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幸遭遇車禍身亡,丈夫委託小舅子代理賠償事宜。賠償款拿到後,小舅子卻說:「就是把錢燒了也不能給他!」近日,運城市鹽湖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山西高院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起案例。
圖自新華網 圖文無關
老婦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今年6月,鹽湖區一位老婦遭遇車禍後不治身亡。老伴郭某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遂委託其小舅子王某代為處理事故賠償等相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王某與肇事司機達成調解協議,以代理人身份拿到賠償款共計71萬元。
得知消息後,郭某多次向王某索要賠償款,出乎意料的是,王某卻始終以各種理由拒絕歸還。郭某憤恨交加,認為王某將賠償款佔為己有,構成犯罪,便起訴到鹽湖區法院,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並返還老伴的死亡賠償金。
鹽湖區法院受理後,認為該案雖屬刑事案件,但符合最高法院鼓勵刑事自訴案件自行和解或調解的規定。經研究並徵得當事人同意,決定由訴調中心嘗試採取訴前調解方式進行解決。
調解過程一波三折
案件被分至鹽湖區法院特邀調解員李獻有、王引弟、田應傑及史雲英手上後,四人即刻著手調查案情,不久便找到了雙方的分歧所在。
被告人王某與死者是親姐弟,死者生前的一些債務均由王某代為償還。喪葬事宜及相關費用,也是由王某一手操辦並墊付。王某認為,這些費用理應拿賠償金折抵。郭某則以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身份主張權利。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鑑於自訴人郭某年過七旬,行動不便,四位調解員專程前往郭某家裡了解案情,並給郭某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郭某非常感動。但談及車禍後王某的所作所為時,態度堅決,語氣強硬,調解員無功而返。
回到法院後,調解員又馬不停蹄地約見了被告人王某,王某也認為自己付出太多,不但出力,還搭賠了不少錢財。聲稱就是把錢燒了也不能給郭某。雙方的不敬不讓,讓調解員很是棘手,調解工作一時陷入了困境。
他們決定調整化解思路,採取迂迴戰術攻堅。一方面,做工作讓被告人王某的孩子參與進來。同時,調解員又兩次到郭某家。通過郭某女兒進行溝通,以事實勸解,用親情感化。郭某的態度有所緩和,將標準降到39萬元,王某也從當初僅同意歸還25萬元提高到33萬元。雙方之間態度的緩和,給調解工作帶來轉機。
最終,通過調解員不厭其煩的勸導和不懈努力,雙方都做出了讓步。
最終以王某支付郭某36.5萬元達成和解協議。被告人王某當場履行了協議,將款項轉至自訴人帳戶,一起劍拔弩張的刑事自訴案件圓滿結束。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衛豔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閆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