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講求的是法治,法治自然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不理性的聲音而輕易改變自己的規章制度。這就是法治的意義,法治在於法制,而法制則是將一些規章制度既定,因此便不會輕易動搖。如果一個規章制度可以輕易動搖,任意理解的話,那麼這個社會必將亂了套。
宗教統治的世界之所以在西方啟蒙運動開始萌發的時候迅速的瓦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宗教的不確定性。你可以說你是上帝之子,我可以說我是上帝之子,他同樣可以這麼說。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估計上帝都不知道,因為沒有人見過上帝,上帝只來源於傳說而非真人。然而正因為傳說並非真人,宗教總是會帶給人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可以因人而異的解讀得到。
因此,宗教對於彰顯極端自由的人來說,是一個心靈港灣。因為他可以通過自己對於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解讀來看待這個世界。這樣所產生的價值觀則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宗教正因為這種獨一無二的性質,才會獲得一部分人的好評。然而這種性質是與現代社會崇尚的法治相背離的。
當這兩種制度發生衝突的時候,法治在宗教面前彰顯了自己摧枯拉朽的實力。從資本主義開始萌發的時候開始,宗教漸漸地變成了法治的一種工具,並不再會有機會凌駕於法律之上。
這是我們看到的現代社會的事實,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說宗教的一個分支,極端宗教主義與法治相結合的話,那麼會給這個社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影片或許最有發言權。
首先必須確認一點,這是一部讓你會產生迷惑且不解的電影。因此,不必去糾結一些事實觀點是怎麼完成的,也不必在意一些邏輯,僅僅對比這兩種概念,我們來看看極端宗教與法治相結合後,會有哪些結果。
《替天行道》還有一個名字更加貼切,那就是《上帝之手》,本片的核心故事是一個連環殺人案,兇手一直逍遙法外,然而某一天,負責這起案件的警官在深夜迎來了一個造訪的陌生人。這個陌生人坦言,連環殺人案的真兇其實就是自己的弟弟和已經死去了的爸爸。於是,警官聽這個陌生人娓娓道來。
從他的敘述中,警官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的逐漸接受,陌生人提出來要帶警官去看看犯罪現場,兩個人深夜來到了案發現場後,陌生人摘下了「面具」,原來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本片中這起案件並不複雜,然而兇手的殺人動機卻是值得回味。一個原本和睦的家庭卻因為某一天不知什麼情況的原因發生了改變。
而這個改變的原因也是非常讓人迷惑的,因為沒有人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兇手在觸摸受害者的時候,就能清楚地感知到受害者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這個原因沒有人解釋清楚,然而兇手卻看到了這一個事實,因此,兇案得以發生。
如果你僅僅當這是一部懸疑電影,那麼一開始就能準確地猜測到或者是感覺到結局大概是什麼樣。很多人都看過《一級恐懼》,因此,對於這樣的由兇手講述整個故事發生的全程的「故事」,並沒有多大的精彩亮點。
然而本片可以讓我們大範圍討論的原因卻不在於結尾處的幾處反轉,而在於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觀點。為什麼他會具有這樣的能力,為什麼他能感知這樣的事情。
當我們無法解釋這樣的事實的時候,本片就會讓人困惑了。當然,我們從爛片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這也可以被當作是一部爛片,因為故事裡面的邏輯不能自圓其說。本來就說不通的故事,如何轉嫁到犯罪行為上來淡化。沒有一個清楚的邏輯,即使是有著懸疑片的外衣,也不能讓人信服等等。
如果我們繼續討論本片的意義的話,就會陷入到死胡同。之所以很多人對宗教深信不疑,甚至最終變成極端宗教主義的一部分,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清楚的事情。因為宗教是可以進行無限制的解釋的,因此,才會被很多人加以利用。
極端信仰是宗教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隨著資本主義的萌發而漸漸的淡漠了,但並不是說它不復存在,只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極端信仰漸漸失勢。因此,在現代社會,宗教變得溫和了很多。而本片最終為我們呈現出來的那種宗教與法律相結合,最終用來破案的現狀其實僅僅是為了加深一下最後的結尾帶給人們的意義。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如果這部電影的最終兇手是那個身死的警官的話,這一切也就能理清楚了。用一種宗教的方式來誘使警官最終承認自己殺人事實。然後用這種「自己殺了自己」的方式給這個連環殺人案結尾,這不失為一種思路。當極端宗教主義與變態相結合,警察用這種方式來破案還是很有意思的。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