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205字,閱讀約3分鐘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鐵骨王朝,即使在國內四分五裂,也從未向外界屈服。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王朝更替,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一直到清朝覆滅,除去元朝和清朝,不算漢人統治的天下,其餘的朝代,哪幾個朝代對外態度比較強硬,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盤點幾個號稱中國"鐵血"的朝代,即便是國內四分五裂,對外也絕不手軟。
0101、秦帝國
我相信毫無疑問,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豐功偉績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的肯定。此外,秦始皇在對待非漢民族時,一直秉承非我族類,雖遠必誅的風格。
秦朝可以說是對待北方少數民族,下的功夫最大的朝代,秦始皇為了驅逐匈奴,不僅派了自己的心腹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駐守邊疆,並且下令要蒙恬,匈奴一日不除,他就別想再回家了,即使到了楚漢爭霸時期,這支軍隊依然堅守邊疆。
此外,為了防禦匈奴,秦始皇做了很多工作,勞民傷財,修築長城,以防禦匈奴,而且為了防止突發事件,秦始皇還修建了一條軍用公路"秦直道",方便從秦國首都可以直接出兵援助。也因為秦始皇的措施,在秦朝末年,天下大戰,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那些北方少數民族並沒有入侵中原。
第二,西漢武帝時期。
西漢初期,劉邦雖然是開國皇帝,但對外國人的態度比較柔和。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勾結匈奴攻打太原。劉邦親自坐鎮指揮,率領32萬大軍前去鎮壓,最後的結果是匈奴打得丟盔卸甲,最後被圍困平城白登山,差點丟了性命。從此,西漢王朝有了緩和少數民族矛盾的新政和新政。
第三,隋朝。
楊堅建立隋朝以來,結束了300年的戰亂紛爭,再次統一了中國。歷史功績不遜於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壯舉。但悲劇的是,隋朝和秦朝一樣,只傳了兩代就迅速滅亡了。
在歷史上,隋朝的外交態度也很強硬,楊堅以武力徵服天下,令四海臣服。周邊很多小國都依附於隋朝,即使到了像隋煬帝楊廣這樣昏庸的君主主持天下,他對外的態度依然十分強硬,不惜勞民傷財,三徵高句麗,只可惜傷害最大的是老百姓,最終走上了前幾個朝代很快就土崩瓦解的老路。
第四,明朝。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明朝對外態度一直很強硬,明朝開國以來的16位皇帝,其中有一些比較昏庸,但從未出現過和親、割地、賠款、進貢等現象。每一代帝王都秉承著"君死國亡,天子守社稷",鐵一般的誓言。
明英宗時期,皇帝在塞外被俘,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沒有妥協,直接換了一個皇帝,也沒有妥協,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甚至到了崇禎皇帝,面對明朝即將覆滅,他選擇了自殺,而不是忍辱偷生,向敵人投降。遺憾的是,一個朝代的腐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明朝也和其他朝代一樣,在最後時刻,讓世界人民失去了信心,最終走向滅亡。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