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個比關羽還「厲害」的人,可他的名字卻少有人知

2021-01-09 歷史店

樊城之戰中,關羽曾身中毒箭,華佗以「刮骨療毒」的辦法為其治傷,關公鎮定自若毫無痛苦之色,被稱為「三國第一狠人」。可是,在整部《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人要比關羽狠幾倍,由於一個原因,才導致其知名度比關羽差得太多。他究竟是誰呢?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幾乎被埋沒了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三國演義》中蜀漢大將關羽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除了他陣前斬將的英勇之外,其刮骨療毒的故事更是令人震撼。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的樊城之戰中,曾記錄了關羽刮骨療毒的整個事件過程。當時關羽派兵攻打樊城,卻因一時疏忽中了守將曹仁的暗箭,重傷之下,趕緊鳴金收兵回歸軍營。

醫官檢查傷口時,才發現關羽所中之箭帶有劇毒,神醫華佗主張用刮骨療毒的方式治療,並要求將關羽的臂膀和身體「以鐵環固之」,生怕其因疼痛而亂動,再喝下麻沸散以緩解劇痛。誰知關二爺命人端來一盤棋子,不用任何的麻醉手段邊下棋邊做手術。整個手術過程中,只有刮骨頭的「悉悉」聲,連華佗與對弈的馬良都滿頭是汗,可關羽卻鎮定自若,仿若沒事人一般。華佗直到手術完畢,才感嘆道:「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華佗行醫一輩子,什麼樣的病症沒見過?連他都如此感嘆關羽的「神勇」,可見關公被傳為武聖實屬名至實歸。

然而相比之下,關羽刮骨療毒的「狠勁」還算是有心理準備的「硬扛」,而下面的這位卻是出於本性的硬「狠」。這個人是誰?小編不說您肯定也知道了,此人正是曹魏名將夏侯惇。《三國演義》第十八回曾記載了夏侯惇的「狠」,這就是著名的橋段——拔矢啖睛。當時的夏侯惇奉曹操之命救護劉備迎擊呂布,呂布手下大將高順與夏侯惇死戰,終因不敵撥馬而逃,夏侯惇緊追不捨卻不提防敵方曹性的暗箭,只一箭正射中左眼。書中接下來的描述簡直讓人冷汗直冒,「夏侯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於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入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中面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按理來說,夏侯惇的拔矢啖睛絕對不遜於關公的刮骨療毒,要知道關羽只是胳膊中箭而非要害部位,可夏侯惇卻是眼睛中箭,屬於重傷,論及傷情,關公所中之箭雖有毒,卻遠不如夏侯惇傷情的三分之一。更何況關羽中箭之後便立馬撤退,可夏侯惇卻依然不顧傷勢,仍能陣前斬將殺敵。夏侯惇既然表現得如此英勇霸氣,將兩邊的軍士都看傻了,如此強大的氣場下趁機掩殺過去,必然會大獲全勝。可接下來作者的記載卻有些不厚道,書中原文為「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軍大敗,夏侯淵救護其兄而走」。其狼狽逃竄的樣子,被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與之前的「狠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反觀關羽,作者羅貫中又描繪出了另一番場景。書中道:「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衝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救關公歸寨,拔出臂箭」。按照正常邏輯來講,關羽作為全軍主帥,聲望達到了頂峰,突然間中箭落馬必然大挫軍心。可曹仁的趁虛而入卻並未成功,反倒是被「關平一陣殺回」,作者如此輕描淡寫之下,就把蜀軍的危機化解了。《三國演義》讀至此處,還能意識到一個問題,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夏侯惇的著名事跡也就只有一個「拔矢啖睛」,此後的夏侯惇雖然也偶爾出現過幾次,可都是一筆而過的「打醬油」角色,並沒有太多出彩兒的地方。

夏侯惇是曹操的宗室兄弟,又是為數不多從始至終跟隨曹操之人,曹操對他的信任要遠在曹仁、張遼以及徐晃之上。可為何夏侯惇偏偏就成了退居二線,變成可有可無的人物了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個點,這便是作者的「不正經」筆法。縱觀《三國演義》全書,書中所載的中心思想無一例外的都在「褒劉貶曹」,作者一直奉行著劉備為皇室宗親的正統,以匡扶天下、興復漢室的褒獎態度,將劉備刻畫成仁慈有德之人。對於曹操,作者毫不客氣的將其描寫成「世之奸雄」,把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嘴臉表露無疑。

如果說句更明白的話,就是,劉備和劉備的手下就要褒獎,而曹操和曹操的手下就要貶低。夏侯惇拔矢啖睛後的慘敗與關羽中箭落馬後的獲勝,二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顯然,這樣對比強烈的情節也是作者羅貫中的有意為之。在羅貫中的眼裡,位於曹操陣營的夏侯惇之「狠」實屬莽夫之勇,而蜀漢關羽的刮骨療毒則是「神人之態」。作者的這般偏心,也是二人中箭後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夏侯惇的「狠」比之關羽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則他所屬的陣營卻被作者有意打壓埋沒,最終造成了「狠人」夏侯惇一直「打醬油」的悲催結局。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他手下最厲害的人,不是關羽,也不是張飛,而是一個被遺忘的人
    說起三國,真的有太多說不完的話題了,畢竟這是現代人既熟悉也喜歡的一段歷史,可以說,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能夠像三國這麼一段既熟悉有喜歡的歷史,真的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定性為根本沒有。
  • 在《三國演義》中,被貶低的三個人物,而在正史裡卻是很厲害的人
    由於《三國演義》尊劉曹的正統觀念非常明顯,羅貫中老先生在把劉備、諸葛亮、關張趙馬黃等五虎將抬得高高的同時,對曹魏、孫吳陣營的許多人物都進行了貶低,這兩個陣營許多人物一出場就成了配角。今天要說說這三個人物,在演義中表現不怎麼樣,但在正史中是完全是很厲害的人。
  • 《三國演義》裡關羽有走單騎美談,但事實上關羽真的有走單騎嗎?
    關羽即寫書一封,辭謝曹操,差人至相府投遞;一面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把漢壽亭侯印懸於堂上。請二夫人上車,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刀,率領舊日跟隨人役,護送車仗出北門。曹操隨後趕至,贈送黃金一盤,關羽未收。又送錦袍一領,關羽用青龍刀尖挑之披於身上,向曹操稱謝,遂下橋往北而去。許褚說:「此人無禮太甚,何不擒之?」曹操說:「吾言既出,不可追也。」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關羽和張飛,為何對呂布截然不同?人們稱讚某個事物厲害會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也真不愧於這個稱號。此戰劉備也是了解到了呂布的恐怖實力,在以後的關係處理中也是儘量不得罪呂布,還在徐州城中與呂布結拜為兄弟,稱呼呂布為哥哥,可是張飛和關羽對待呂布的態度卻大不相同,關羽對呂布看起來很尊敬,張飛卻常罵呂布是三姓家奴,究竟是什麼原因了?
  • 人善被人欺!他才是三國中最厲害人物,諸葛亮關羽劉備都欺負他
    一提到三國演義,相信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裡諸葛亮縱橫捭闔,向劉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勾畫了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還輔助劉備奪取益州,最終建立了蜀國的一片基業。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三國中最厲害的人物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 在三國演義中他被趙雲殺死,其實正史上他比關羽張飛趙雲都厲害
    文/小冷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流傳下來的古典小說特別的多,有很多小說一直到到了今天,依然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比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說唐演義全傳》等。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以三國魏蜀吳為背景創作的,此書七分實三分虛,但是,並不妨礙人們對此書的喜愛,更有甚者,很多人將《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當做了三國的史實。曹操劉備劇照如果你將《三國志》、《三國演義》兩本書對比著看,你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
  • 三國演義:關羽斬華雄,一刀殺敵很霸氣,會用飛刀的關羽你見過嗎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將軍,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斬敵無數,很多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望風而逃,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一幕吧!老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飾演這一段的時候非常的乾脆利索,提著刀出去,很快就提著華雄的人頭進來,顯得非常的威武霸氣!而新版《三國演義》中,于榮光演繹這一幕的時候加了一些打鬥的場面,同樣非常的霸氣威武,兩版雖然劇情略有不同,但場面都是非常精彩刺激的!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並不是一味的讚揚
    很多人都認為關羽在演義中被罩上了光環,沒錯, 演義突出了他的忠義,可武力呢? 先說忠義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
  • 三國演義,戰勝關羽的為何是呂蒙?
    呂蒙同年,赤壁之戰爆發,呂蒙與甘寧、韓當、孫賁、陸遜等人組成東吳前線主力,呂蒙雖然有勇有謀,可到底是個文盲,連給孫權寫一封信都要別人替他寫,所以他還是被人瞧不起,至少魯肅就不大看得上他,孫權意識到呂蒙的潛力,就著意培養,
  •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裡的區別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正史看,裡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說裡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龐德擊退徐晃許褚夏侯淵張郃魏延,射傷關羽,他到底有多厲害?
    #三國演義中,猛將如雲,如關羽、張飛、趙雲、許褚、魏延、張郃等人。然而,卻有這麼一位將軍,擊退徐晃、許褚、夏侯淵、張郃四將,擊退魏延,射傷關羽。他就是龐德,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他是如何擊退五人,射傷一人的?
  • 三國演義:關羽秒殺顏良,老版衝入敵陣,新版氣勢走丟了多少?
    電視劇《三國演義》很多網友都看過,這部劇非常精彩,很多場面也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關羽戰鬥的場面更是霸氣,堪稱此劇的重頭戲!關羽在曹操營中的時候,正巧曹操遇到了麻煩事,敵將顏良非常厲害,殺了他手下好幾員大將,正當無奈之際,有人推舉關羽!
  • 《三國演義》中關羽形象之二
    第二,關羽和劉備並非親兄弟,卻能在遭受磨難時不背叛,做到「義重於山」。第三,它符合封建社會中不同階級「義」的理解和追求。如「華容道義釋曹操」單純地強調了關羽恩怨分明和有恩必報的性格。2006 年邱嶺的《〈三國演義〉在日本》一書介紹了關羽文化在日本的流傳情況,並提出關羽的「義」主要表現在三個特點:首先,他不僅忠於劉備,還忠於漢室,是對國家、朝廷層面的忠;其次,「兄弟之義」高於「君臣之義」,「義」高無尚;最後,恩怨分明,做事光明磊落。
  • 三國演義裡的關羽是個什麼樣的人?
    哈嘍,小夥伴們好啊,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人們熟知的武將,個個深入人心,其中,家喻戶曉的關羽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被人們當做門神,被人們稱為「武聖」「關公」,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關羽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們嗎?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們。
  •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何方神聖?為何能五百人擋住曹操?
    但是還有一支部隊,似乎被人遺忘了。這支部隊在正史當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只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偶有提起。那就是關羽組織訓練的校刀手。校刀手在演義中第一次出現,是在曹操敗走華容道這一回。此時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了此時的曹操命不該絕,不該違反天意。所以諸葛亮派關羽前去鎮守華容道,也好讓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
  • 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總戴一頂綠色的帽子?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縷標誌性的長鬚、一張大紅臉、一頂綠帽子,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不論什麼場合、什麼情況,這一頂綠帽子就像關羽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離身,這對於我們現代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那麼為何要讓關羽總是戴著綠帽子呢?
  • 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關羽和于榮光扮演的關羽,哪一個好?
    說到三國演義,就不得不說到關羽,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手持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在三國演義中,基本上遇不到對手。 在影視劇中,讓人記憶深刻的無疑是老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關羽,以至於提到關羽,腦子裡就是他的扮演的形象。
  •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筆者先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諸葛亮一生的心願是興復漢室,還舊都。隆中對是派一得力大將鎮守荊州,讓劉備從益州北伐。毋庸置疑,以關羽的才幹和對劉備的忠心,鎮守荊州是最合適的人選。
  • 《三國演義》中「武聖」關羽,除了呂布,還有哪些人能與之匹敵?
    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說,不談呂布,能打敗關羽的人其實也不少,因為在戰場上拼殺,都能激發潛能,而且武藝高超的人決鬥,又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一切皆有可能。這裡列舉幾個可能打敗關羽的三國武將吧,僅以《三國演義》的為準,跨時代的就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