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委員會公布25部獲獎作品和5名獲獎譯者,廣西3部作品獲獎。這是2004年以來,該獎項自第八屆大幅壓縮評獎獎項和數量後,廣西首次有三部作品同時獲獎,實現了重大突破。
廣西獲獎的3部作品分別是:
長篇小說《駐村筆記》(作者:紅日 瑤族),中短篇小說集《人間消息》(作者:李約熱 壯族),散文集《被風吹過的村莊》(作者:莫景春 毛南族)。
這3部作品,有對廣西少數民族齊心協力奔小康精神風貌的描繪,有對八桂大地決戰脫貧攻堅感人至深故事的敘述,有對現實生活、時代變革的深刻反映,充分體現了近年來廣西少數民族文學主旋律高昂、題材風格多樣的喜人局面,反映了當下廣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緊跟時代的良好創作態勢。
3部獲獎作品
獲獎作家表示,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作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助推「文學桂軍」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為人民創作,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投入到廣西各族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火熱實踐中,以更多優秀作品回應偉大時代。
聽聽獲獎作家怎麼說
潘紅日
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河池市文聯主席潘紅日:
「自治區黨委政府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多年來對廣西文藝創作特別是對文學創作的重視和支持,這是我個人創作進步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的作家只有沉到第一線去,才能夠寫出反映時代心聲的精品力作。」
李約熱
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廣西文學》副主編李約熱:
「這對廣西的文學創作是一個很大的激勵,要以獲獎為契機,繼續認真地寫作,就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以人民為中心,書寫人民的喜怒哀樂,為提升「文學桂軍」的影響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莫景春
河池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河池高級中學教研處副主任莫景春:
「能夠把這個重大的獎項頒給我,可以說是對我們人口較少民族文學的一個重大的推動,記錄生活、反映生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深入生活、紮根群眾,努力地去創作我們的作品。」
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文學獎,於1981年設立,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和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並稱中國文學「四大獎」。本屆駿馬獎共有376件作品和19名譯者參評,其中,廣西有32件作品和1名譯者參評。最終評出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各5部作品和5位譯者獲獎。
歷屆「駿馬獎」廣西作家獲獎作品
目 錄(部分)
第一屆(1981年)
1.韋其麟(壯族,籍貫南寧市),長詩/《鳳凰歌》;
2.包玉堂(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短詩/《春色滿壯鄉》。
第二屆(1981—1984)
1.韋一凡(壯族,籍貫南寧市上林縣),短篇小說一等獎/《姆姥韋黃氏》;
2.包玉堂(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短詩一等獎/《紅水河畔三月三》。
第三屆(1985—1987)
1.韋其麟(壯族,籍貫南寧市),散文集/《童心集》;
2.岑隆業(壯族,籍貫百色市西林縣),中短篇小說新人獎/《日出處,月落處》
3.包曉泉(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散文·特別獎/《夢眼歸魂》
4.譚亞洲(毛南族,籍貫河池市環江縣),短篇小說·特別獎/《狩獵毛南山》
第四屆(1988—1990)
1.韋一凡(壯族,籍貫南寧市上林縣),中短篇小說集/《被出賣的活觀音》;
2.黃佩華(壯族,籍貫百色市西林縣),中短篇小說集/《南方女族》;
3.包玉堂(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詩歌集/《紅水河畔三月三》
4.馮藝(壯族,籍貫南寧市天等縣),詩歌集/《朱紅色的沉思》
5.凌渡(凌永慶,壯族,籍貫崇左市扶綏縣),散文報告文學集/《南方的風》
第五屆(1991—1993)
1.潘琦(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散文集/《琴心集》
2.黃堃(壯族,籍貫南寧市武鳴縣),散文集/《遠離天堂》
第六屆(1994—1997)
1.包曉泉(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散文集/《青色風鈴》
2.藍懷昌(瑤族,籍貫河池市都安縣),散文集/《珍藏的符號》
3.黃偉林(壯族,籍貫河池市都安縣),理論集/《轉型的解讀》
第七屆(1998—2001)
1.鬼子(廖潤柏,仫佬族,籍貫河池市羅城縣),中短篇小說集/《被雨淋溼的河》
2.黃佩華(壯族,籍貫百色市西林縣),中短篇小說集/《遠風俗》
3.岑隆業(壯族,籍貫百色市西林縣)、韋一凡(壯族,籍貫南寧市上林縣),報告文學/《百色大地宣言》
第八屆(2002—2004)
馮藝(壯族,籍貫南寧市天等縣),散文集/《桂海蒼茫》
第九屆(2005—2008)
蒙飛(壯族,籍貫南寧市馬山縣)、黃新榮(壯族,籍貫南寧市武鳴縣),壯文長篇小說/《節日》
第十屆(2009—2012)
鍾日勝(壯族,籍貫南寧市),報告文學/《非洲小城的中國醫生》
第十一屆(2013—2015)
陶麗群(壯族,籍貫百色市田陽縣),中短篇小說集/《母親的島》
第十二屆(2016—2019)
1.紅日(潘紅日,瑤族,籍貫河池市都安縣),長篇小說/《駐村筆記》
2.李約熱(吳小剛,壯族,籍貫河池市都安縣),中短篇小說集/《人間消息》
3.莫景春(毛南族,籍貫河池市環江縣),散文集/《被風吹過的村莊》
來源:廣西衛視廣西新聞 老鳥傳媒
記者:廣西臺 周藤靜 宋永傑 童鵬程
河池臺 李文健
原標題:《祝賀!廣西3部作品獲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