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斌國
1月4日,美國代理防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在3日晚些時候稱,美國在伊朗發出威脅後將原計劃從中東撤出的「尼米茲」號航母留在該地區。
「由於不久前伊朗領導人對川普總統和美國其他官員發出的威脅,我命令『尼米茲』號停止其(從該地區)的一般轉場。『尼米茲』號將留在美軍中央司令部行動區崗位上。誰也不應懷疑美利堅合眾國的決心。」
而之前,美國部署在此地的「尼米茲」航母戰鬥群在接到命令正在準備離開中東,開始休整之旅。
美聯社1日報導,五角大樓方面已決定將在中東地區部署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撤回。
與此同時,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表示,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在美國暗殺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的行動之後活躍了起來。
「一年前,極端分子的頭號敵人被膽怯地殺害了。在我們的地區大範圍地紀念他的周年死祭之時,我們要提醒唯一從中受益的人是伊斯蘭國,他們加強了活動。」
楊斌國評論:在蘇萊曼尼去世一周年之際,美國確實承受到了一定的壓力。雖然之前美國在中東基地在蘇萊曼尼被刺殺之後遭受到伊朗的飛彈襲擊,並且在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在一年時間裡不斷襲擊美軍有關的目標和美國大使館,但是認為德黑蘭政治和軍事高層並不打算在蘇萊曼尼被殺一事上輕易罷手。
而眾多的觀察家們也在媒體上發表各自的看法,這種陰謀論是相對的。以色列希望通過美國的手來發動一場針對伊朗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而伊朗要謀劃針對美國在中東的某個基地來一場火力洗禮。更為重要的是,伊朗會在伊拉克尋求趕走美軍的行動;對於美國發動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理由就更為充分了。由於川普敗選,在最後時刻可能發動一場戰爭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而川普政府一直有針對伊朗的軍事襲擊計劃。
希望美國參與甚至直接發動對伊朗來一場軍事行動的國家當然還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為代表的海灣國家。很早以前就流傳這樣一句話,「沙特和以色列希望在中東流盡美軍最後一滴血」。
錯綜複雜的中東關係並不僅包括這些,伊朗就一定非得跟美國是死敵嗎?就蘇萊曼尼本人而言,之所以出名被稱之為中東「諜王」,但是他最為輝煌的戰績卻是為美國徵戰。可能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一點。
當2011年在敘利亞爆發新一輪、為阻斷伊朗所謂「什葉派之弧」行動而爆發推翻敘利亞阿薩德行動時,敘利亞的鄰國伊拉克卻爆發了一場舉世震驚的事件。有原薩達姆軍事力量為主幹的遜尼派勢力迅速組建了一支武裝力量,由巴格達迪領導。其血腥手段和擴張速度超過了以恐怖著稱的「基地」組織。
此時的伊拉克美軍,因為歐巴馬政府為了承諾在當選時給選民許下的諾言,撤出了大部分美軍,尤其是大部分地面部隊。面對來勢洶洶的IS武裝,美軍幾乎是無兵可用。美軍武裝起來的伊拉克幾十萬軍隊幾乎在瞬間被IS武裝打的丟盔卸甲。
在美國的協調下,號稱能徵善戰的伊拉克庫德人與伊拉克軍隊進行了聯合作戰來應對IS武裝,即便加上世界最先進空軍美軍的支援依然都溼了伊拉克最主要的四座主要城市。
此時,擺在美國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在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下,要麼美國再次大規模向伊拉克增兵,要麼與伊朗合作。
蘇萊曼尼作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海外秘密部隊「聖城軍」司令,臨危受命組建了一支軍事顧問以及伊朗軍隊在伊拉克作戰。最終超過10萬人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在很短時間內就具備了作戰能力,並且在「聖城軍」軍官指揮下開始對IS武裝進行反攻。此時的伊朗在於美國關係破裂乃至敵對之後、最為「親密」的一次合作,在這次軍事合作中,美國空軍無線電中呼叫的地面指揮官變成了伊朗「聖城軍」軍官。
伊拉克這一次的反擊IS行動是成功的,「聖城軍」向美軍證明了自己地面戰能力。很快IS武裝節節敗退,最終聯軍收復丟失的四座城市。此戰也最終在某種程度上促使美國與伊朗在伊核問題上達成一致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蘇萊曼尼也因此戰而聞名,讓西方軍事和情報界大跌眼鏡。此次戰爭證明了伊朗的軍事實力頗為兇悍,因此有軍事專家認為,中東自埃及軍隊沒落之後,新的四強沙特,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軍隊相比較,最為強悍的陸軍是伊朗。
然而,世事難料,美國隨著總統換屆,中東政策的持續性再次受到顛覆性破壞。蘇萊曼尼成為美國中東最終政策改變的最大犧牲者。
然而,根據美國情報機構跟蹤分析認為,IS武裝一直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性。但克制IS武裝的這隻「中東之虎」卻在一年前被昔日盟友殺死。
核子獵潛艇評論,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