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裡的區別

2020-12-06 騰訊網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正史看,裡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說裡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1)

正史裡關羽的武器並不是後世熟知的青龍偃月刀,因為青龍偃月刀是宋朝年間才出現,而且是儀仗、訓練用具。冷兵器時代,騎兵作戰使用的長兵器是矛和槊一類刺殺型武器,關羽也不例外,從《三國志》裡面關羽擊殺顏良的記載從能看出來。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三國志·關羽傳》)

從這段史料可知,關羽是用矛或槊一類的長兵器刺死顏良,然後用佩劍或腰刀把顏良首級砍下來。

(2)

演義裡關羽的成名作是溫酒斬華雄,而歷史上斬華雄的是孫權的父親孫堅,關羽千裡走單騎的事情是真的,但是沒有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欽佩關羽對劉備的赤膽忠心,成全了關羽,允許他回到劉備身邊,這段歷史裡最值得肯定的是曹操的大度。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志·關羽傳》)

(3)

《三國演義》裡關羽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在諸葛亮之下,正史上關羽才是劉備集團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號人物,關羽生前的職務是前將軍,荊州刺史,而當時諸葛亮職務是軍事中郎將,屬於顧問參謀性質,而且關羽有假節的權力,劉備集團僅此一人,通俗來說,假節就等於是皇帝欽賜尚方寶劍,擁有先斬後奏的至高權力,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執掌蜀國大權才有了此項權力。

(4)

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值在《三國演義》裡被弱化了,三英戰呂布是小說家言,是羅貫中杜撰的情節,真實歷史裡關羽和張飛的武藝很可能在呂布之上,呂布在正史裡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而關羽和張飛都曾做到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因而二人被成為萬人敵,而且後世經常用關張之勇來讚美武將英勇善戰,很少有用呂布之勇的。

文學家寫歷史很多都特別不靠譜,演義當故事看還行,要了解真實歷史,還得看正史。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關羽是怎麼斬殺顏良的?正史上的記載,比《三國演義》更加的驚人
    比如有諸葛亮和郭嘉等為代表的文將,也有以關羽和呂布等為代表的武將。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是與張飛、劉備桃園三結義,青龍偃月刀的主人,素有「美髯公」之稱得關羽。關羽被後世稱為武聖,可見關羽的武功自然已經到了無人匹敵的高度。在《三國演義》中,描繪關羽斬殺有名有姓的武將的場面共有十餘場。那麼這其中,最具有震懾力且難度最大的,可謂是「溫酒斬華雄」和「關羽斬殺袁紹大將顏良」了。
  • 在《三國演義》中,被貶低的三個人物,而在正史裡卻是很厲害的人
    由於《三國演義》尊劉曹的正統觀念非常明顯,羅貫中老先生在把劉備、諸葛亮、關張趙馬黃等五虎將抬得高高的同時,對曹魏、孫吳陣營的許多人物都進行了貶低,這兩個陣營許多人物一出場就成了配角。今天要說說這三個人物,在演義中表現不怎麼樣,但在正史中是完全是很厲害的人。
  • 《三國演義》中誰的箭法是真的?誰是正史中三國第一神射手?
    《三國演義》中有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正史中有這事嗎?《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大意是:呂布令士兵於營門中舉一隻戟,說『諸位看我射戟小支,一發中者雙方當收兵回去,不中可決鬥。』呂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都說呂布是』天威將軍『!「所以,轅門射戟正史中確有其事。呂布的箭法是真的。
  • 在三國演義中他被趙雲殺死,其實正史上他比關羽張飛趙雲都厲害
    西遊記畫像在眾多的古典小說中《三國演義》是最特殊的一部,因為唯獨《三國演義》是一部反映一個朝代歷史事件的書,《東周列國志》、《封神傳》雖然也是以朝代為藍本創作而成的,但是,這些書的質量無法與《三國演義》相比。
  • 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總戴一頂綠色的帽子?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縷標誌性的長鬚、一張大紅臉、一頂綠帽子,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不論什麼場合、什麼情況,這一頂綠帽子就像關羽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離身,這對於我們現代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那麼為何要讓關羽總是戴著綠帽子呢?
  • 正史中關羽夫人是誰?子女是哪幾位?
    但看多了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您,真的了解關羽其人嗎? 他的夫人是誰?子女又是哪幾位呢? 下面小編我,就帶您走近正史中的關羽。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正史中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正史中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導語:提及諸葛亮這個人,想必大家肯定會聯想到「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當年曹操南徵,劉備和孫權結盟抵禦曹操,但東吳缺少足夠的弓箭禦敵。還有「火燒藤甲兵」,他掌權後南蠻作亂,諸葛亮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南中問題,於是用一把火燒光了南中精銳,從此南蠻再也沒有能力反叛。但其實這些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正史上的他並沒有這麼強大的本事,我們今天一起看看正史上的臥龍先生到底如何。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他身高八尺,猶如松柏。漢代的八尺折合成現代的尺寸大概是1米84左右的身高。
  • 《三國演義》關羽斬顏良僅一刀,正史又是咋記載的?比小說更可怕
    ——《詠史下·關羽四首》陳普 關羽在歷史中的地位非常高,被稱之為武聖,乃是中國古代忠義之士的代表人物,從各地都有的關公祠就可以看出,關羽的名頭甚至比其主公劉備要大得多。 說起關羽,大家對他的印象普遍以《三國演義》為主,紅臉長髯,再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在三國時期能當他對手的寥寥無幾。
  • 關羽藐視黃忠,看不起馬超,為何也從來不跟趙雲合作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上,關羽都是一個恃才傲物的人,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於關羽的本事太強大了,如果是三國演義,關羽能排在天下武將第三名,如果是三國正史,關羽能排在天下武將第一名,這就是關羽驕傲的資本。
  • 《三國演義》掩蓋了正史,小說就是小說,與真實的三國截然不同!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的代表名著,這部小說用章回體的方式把陳壽的《三國志》改編成了一部戲劇化的小說,很多中國人都是看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才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陳壽的《三國志》。其實《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和陳壽的《三國志》是有出處的。
  • 《三國演義》與正史存在的誤差——被誤殺的猛將
    東漢末年將星璀璨,人才輩出,湧現出大量的絕世猛將,其中關羽最為神化,因忠義被民間尊為「武聖」。關羽被稱為萬人敵,曾斬殺數位名將,今天主角就死得比較冤屈了,一起來看看吧。河北軍閥袁紹手下兵精將廣,其中顏良、文丑以勇武冠絕三軍。
  • 關羽是如何斬顏良的?正史中老老實實的記載,卻比演義更加可怕!
    在關羽跟隨劉備東徵西討的過程中,可謂是打敗了不計其數的名將。但是要說關羽最為著名的戰績還是在投身曹操帳下時,斬顏良誅文丑的事跡。劉備和關羽在戰爭中被衝散後,關羽暫投到了曹操帳下。曹操對關羽極為的欣賞,食肉先盛關羽,連赤兔寶馬都毫吝嗇的賜給關羽。
  • 三國演義在正史三國的基礎之上,虛構杜撰一些內容,用其藝術的手法...
    三國演義在正史三國的基礎之上,虛構杜撰一些內容,用其藝術的手法來完成這部偉大的著作。演義中,常有「五虎將」的說法,乃關羽、張飛、馬超、趙雲與黃忠。 然而在正史中,卻並無此說法。筆者今天來談談正史中的「虎將」,其實歷史上真正的「虎將」只有這三個,不對……三個半。三個理解,那半個從何而來?別急,慢慢看文章,讀下去。 第一個成虎:許褚 虎候許褚乃曹操手下一大能人將士,是曹操的保鏢。
  • 三國演義最大的笑話,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原來只是羅貫中瞎編的!
    在演義中,先是有十八路諸侯討董、後來才有了跟著公孫瓚露臉的劉關張三人,而在正史中,討董大軍的確是有的,但參與的諸侯卻只是十三家,馬騰、公孫瓚、陶謙、孔融等均未參加,而所謂的發起者曹操就更離譜的
  •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何方神聖?為何能五百人擋住曹操?
    這支部隊在正史當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只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偶有提起。那就是關羽組織訓練的校刀手。校刀手在演義中第一次出現,是在曹操敗走華容道這一回。此時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了此時的曹操命不該絕,不該違反天意。所以諸葛亮派關羽前去鎮守華容道,也好讓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於是關羽就帶著五百校刀手,便去鎮守華容道。
  • 《三國演義》中的「第一戰神」關羽是如何「造」出來的?
    在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主角之一關羽以勇猛而著稱,在小說的描寫中,關羽一出場即溫酒斬華雄,然後又是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英勇無敵,即使是在敗走麥城被殺後,也被後世尊崇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
  •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但是這種終歸是演義,今天我們從正史中看看三國武將的排名。第一位,關羽。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呂布,到那時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並非正史,所以這個不算。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呂布斬將的記錄,只提到了「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了。而卻提到了關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白馬之戰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袁紹部將沒有一個能當的住關羽的。《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
  • 在正史中關羽和張遼誰更厲害?
    時代在高速發展了,人們的認知在多角度思維中上揚了。越來越多的當代百姓,看到了關羽之所以稱神,其中是有為封建帝王統治成分服務的因素,而現在的新社會,人們已不崇信君權、天命、龍種等理念。關羽雖然有其忠肝義膽正能量的價值觀,但被封建王權利用為人臣標杆的模範成分,也佔比不少。這點上讓關羽的形象,在當代人的新認知中有所打折。
  • 五子良將在正史和演義中死法有何不同,張郃于禁一致,徐晃最離譜
    五子良是曹操手下的五大大將之一,分別是:張遼、于禁、徐晃、張郃、樂進,因為正史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正史是指真實的歷史,三國演義只是這本小說中的描述,同樣也可以和正史一樣,同樣也可以和正史不一樣,這裡就五子良在正史和三國演義中的死亡有什麼區別做個說明。五子良在正史中地位最高的是于禁,其次是張遼,再次是張郃,再次是樂進,最後是徐晃,這是他們的地位和能力的大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