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一直很關注我國的核彈數量,而美國一段時間以來更是希望將中國拉入美俄之間的核軍控談判,對此我國態度明確地表示拒絕。美國一心想將中國拉入核談判有一個目的就在於要「摸底」中國核武狀況,不過這一意圖很容易被識破。
中國核彈擁有打擊太平洋對岸的能力嗎?
不過國際核武研究機構對各國掌握的核彈頭數量都有一個大致的預估。日前俄羅斯《側面》周刊就以「美國拿什麼應對中國軍力增強」為題發布了一篇文章,內容指出,在中國現有的核武庫中,有140枚核彈頭能打到美國。
文章內容稱,中國在常規軍力上的發展迅速,已經穩穩躋身全球前三。若過去中國主要關心保護本國領土,那麼在現在和未來,中國軍隊將具備越來越強大的對外投射能力,這一點尤其讓美國感到擔憂。
美國人眼下最大的擔心是中國在南海有爭議水域鞏固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但核戰略方面的擔憂也在隨之增強。在未來10年,中國戰略核力量的發展可能改變格局。中國的核武庫中擁有320枚已部署和尚未部署的核彈頭,256件已部署和未部署的核載具,而能夠打到美國的核彈頭約140枚。
美強化海軍提升,旨在應對「中國崛起」
在技術迭代方面,分導核彈頭技術大幅增加了戰略核力量的威懾能力,不過這方面各國都在進步,最終依舊會形成互相牽制互相威懾的局面。而為了應對中國核戰略力量的發展,美國過去一段時間致力於擴大自身的核武優勢,同時大力發展飛彈防禦系統。
但非核武器的發展也很重要,美國開始在高超音速領域發力、增加潛艇數量來對抗中國戰略核潛艇部隊。在原先計劃每年增加1-2艘「維吉尼亞」級多功能潛艇的基礎上,每年增加的數量被提升至3艘。
防禦系統方面,矛和盾的競爭中矛依舊佔據上風,但美國的宙斯盾、薩德等依舊是防禦中程飛彈的重要手段。在關島以及太平洋島嶼上,宙斯盾和薩德的部署計劃正在加速進行。
在核問題上新一任的美國政府態度尚不明了,不過中國已經證明了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核反擊,對此美國下一任領導人不論在核武問題上是何種立場,都可能迫於對中國發展的忌憚而強化核武優勢以及提升非核武器的研發,競爭無處不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