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在會上,彭華崗表示,「三穩」一是要穩經營,統籌國際國內市場,統籌產運銷儲,努力保持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穩定;二是要穩產業鏈,發揮中央企業產業龍頭牽引作用,打通供應鏈、協同上下遊,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三是要穩企業,抓好各類風險防範,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除了像「殭屍企業」處置外,努力做到出資企業不要出現倒閉和大幅度降薪、裁員,不要給社會增添不穩定因素。
這是從國家層面關於經濟運行方面的最新指示——穩經營、穩產業鏈、穩企業。然而,現實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樂觀,先來一組數據: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因遭受疫情打擊,第一季度國內就有超過46萬家企業倒閉。
眾所周知,任何人、企業都不是孤島。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開來,由此帶來的生產原料、關鍵零部件、製造能源、工業設備和終端消費品等流通的受阻乃至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其影響可謂深遠、深刻。上遊貨源受到影響,在供應鏈的傳導作用下,這種影響向下遊傳遞到物流及相關行業,部分物流企業先是面臨復工難題,復工後又面臨產能難以恢復的困境。
於此,疫情後在行業也開啟也了新一輪的去產能過程——官司纏身、清算、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如實際控制人被限制消費、被討薪追債的裹然速運:據企查查顯示,4月21日,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法院發布限令:裹然速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史大興被限制高消費。原因是:在一起勞動爭議仲裁案中,裹然速運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其實,在4月14日這一天,裹然速運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等原因成為6起案件的失信被執行人。在4月還因為買賣合同糾紛、服務合同糾紛、勞動爭議被多家企業以及員工起訴。
在3月初,修正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裹然速運後,該快運企業並沒有迎來業務上的好轉,而是不少官司開始浮出水平,如今撤股的撤股,討薪的討薪,上訴的上訴,導致該企業實際控制人史大興負面纏身。這與去年史大興在臺上宣講修正快運的夢想時的意氣風發,顯得格格不入,畢竟這過去才短短8個月。其實在疫情爆發前,這家快運企業已經被曝出江蘇公司拖欠員工三個多月工資百萬餘元,運營陷入困難之中。隨後疫情的爆發,只是加速了這家企業被淘汰的命運,也讓當初的豪言壯語成為當下「打臉的證據」。
可以說,2020快運領域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或將從單一的成本比拼,逐漸邁向組織效率等綜合維度的競爭。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大佬們絲毫不敢懈怠,通過戰略調整、成本把控來夯實地位,保障實力。可見,疫情後快運領域異常激烈的「洗牌遊戲」已經開始,誰都不想成為出局者。但稍不留神,誰都可能成為出局者,裹然速運便是如此。
再如突然宣布清算的雅瑪多(中國):4月13日,雅瑪多(中國)運輸有限公司發布《致商業夥伴關於公司清算的通知》。內容提到,由於各種原因,不得已決定於2020年4月13日開始清算,業務終止日為2020年4月30日。據雅瑪多工作人員證實,主要原因是公司效益不好,在加上疫情影響公司難以維繫,特決定在4月13日-4月30日之間進行公司清算。於此,這個在中國蟄伏17年的物流巨頭終是轟然倒下。
或許對於雅瑪多這個名字,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對其都知之甚少,但若是提及「黑貓宅急便」,上海和華東地區的消費者應該是知道的。據公開資料顯示:雅瑪多始建於1910年,是日本唯一一家已經存活超百年的物流企業。雅瑪多東亞地區總部在《關於本公司中國事業持續發展的通知》中表示,「雅瑪多(中國)運輸有限公司是本公司在東亞地區若干管轄公司之一,在上海市等區域從事快遞業務,於4月12日決定進行公司清算」。其同時強調,「從事國際貨代、物流倉儲、海外搬家等業務的雅瑪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其他管轄公司將持續在中國擴展業務」。
據業內人士分析稱,雅瑪多在中國的業務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堅守後宣告終止,與惡性產業鏈的長期影響有著必然聯繫,目前中國市場上還沒有形成為真正的冷鏈全程配送買單的市場格局,雅瑪多的結局會給中國貨物運輸和冷鏈市場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值得中國貨運行業深思。
還如當下資金懸而不決的友和道通。4月7日,友和道通集團董事長張煊楠組織召開了一場公司內部會,會議主題是「推進公司復工復產,各單位任務分派和前期準備」。據航空時評團成員航旅圈透露,友和道通旗下飛行、運控、機務、安監、運標&安保、地服、總辦、人力、財務等各部門都有代表參會。會議上透露,目前友和道通集團層面已經關閉了全一快遞,不過另一家速爾快遞在春節前平穩落地,並在節後華南區域恢復運行一個月,即將開展全國工作。同時董事長張煊楠承諾「資金到位後優先解決員工工資問題」。
但「資金到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友和道通籌劃將貨機復航,在目前整體航空貨運市場供不應求之下,還能收回一些現金流。畢竟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導致航空貨運運力的大幅下降。目前全球醫療和各種物資的需求比疫情前更加旺盛,供需不平衡之下,不少航線的價格翻倍上漲,甚至有國內外航司已經紛紛啟用了「客改貨」。友和道通有這樣的規劃顯然是在尋求自救之法。
但復航的資金依然是友和道通要面對的問題。據悉,在過去幾個月,友和道通也在積極自救,並就重組航空事宜與包括招商局,京東等多家國內外企業,地方政府接觸,有些甚至已經做了盡職調查,但至今沒有一家談定。與此同時,友和道通的相關債務官司卻連連不斷。
據企查查顯示,4月22日,友和道通涉及多起勞動爭議案件,張煊楠被限制高消費;且同日公司也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1050891元。4月21日,友和道通還被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權益數額:8700萬元人民幣,凍結股權標的企業是重慶慧林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友和道通是該企業的大股東。此外,友和道通還涉及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多起案件。4月1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凍結了友和道通權益數額2001.2143萬元人民幣,凍結股權標的企業為友和道通航空有限公司。總之,債臺高築,運營受阻,其順利復航壓力不小。畢竟資金問題一直不解決,友和道通的業務就很難順利開展。
正所謂「下雪不冷化雪冷」,疫情之後這些企業日子更加難過——缺資金、缺貨量、缺訂單、缺客戶……
其實,從以上我們不難發現,突如其來的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些企業走向衰落,其原本就早已「重病纏身」——管理不當、經營不善、創新不足、資金不雄厚等導致企業服務能力差、業務停擺、運營難以為繼,倘若不轉變思維,以資本作為強大後盾,走向沒落也是遲早的事情。
就在這些企業搖搖欲墜,備受煎熬之際,不少有商流、有資本的「外行」企業紛紛涉足物流業,巨資成立新的物流公司。
如3月底,永輝超市注資5000萬成立貴州永輝物流有限公司,布局貴州物流;4月中旬,滴滴旗下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全資成立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4月中旬,三隻松鼠於 4 月 9 日在蕪湖成立 2 家公司,分別為安徽三隻松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倉鼠物流有限公司,共耗資 9000萬元;3月中旬,星巴克宣布將斥資9億在中國投資打造一座集咖啡烘焙與智能化倉儲物流於一體的咖啡創新產業園……
也有原本就身處行業的企業為了擴充自身服務矩陣,成立新的物流企業或是發布新品牌:
如京東起網全新快遞——眾郵快遞;德邦斥資1.5億成立上海德青物流有限公司 ;申通快遞斥資千萬成立兩家物流公司;上海龍邦智聯供應鏈旗下新品牌匯森速運啟動並正式進軍市場;圓通成立孫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倉儲服務等;中通1億元成立一家供應鏈公司……
可見,物流行業從來不缺乏攪局者,就怕站在既有優勢與昔日輝煌上,不在營銷上創新,不在新業務擴圍,不在管理上與時俱進,不在新領域中探索,僅僅守著「過往獎章」過日子,最後也只能被瞬息萬變的市場,以及猝不及防或不可控環境推向深淵,再難翻身。
當下,「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日子來了,資本收緊、貨量受影響、經濟下行……這樣的大環境下,各行各業的煎熬還只是剛剛開始。物流企業們,請務必好好拾掇拾掇,努力前行,不要倒在這個春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