過的屈辱,內心的不甘決不能忘,決不會變。」


隨後,少年將作品寄往「講談社」。


沒過幾天,他就接到「講談社」編輯川窪慎太郎的電話。


川窪慎太郎認可了他的設定。


「那種作家仿佛在用自己靈魂控訴般的激情更加讓人感受到衝擊。從他的原稿中,有一種——我不知該稱之為執著還是別的什麼——強烈的情感傳遞出來,這是極不尋常的,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川窪稱,《進擊的巨人》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故事。


三年後,《進擊的巨人》在集英社當時根本無人問津的新刊《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第一卷初版4萬冊,第二天,出版社收到了需要加印的消息。


七年後,《進擊的巨人》將《海賊王》從Oricon(日本公信榜)的第一寶座拉下,問鼎日本銷量第一的漫畫之位。


如今,《進擊的巨人》單行本已在全球銷售超過一億冊,被改編成動漫,真人電影,出口歐美,還衍生了大量玩具,手辦,手提袋周邊,甚至被印在日本洗衣粉的包裝袋上。


2013年,《進擊的巨人》動畫版推出,帶動漫畫的銷售量猛增,談社雜誌的發行量達18年來之最高。


終於,在虧本近十年後,講談社重新實現盈利。


《進擊的巨人》真人電影海報


關鍵問題,還是盈利方式的單一


「真的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今年6月,諫山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及,這部連載11年的漫畫還有5%就會完結,不出意外,粉絲在明年就能看見大結局。

「感覺整個青春都逝去了」,知乎上無數粉絲表示不舍。

但比粉絲不舍的,是講談社。


日本動漫圈競爭激烈,作品出名太難。如遇作品出圈,漫畫社和漫畫家通常會選擇不斷連載出番,藉助穩定的粉絲圈,保持盈利。


例如,自1997年至今,《海賊王》已有接近800話漫畫、750集動畫,連載20多年並還在連載中。常有《海賊王》的粉絲笑稱,「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目睹《海賊王》完結。」

如今巨人收尾,講談社只好再次尋找下一個爆款。


但爆款,通常可遇不可求。


講談社的漫畫家籤約負責人接受《Bloomberg》採訪時說道,「《進擊的巨人》能有後續的成就,都是因為它先講了一個好故事」,「好故事是渾然天成的」,「那種不得不被講述的激情」「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爆款永遠不可能被設計」。


除去諫山創,講談社目前最為人熟知的漫畫家名為山口翼。這位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的漫畫家,因在2016年擔任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原作《她和她的貓》的漫畫版作者而廣為人知。


2017年,山口翼在講談社《月刊Afternoon》雜誌上連載《藍色時期》。今年,這本漫畫獲得日本「漫畫大賞」第一名以及講談社漫畫賞部門大獎。


比起《進擊的巨人》,這個關於不良少年發現自我考取大學的故事,顯然沒能創造銷售奇蹟,國內反響平平,國外更是毫無動靜。


指望山口翼成為下一個諫山創,簡直是做夢。



對講談社來講,還有另一種可能:下一個諫山創,也許就是諫山創自己。


「關於下一部作品,我已經有了五個不同的想法,只是目前的手稿都不太好」,在那個宣告《進擊的巨人》即將完結的採訪中,諫山創提到自己正在構思後續之作。


只是這新作品,是否還是那種「可遇不可求的故事」、是否還有「那種渾然天成的激情」?諫山創是否還能繼續挽救講談社的命運?


誰都無法給出確定答案。


對於中國漫畫行業,這個「一部作品挽救一間公司」的故事卻能提供一些啟示:與其等待一個爆款作品,不如增加更多的盈利方式。


比如,將動漫作品授權遊戲或影視公司賺取授權費。例如,日本另一家漫畫出版公司「小學館」曾將旗下動漫《寵物小精靈》授權任天堂,產出了遊戲《Pokémon GO》(《口袋妖怪》),在過去數年狂攬版權費900多億美元,位列各大影視動漫遊戲類IP版權收入第一位。



或是像美國動漫一樣,將漫畫師的一人多職分拆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編劇負責創作故事腳本,畫師只負責繪製既定的故事,分鏡師負責電影腳本,形成一套各司其職的流水線。



在風雲變幻的商業世界中,等待常常意味著錯失機遇,實打實的商業知識才是制勝法寶。點擊閱讀原文,諮詢香港城市大學EMBA(中文)課程詳情,2020年秋季班等待您的加入。


Referenc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20-07-28/-attack-on-titan-publisher-kodansha-searches-for-next-manga-hit?fbclid=IwAR1T3C-ItF7Tket_tLrok4NEGfv04kYn3t9MY3UPEaBhL0EkvUEPQbYttfs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3048136757214&mod=zwenzhang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03956


相關焦點

  • 進擊的巨人 動漫_進擊的巨人 動漫新聞_3DM新聞
    《進擊的巨人》作者最新訪談 誕生伊始即拯救講談社於水火 曾經火熱之極的《進擊的巨人》漫畫也即將完結,近日外媒帶來了對作者諫山創以及責任編輯(講談社)的最新訪談,一起來了解下關於《進擊的巨人》的故事。
  • 《進擊的巨人》憑什麼火爆從改編作品,來看看日本動漫衍生行業
    從改編作品,來看看日本動漫衍生行業我們都知道在日本動漫界有這樣的一部動漫作品,可以說屢屢走上頭條,贏得不少人的喜歡,他就是《進擊的巨人》,那麼隨著TV動畫《進擊的巨人》前幾季的開播,如今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的時間,他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商業運作的成功範例。
  • 日本幾大漫畫雜誌社的連載關鍵詞
    一部成功的漫畫,不單單只是「內容為王」,是各種複雜因素的集合體。漫畫作為個體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漫畫家作為藝術家,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而漫畫作為商品實體,又是深受商業因素影響的集合體。所以,作為在全世界擁有最廣泛受眾的藝術之一,漫畫銷量的好壞是非常複雜的,不只是漫畫家的創作,還要有出版社的敏感的市場嗅覺。
  • 【日本動漫】一部完爆《進擊的巨人》和《東京喰種》的動漫——《大劍》
    並且他們特殊能力的來源也及其相似,克蕾雅是體內混合了妖魔的血肉,金木顏是移植了神代利世的赫包,艾倫也是他老爸給他注射了巨人的血清,在這一點上《大劍》與《東京喰種》更為接近一點。從的來說三部動漫在人類對抗怪物一點上是如出一轍的。
  • 進擊的巨人 動漫
    TV動畫《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確定12月6日開播 命數之戰將開 人氣動漫《進擊的巨人》劇情已經接近尾聲,該來的終歸要來了,9月24日今天官方宣布《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將於12月6日開播,酷炫新藝圖同時公布,沒有劇透
  • 《進擊的巨人》VS《鬼滅之刃》,你更喜歡哪一部呢?
    眾所周知,《鬼滅之刃》和《進擊的巨人》是當下比較火熱的話題,無論是動漫還是漫畫,無疑都是非常優秀的,所以也常常被拿來作比較。那這兩部動漫究竟是哪個更勝一籌呢?《進擊的巨人》《進擊的巨人》這部極具哲思的作品,堪稱日本動漫的集大成者。它雖在中國慘遭封禁,卻於國際上得到盛讚與認可。更有小夥伴稱這可能是近十年裡,最偉大的動漫作品。
  • 動漫大事件:日本知名聲優去世,進擊的巨人首次休刊
    (4月13日-4月19日)這一周發生的二次元大事件 《EVA》全新劇場版延期上映 受到疫情影響,原定於6月27日在日本公映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正式決定延期上映,粉絲全都表示毫不意外並說
  • 動漫推薦第九彈:《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們回想起了……
    相信比較熟悉動漫的小夥伴對《進擊的巨人》都不陌生,業界良心,霸權巨作,吹爆……,各種誇獎不吝其詞。在這期,小編就和各位探討一下《進擊的巨人》的成功之處。內容簡介:107年前(743年),世界上突然出現了人類的天敵「巨人」。
  • 《進擊的巨人》誕生伊始即拯救講談社於水火
    曾經火熱之極的《進擊的巨人》漫畫也即將完結,近日外媒帶來了對作者諫山創以及責任編輯(講談社)的最新訪談,一起來了解下關於《進擊的巨人》的故事。《進擊的巨人》是一個關於「牆內外末世人生」的奇幻故事,渴望自由一直都是人類的最原始本能,然而倖存的人類不得不被困在牆內,整部《進擊的巨人》可以說就是一部人類追尋新的「自由」的艱辛探索之路,2009年連載開啟,2013年動畫首播引發世界轟動,如今硝煙逐漸平息,熱情已然逝去,人類最終會找回曾經的自由世界麼?
  • 進擊的巨人:一部只適合成人觀看的動漫神番
    《進擊的巨人》這部動漫從2013年開播以來已經陪我們走過了七個年頭,裡面有很多熱血的鏡頭,同時也有很多令人發人深省的話語,拋開裡面的政治意味(網上的一種說法)和血腥暴力的鏡頭,這部番劇的確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裡面的劇情跌宕起伏,處處都有伏筆,且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個性鮮明,每一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可悲可泣的故事
  • 動漫推薦|《進擊的巨人》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部動漫《進擊的巨人》,一部熱血/懸疑/動作/奇幻的神作。 下面小編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神作,《進擊的巨人》是由日本漫畫作家諫山創創作的少年漫畫作品,於2009年開始連載,動漫第一期於2003年4月6日起首播,到第三期後篇2019年4月28日播出,全10話;最終季將會在今年十月份正式上映,請大家盡請期待。
  • 好萊塢真人版《進擊的巨人》即將開拍,知名導演操刀,令網友期待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IP作品開始嘗試登陸電影院線或者成為電視劇,擴大自己的周邊影響,而比起現在的小說,也有越來越多在國際上受知名關注的大IP,如動漫也逐漸被大的製作公司看好。就在最近就爆出了一則消息,那就是日本大IP動漫《進擊的巨人》,已經被好萊塢官方媒體買斷版權,將正式翻拍真人版並且翻拍。目前導演暫定為曾經拍攝過《哈利波特》系列以及《神奇動物》系列的大衛海曼,按照目前為止,這部劇是否能夠做出像之前品質的真人版作品,也是備受人期待,不過說句心裡話,進擊的巨人作為近幾年來真正大IP的頂級動漫也從別樣的方式去考慮人性。
  • 《進擊的巨人》作者最新訪談 誕生伊始即拯救講談社於水火
    曾經火熱之極的《進擊的巨人》漫畫也即將完結,近日外媒帶來了對作者諫山創以及責任編輯(講談社)的最新訪談,一起來了解下關於《進擊的巨人》的故事。 ·《進擊的巨人》是一個關於「牆內外末世人生」的奇幻故事,渴望自由一直都是人類的最原始本能,然而倖存的人類不得不被困在牆內,整部《進擊的巨人》可以說就是一部人類追尋新的「自由」的艱辛探索之路,2009年連載開啟,2013年動畫首播引發世界轟動,如今硝煙逐漸平息,熱情已然逝去,人類最終會找回曾經的自由世界麼
  • 日本動畫《進擊的巨人》將翻拍真人版(圖)
    網友製作的海報  對於動漫迷來說,今年的最熱門作品無疑是漫畫發行數超過2500萬本、今年4月推出第一季動畫的《進擊的巨人》。如今,諫山創創作的這個「二次元」世界將繼續向前「進擊」——近日,《進擊的巨人》真人版電影籌備工作正式啟動,預計明年開機,而導演人選也由之前的中島哲也更換為《傀儡之城》等話題作品的導演樋口真嗣。  雖然有粉絲對該消息歡呼雀躍,不過,鑑於之前不少知名作品經過日本製作方的「真人化」後變得「慘不忍睹」,此次的真人版《進擊的巨人》並未讓網友「喜大普奔」,甚至有人發出哀嚎:「又要毀了一部經典?
  • 《進擊的巨人》,給「本土作品」的「破局」帶來了什麼啟示?
    破壁 回過頭來看,現今無論以何種理由去解釋《進擊的巨人》所獲成功,在其所創造的銷量口碑雙奇蹟面前都顯得片面: 動畫第一季播出後,由於動畫帶動效應,2013年日本漫畫銷量年榜《進擊的巨人》直躥第二,僅次《海賊王》,同時在b站掀起了全站規模的二次創作,動畫熱度延續到了不看日本動畫的普通觀眾
  • 《進擊的巨人》即將結束,下一部漫畫大片在哪?回顧日本漫畫產業
    畫廊的牆壁上掛滿了讓-米歇爾-巴斯奇亞的畫作,牆上掛滿了暢銷漫畫《進擊的巨人》手稿的原作。 這次展覽是為了紀念這部血腥史詩的10周年,故事的背景是在一個被剝皮、血管、吃人的龐然大物統治的世界裡,這些龐然大物像森塔一樣高大,恐嚇著人類避難的城市。自《進擊的巨人》首次在《別松書院》雜誌上刊登以來的十年間,它的反面人物在日本的流行文化中留下了巨大的腳印。
  • 《進擊的巨人》第二季只有12集 日本動漫產業怎麼了
    超人氣動漫《進擊的巨人》第二季落下帷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看到第二季只有12集時都感到詫異。在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SATELIGHT擔任美術設定和機械設計的法國人託馬斯·羅曼在他的推特上做出了爆料:「那些對《進擊的巨人》第2季很關心的人們,第2季只有12集。
  • 《鬼滅之刃》引領動漫熱潮席捲全球《進擊的巨人》見證巨人結局
    日本動畫之王《鬼滅之刃》人氣席捲全球,月前推出的電影版票房順利突破275億日圓,超越《鐵達尼號》、《冰雪奇緣》等經典電影,成為日本影史票房第二名,再次證明動漫不只是年輕人的玩意,好的作品可以打破年齡隔閡、深植人心。
  • 進擊的巨人最新動態分享下一部動漫電影的光輝海報
    今年早些時候,對進擊的巨人終於放棄了期待已久的第二個賽季。我們本以為等待它的復出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開始,但粉絲們在期盼回歸衝動的心態之後又再一次期待了動畫的效果。現在,威特工作室正在準備把這個季節壓縮成一部彙編電影劇場版,而這部電影剛剛獲得了一張新製作的海報。
  • 你為什麼喜歡《進擊的巨人》?
    《進擊的巨人》第四季開播,連上了3個熱搜,第一集開播之後豆瓣更是直接飆到了9.8分,粉絲安利,大V推薦,一時間MAPPA製作公司也跟著《進擊的巨人》的熱度而被觀眾熟知,加上《咒術回戰》的熱度,MAPPA成了終極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