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追星,但我是武漢的粉絲,喜歡她,迷戀她,我願意為她去千千一百萬次,她很堅強,她讓我開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她加油是對她的最好回應,後疫情時代,我能做的可能不多,但我真心希望更多人能通過我分享的美景美食去了解甚至愛上武漢,為武漢旅遊業的復甦貢獻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
武漢旅遊資源豐富,全市有300多個名勝古蹟,作為武漢的文化名片和標誌性建築,「黃鶴樓」是武漢不可避免的名字,也是外國遊客最受歡迎的旅遊打卡場所之一,也許你會說黃鶴樓沒什麼可看的,不值得一去,我只能說是因為你不懂黃鶴樓。
我去過黃鶴樓兩次,一次是五一假期,一次是國慶節,在人山人海中參觀黃鶴樓,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旅行經歷,反而讓我更加熱愛黃鶴樓,我喜歡黃鶴樓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因為黃鶴樓歷史悠久,建於公元223年的黃鶴樓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1000多年只是短暫的時間,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千多年是那麼漫長,屢建屢毀,屢毀屢建,見證了武漢多少變遷,見證了江城多少悲歡離合,從孫權最初建造的瞭望塔到今天世界聞名的建築,黃鶴樓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建築,而是一座建築,「黃鶴樓」這個詞本身就是沉重的歷史!
二是因為黃鶴樓的詩歌文化,黃鶴樓是著名的文化建築,這座「世界第一樓」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爬上樓梯俯瞰,他們在柵欄上沉思,他們用筆寫了很多詩和歌曲,相關資料顯示,僅舊書記載就有400多首詩,。這些詩歌為黃鶴樓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其中最著名的是崔豪的《登黃鶴樓》,這首詩成為了時代的絕唱,黃鶴樓也因此而出名,如今,當我們去黃鶴樓旅遊時,不妨放慢腳步,品味詩詞對聯的內涵,體驗黃鶴樓詩歌文化的魅力。
因為黃鶴樓的風景和建築。黃鶴樓不僅有詩意,而且有美感,靠近長江,站在蛇山頂,黃鶴樓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登上黃鶴樓,武漢兩江三鎮美景盡收眼底,黃鶴樓的建築也很有特色,很有朝氣,就像武漢人的豪邁爽朗性格,很精緻,就像武漢人熱愛生活的態度,黃鶴樓仿佛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時空交匯,詩畫交融,人怎麼會不愛這麼迷人的地方呢?
第四,因為黃鶴樓的遊客,在黃鶴樓裡遇到了很多有趣的遊客,比如在黃鶴樓上拍照的超級恩愛的老夫妻,在黃鶴樓下打卡的小姐姐,在黃鶴樓裡認真聽講解的小朋友,黃鶴樓外熱情耐心的志願者,當天上午,黃鶴樓廣場擠滿了遊客,大家聚精會神地看著國慶閱兵的直播,時而熱烈鼓掌,時而大聲歡呼,甚至有人向大屏幕敬禮.從他們的言行中,我看到了他們對黃鶴樓的熱愛,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武漢,對祖國的熱愛,因為他們,黃鶴樓在我眼裡更可愛。
什麼時候可以再去黃鶴樓看看?閉上眼睛,我仿佛又看到了黃鶴樓上的自己,我眺望武漢三鎮美景,江城久違不變的清風迎面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