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戰結束之後,如何妥善處理美蘇對峙時期遺留下來的龐大核武器庫存,成為了後冷戰時代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畢竟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曾經一度讓全球人類籠罩在核戰爭陰影之下。
不過,隨著《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等一系列核軍控框架的達成,美俄兩國核武器庫存數量正以緩慢速度下降,保證人類免受核戰爭威脅的同時,維護了全球穩定。可自從川普上臺之後,美國就開始頻繁「退群」,甚至連核軍控協議都成為了操縱對象,意圖用我國作為擋箭牌,拒不兌現縮減核武庫規模的承諾。
為此,美國竭盡全力的炒作「我國核武器數量」有關話題,在各個場合宣揚所謂「中國核武器不透明」,同時還有相當多的智庫和所謂「獨立機構」出具各種報告,不斷臆測中國核武庫規模,並且揚言沒有核軍控限制的中國核力量是「世界和平的威脅」,。
美國當地時間14日,美國一家名為《原子科學家公報》就發表了一份評估報告,稱中國核彈頭數量至少有350枚,其中有272枚處於戰備狀態,證明美軍此前的預估有誤,因為這一數字已超出所謂預估。
可事實上,且不說我們的核武庫數據一直都是最高機密,外界根本無從得知,現有的數據都只不過是西方媒體和智庫妄加揣測的結果。單單說,美國自己的核武庫規模就已達到了驚世駭俗的程度,接近7000枚核彈頭至今還分布在美國本土,及其部分盟國的海外基地中。
不僅如此,美國還在積極推動本國戰術核武器合法使用的進程,先是從法理層面上降低了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限制,隨後又對外發出軍事威脅,不允許效仿美國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做法,否則就會被視為對美國宣戰,解決事後遭對等打擊報復的可能性。
逐步解禁使用戰術核武器的美國,轉過身又開始以「世界秩序維護者」自居,不斷在國際場合上炒作核軍控議題,要求我國也必須坐在談判桌上,和美俄兩國一起削減戰略武器以及核庫存。
對於美方的這種無知、無理、無恥的「三無言論」,我們自然是予以堅決拒絕,很明顯中國核武數量與美俄完全沒有可比性,如何能夠一起削減核彈頭數量?美國之所以如此的處心積慮,根本上就是為了給自己實現「核鬆綁」。
近些年,中俄在戰略武器和新型高超音速武器上,追趕上甚至超過了美國,這讓其感到擔憂,為了挽回劣勢,美國一方面加大力度對高超音速武器和戰略武器進行研發升級;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核鬆綁來平衡軍事壓力,保證美國的強大威懾力。
美國想用核武器來為自己增添安全感和威懾力,實現對「假想敵或戰略競爭對手」的絕對軍事優勢,但這種行為的代價卻是將全球再次拖入到核陰影之中,無疑顯得太過於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