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從誕生到現在,一直未曾消亡,說的是文明方面的事情,其實中國從古至近代的人口經濟組織力政治科技,乃至於最外表的一個指標,軍事,也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我毫不懷疑,如果把戰國時期的趙國放到歐洲,估計就沒羅馬,法蘭克什麼事情啦,歐洲共同體會在兩千多年前實現,一東一西會出現兩個比較接近的政治體,而這一切的最主要保障,就是軍事手段。
蠻夷畏威而不畏德,世界的人民包括中國人民也許不知道那幾個大的學者,那幾個大的文學家,但是一定會對本國的軍事戰爭英雄如數家珍,因為他們代表了這個民族的力量和勇氣,而在這個本質上依然是叢林社會的世界來講,力量和軍事就是你生存的最重要保障,失去了國家和個人的安全,你所謂的個性,自由民主,文化和理想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愛英雄,敬仰英雄就成了世界各國統一的政治正確。
而中國有個很有意思的傳統,就是喜歡把很多軍事英雄給封神啦,遠的如姜太公,中間的關二爺,古典時代的有嶽王爺,他們有個統一的共同點,就都是作為軍事英雄存在的,而中國人最喜歡談論歷史軍事和政治,一說起來,中國人也會說過我們祖上也闊過,當年中國人都打到歐洲去啦,要不是皇帝死得早,現在歐洲人都說漢語啦,很多人聽了估計是輕蔑一笑,覺得在吹牛,其實這句話,還是有一定根據的。
這個我們就要提到中國歷史上戰績最輝煌的軍隊,蒙古鐵騎啦,這支軍隊也可以講是世界歷史中戰績最為彪炳的軍隊,蒙古騎兵的機動性舉世無雙,一邊作戰一邊行軍,每天能推進80公裡;一隻典型的蒙古軍隊裡重騎兵大約佔40%,輕騎兵60%。重騎兵主要用於突擊,有必要也近身搏鬥。13世紀上半葉,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已經優於歐洲,卓越指揮下的騎兵戰術更超出歐洲人的想像。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
蒙古騎兵發動了世界歷史上距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擴張戰爭,通過三次西徵,蒙古軍隊徵服了華北,華南,東北,西北,西藏,中亞,西亞,東歐等廣闊的土地,據統計,蒙古帝國面積最大的時候佔據的國土面積有3400萬平方公裡,可謂是前無古人,後啟來者。蒙古帝國可謂是完全憑藉蒙古騎兵傑出的戰鬥力和舉世無雙的戰術戰略水平打下了這麼大的一片土地,雖然方法殘酷但卻是被證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待敵人,兇狠不留後路,這樣就杜絕了敵人在大部隊走後實行遊擊戰和襲擾戰術,而且會起到十分有效的恐嚇驚嚇作用。
蒙古騎兵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對外戰績最輝煌的軍隊,蒙古的西徵也是將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傳播到了被宗教蒙昧禁錮的歐洲,火藥打破了中世紀的騎士基層,造紙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文化,科舉給了歐洲選拔人才的最優方法,儒家交給了人們正確的思想處人處事方法,所以,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大破壞大屠殺的同時也醞釀著大創造和大變革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