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開頭,福貴趕著牛,高聲而歌: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
而那牛放慢腳步時,富貴說到: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我們不知曉,這些名字背後都曾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悲劇的序幕
福貴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他是徐家的敗家子。
他好賭,把家產輸光,氣死了親爹,媳婦家珍也因此帶著女兒鳳霞離家而去。
而一年後又帶著兒子有慶歸來。
家庭的圓滿,讓富貴醒悟,他安下心來,準備腳踏實地過日子。
但命運沒有因為他的悔悟而降下仁慈
福貴被國民黨拉了壯丁,後來糊裡糊塗又成了共產黨的俘虜。
後來,從戰場存活下來的他以為能迎來新的生活。
即使母親已逝,女兒鳳霞因病變啞,但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能安穩地活下去。
他說,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而餘華用冰冷的筆,將其推下一次次的失去中去。
家珍失而復得,有慶長跑第一,鳳霞嫁給城裡人。
他們的生活有了光亮,悲哀的日子好似要結束一般。
我們這樣以為,他們也這樣以為。
但,死亡猝然而至。
因為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那個仔細照顧著自己的羊,奔跑著想成為運動員的有慶生生被人抽取過多的血死去。
福貴領回有慶的屍首,怕刺激到重病在身的家珍,只能悄悄掩埋了有慶。
而家珍早在福貴的異常中猜到一切,在其生命的盡頭,她讓富貴帶著她到墓地去。
她撲在了有慶墳上,眼淚譁譁地流。
書裡寫到:
家珍一直撲到天黑,我怕夜露傷著她,硬把她背到身後,家珍讓我再背她到村口去看看,到了村口,我的衣領都溼透了,家珍哭著說:
「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餘華將金錢、親情等等我們珍視為活著之意義的東西一一剝去,指著那鮮血淋漓的骨架,告訴我們這就是活著。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餘華提供了一個冰冷的答案,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於是,在那灰黃的土地上,福貴趕著牛,活著。
而我們,也將繼續活著,探尋屬於我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