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和諧相處:南極長城站的企鵝與賊鷗

2020-12-17 光明網

  長城站賊鷗湖裡戲水的賊鷗(2月10日攝)。

  近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停泊在南極長城站附近海域卸貨。卸貨期間,記者在長城站採訪,看到這裡的科考隊員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長城站是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1985年2月建成,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站區裡生活著一群怡然自得的賊鷗,它們的家——賊鷗湖,與長城站科考隊員的生活區相鄰,相距不足60米遠,兩者之間是一片難得的黃綠色苔蘚地相連。

  在賊鷗湖邊及長城站附近的海邊,不時有一隻或一群企鵝光顧。它們或遊走於其間,或臥眠於一處,與科考隊員和平相處,宛如一家。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裡的企鵝(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裡的企鵝(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內,一邊是科考隊員在卸貨,一邊是賊鷗湖內的賊鷗在戲水(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賊鷗湖邊苔蘚地上的兩隻賊鷗(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裡的企鵝(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海邊的企鵝(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賊鷗湖中及岸邊的賊鷗(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賊鷗湖裡戲水的賊鷗(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裡的企鵝(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裡的企鵝(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長城站站區主體部分鳥瞰,右側路邊的小湖為賊鷗湖(無人機照片,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相關焦點

  • 與自然和諧相處 南極長城站的企鵝與賊鷗 (1/8)
    與自然和諧相處南極長城站的企鵝與賊鷗 (1/8) "← →"翻頁
  • 記者手記:南極築「城」記——在長城站讀《中國南極長城站》
    新華社「雪龍2」號2月15日電記者手記:南極築「城」記——在長城站讀《中國南極長城站》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北京時間15日零時10分,首航南極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完成長城站卸貨任務。35年前的今天,這一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順利建成。
  • 南極一小企鵝被兩賊鷗圍捕,結果很意外,竟被小企鵝成功逃跑!
    在企鵝種類中,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由於企鵝喜歡寒冷的氣候,所以在南極洲沿岸冰冷的洋裡,那兒住著最多的企鵝,同時那裡也有企鵝眾多的天敵。在南極的雪地中,攝影師Shayne就曾拍攝到:一隻小企鵝遭到天敵,兩大賊鷗的圍捕,本以為小企鵝難逃食物鏈法則,最終竟被小企鵝成功逃跑。據攝影師介紹:本來在食物鏈遇到天敵,為避免被獵食,一般都會儘快逃走,但這隻小企鵝完全相反,變得非常兇猛起來,小企鵝一對二賊鷗,氣勢完全碾壓賊鷗。
  • 從雲南到南極,不再「難及」,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近日,國家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申請指南(試行)》,開放赴南極長城站旅遊申請。擬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間的工作日,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申請。也就是說,遊客在中國的南極科考站裡感受南極美景的場景,將很快實現。
  • 唯一在南極和北極都有的鳥,最愛偷蛋搶窩,企鵝恨死它了
    它們的繁殖地北至冰島,南至南極圈內,到了冬天,它們又會飛到溫帶地區禦寒。這種活動範圍超大的鳥叫做賊鷗,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不好聽的名字,是因為它們的行為實在是太無恥了,就連給它們命名的科學家都看不下去了。
  • 企鵝的搖擺舞步是氟骨病導致的嗎?
    企鵝不僅僅是南極科考人的寵兒,對於旅遊者來說,去南極如果沒有看到企鵝,那實在等於沒有去過南極。1998年我有幸參加了中國第15次南極長城站考察,在菲爾德斯半島考察了100天,那是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通過對企鵝和企鵝糞土層的研究,我們開啟了一扇認識過去近2萬年以來企鵝生態歷史的窗戶,那裡頭有許多美麗的風景。給企鵝「看病」是我們研究工作中的一段花絮。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而企鵝也不僅僅分布於南極,如今全球企鵝共有18種,其中帝企鵝跟阿德利企鵝在南極之外,其餘16種並非南極專屬,比如王企鵝的生存區域就包括印度洋與大西洋,麥哲倫企鵝生存在熱帶南美洲區域,甚至斑嘴環企鵝生存在非洲西南海岸。
  • 不會種菜的醫生不是好科考隊員 南極長城站蔬菜長勢喜人
    而在同樣冰天雪地的南極,駐長城站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醫生胡淼還肩負著種菜的任務。「這幾天天天下,到今天平地積雪已經一米多深了,不過大棚裡的蔬菜長勢喜人。」從去年12月4日抵達南極長城站,胡淼轉眼已經駐站近9個月了。作為一名駐站醫生,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種菜。你沒看錯,南極環境嚴苛,幾乎看不到綠色,而人一天也離不開蔬菜水果。
  • 準備了半年,終於看到南極的晚霞
    最近幾年,我們走過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非洲、南美洲和南極等。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照片都是在南極拍的,當時,我們帶了兩臺佳能1DX相機,一個600定焦和五個其他焦段鏡頭。我們乘坐衝鋒艇六次登島、三次巡遊,登陸了位於南瑟特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中國長城站。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生存嗎?
    其實北極是有過企鵝的。為什麼北極沒企鵝?因為你不知道。其實在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就有很多歐洲的航海家在北極發現企鵝了。不過北極的企鵝和南極的企鵝其實根本不一樣,北極的企鵝是一種大海鳥,而南極的企鵝則是一種大海雀,它們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本質上完全不同。
  • 企鵝家族中的王者——帝企鵝
    帝企鵝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分布於南極山脈、羅斯海與羅斯冰棚的交接處。帝企鵝一般身高在90 釐米以上,最高者可達120 釐米,體重達50 千克,與其他企鵝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脖子下有一片橙黃色的羽毛,耳朵後部顏色最深,向肚子擴展逐漸變淡。
  • 南極首現20℃以上超高溫?事是真的,但沒你想像中那麼恐怖
    >突破歷史記錄很多生活在南極的動物受到極大影響企鵝數量更是銳減75%要知道現在中國多數地方氣溫都沒有回暖到20℃本該是極寒氣候的南極我們只看到一個棲息地的企鵝減少卻不知道南極有很多地方企鵝數量增多因《帝企鵝日記》走紅的帝企鵝2000年時統計約有35萬隻2012年時又發現了7個新的族群
  • 史上第一部在南極拍的電影,終於等到了
    因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在南極實景拍攝的電影。不用懷疑,除BBC的紀錄片外,以往所有和南極有關的電影,包括《南極大冒險》《南極料理人》在內,都沒有真的跑去南極實拍。無一例外的,他們都選擇相似取景或者電腦特效合成,一來安全,二來也省事兒。
  • 《南極之戀》:驚豔的不是生死之戀,而是關於南極考察的真相
    我第一次在南極洲看到海豹和企鵝,我和它們相處得很好。我第一次雪盲,第一次經歷了七級大風。不管怎樣,每天都幾乎在那裡死去。」影片拍攝結束後,考察隊離開了基地,而南極考察站的工作仍在守護基地,繼續進行科研項目。3景如意說她迷戀極光。她能體會到一百年前第一個到達南極的探險家的感受。
  • 美術教案|南極企鵝
    2、概括企鵝的造型,並運用各種剪貼形狀進行拼貼組合。 3、通過對南極的學習,建立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重難點: 初步學習色彩的搭配與調和,引導學生建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 南極的企鵝都知道,歷史上在赤道生存的企鵝呢?
    說起企鵝這個生物,它們大部分生活在寒冷的地區。大家的腦海中可能會想起他們走路一搖一擺的樣子,非常可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它們。那要問起企鵝生活在哪裡?大家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企鵝生活在南極。」很多企鵝確實都是生活在南極的附近。
  • 南極洲大融化之企鵝與海豹
    許多會飛的海鳥沿南極半島築巢或覓食。(克裡斯蒂娜·米特梅爾)一隻賊鷗在一個滿潮池裡洗澡。賊鷗捕食企鵝蛋與其雛鳥、魚和磷蝦,它們也起食腐動物(南極版的禿鷲)的作用,在因為非常寒冷而動物屍體不分解的地方負責不斷地清理。
  • 南極氣溫破歷史新高,企鵝數量暴降77%,它們快要餓死了……
    福雷斯特在南極大象島的山頂上數企鵝2020年1月31日,Stony Brook大學的研究者們在南極南設得蘭群島,進行本世紀第一次企鵝數量統計調查。調查的結果並不令人開心,南極東北部每一塊企鵝聚居地的個體數量都在急劇下降。南極東北部整個島上的多種企鵝的數量都在減少。在1971年的企鵝數量調查中,該島上的企鵝總數為122,550對,但現在這裡只剩下了52,786對。
  • 為什麼企鵝能在南極生存
    南極十分嚴寒,可是小小的企鵝卻能在南極生活得很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南極的氣溫在零下五十度左右,花草樹木都沒有辦法生長,只有企鵝能在南極很好的繁衍生息,這是是為何呢。原來呀,企鵝行動笨拙,在南極沒有天敵,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企鵝皮下脂肪很厚,同時它的羽毛也很厚實,這些都能幫助企鵝抵禦極其嚴寒的天氣。而且他的羽毛能隔水,即便企鵝在海水裡遊泳,海水也不能侵入。所以企鵝能很好的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