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極喜時莫與人物,極怒時莫與人書。當你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想別人輕易地許下承若,許諾完可又做不到。當你特別生氣的時候,不要去針對誰說一些過激的話,潑出去的水可是收不回來的。請你謹記!
極喜時莫與人物,極怒時莫與人書。
極悲時莫與人言,極樂時莫與人享。
人和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兩個人安靜地坐著也不會覺得尷尬,這才是朋友。沒有必要見了面就找各種各樣的話題,來顯得我們之間很友好,很親密,我們不需要那麼熱熱鬧鬧的關係,我們需要的是,安安靜靜的真誠的踏實的,相互理解的這種關係。
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語言。你要小心你的語言,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行動。你要小心你的行動,因為它會變成你的習慣。你要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會成為你的命運。
林肯說:只要有可能就對人謙讓一點,與其跟一隻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讓狗先走一步,你即使把這隻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記住這四個字少發火。
第一是靜:少說話多傾聽。
第二是忍:面對不公平,不要到處宣洩。
第三是讓:大事不能退,但是小事儘量聽取別人的意見。
第四是淡:一切都看淡,凡事氣不著你。
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不然到最後做不成別人,也找不回自己。
解釋你的憤怒不要表達出來,這樣你就會立刻打開了解決問題方式的大門。
一般人覺得,別人生氣時就會下意識認為那個人非常可怕,其實並不是。情緒越失控的人,內心越有可能伴隨著脆弱、無助,他們是感覺外界有傷害了,於是只能豎起防禦的刺,心理學一個重要的原則:每個人為自己產生的情緒,感受負責。當你知道有些情景下的憤怒,是伴隨著受傷的,這絕非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拯救、負責誰的情緒,而是下次在經歷親人生氣、與人爭執、自己生氣時,我們可以專注在憤怒背後的受傷感,內心一定是感覺缺失了什麼,或者認為被冒犯了什麼,這種察覺,可以幫助你找到憤怒的源頭,讓氣氛緩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