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視頻,一位老人,走著走著撲通一聲摔倒在地,老人幾次努力要站起來,起不來。一位熱心人走上前問情況,老人說,把我扶起來,這位熱心人,沒有扶他,只是拿過他的手機,找熟悉人電話幫他聯繫人,此時一個人路過可能熟悉這位摔倒老人,問候老人摔倒情況後,同樣是拿起手機給他女兒電話,讓他女兒來到現場帶他父親回家,至始至終沒有人把老人從地上扶起來,看到這裡,我不免有點心酸。
我們國家目前即將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很多70年代的人響應國家只生一個好的政策,大多數是獨生子,很多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顧,因為他們都處於中年期,忙於自己的家庭,像這樣的事有可能隨時發生,面對這樣的情況,具有著5千年傳統文化薰陶的中國人,他們懂得要怎麼做,但是,卻不敢做,為什麼會這樣呢?
曾經在網上報導過,一位年輕人,因為救起一位老人,讓老人得到及時的治療,可是,好心人卻被誣陷為肇事者,要求賠醫療費,讓熱心人在獻出愛心時,內心卻涼了,這位老人怎麼啦?人們又怎麼啦?自己我們在網上看到的老人各種碰瓷現象,老人們,你們怎麼啦?
《弟子規》裡說: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意思是說,我們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然而,我們按照老祖宗的教訓去做卻要遭到誣陷,問題出在哪裡?
我認為,有的老人年輕時就有著某種惡習,好逸惡勞,年紀大了,利用人們善心,對老人愛護的美德,縷縷得逞,因此,形成惡習,影響極壞破壞良好的社會風氣,對於這種老人不要因為年紀大而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懲,以正風氣,讓良好的風氣得以弘揚。
作為我們,對於老人摔倒現象,我們還是要用正義之心,去把他們扶起來,畢竟正義的,有良心的好人還是多。
在這裡,我還是強調,要從教育入手,從青少年起開始進行傳統教育,讓他們從小樹立良好的道德觀,社會上要多宣傳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讓助人為樂成為社會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