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沒講到的故事,是比電影更壯烈的中國

2020-12-22 騰訊網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到我的微笑--魯迅

近日,《八佰》熱映,票房一周破15億,專業預測最終票房逼近27億。

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討論。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改編,講述了抗日時期的淞滬會戰的一段悲壯往事。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電影中每一位戰士,都讓人熱淚盈眶,但你可知道,現實中的「八百壯士」更為震撼。

那段塵封的歷史,是比電影更壯烈的中國。

但重溫歷史,不應只為一時的感動。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也許能更清醒地認識現在。

《八佰》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10年準備,4年製作,3次撤檔。

推遲了400多天,終於在8月21日上映。

10 years of preparation, 4 years of production, 3 times of delay. It was postponed for more than 400 days and finally released on August 21.

光點映票房就2億多,創中國影史紀錄;正式上映僅4天,票房已經突破10億。

毋庸質疑,《八佰》已然扛起中國電影行業重啟的救市大旗,為疫情後中國點映的全面復甦殺出了一條「血路」。

電影上映後,引發觀眾熱議,褒貶不一。

導演管虎說他走訪過17座城市,採訪過很多17--29的年輕人,90%都不知道四行倉庫,甚至不了解淞滬戰役,忘卻歷史是很可怕的事情,而電影可以幫助大家回望。

Director Guan Hu said that he had visited 17 cities and interviewed many young people from 17 to 29. 90% of them did not know the Sihang Warehouse or even the Battle of Shanghai. It is a terrible thing to forget the history, but the film can help you look back.

這段歷史不該被遺忘,這段國恥需要銘記!這部電影值得觀看!

This part of history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this part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needs to be remembered! This movie is worth watching!

為什麼在上海?

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的故事。

為什麼是在上海?

其實,在上海進行會戰,是蔣介石的打算。

1937年8月,平津剛剛失守。在華北,中日雙方重兵相對,戰爭一觸即發。當時,中國國力太弱,想獨自打敗日軍,根本不可能。

於是,老蔣就想到了「以夷制夷」的戰略:藉助英美的勢力壓制日本。

▲ 蔣介石(左)羅斯福(中)邱吉爾(右)

歐美列強的利益點根本不在華北,那裡鬧得再大,也不會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而「上海是一個國際市場,在上海打仗,容易引起國際注意」(蔣介石語)。

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橋機場事件」中,兩軍發生小衝突。老蔣要藉此強硬起來。他能強硬的原因還有一點,當時日軍在上海僅有海軍陸戰隊三千人。

▲ 駐守上海華界的日本海軍陸戰隊

8月13日,第九集團軍87、88師(電影中的那個營就屬88師)擔任主攻。

這兩個師號稱當時的「精銳之師」,德國軍事顧問親自訓練,清一色德制武器,戰鬥力很強。

老蔣自信能勝利,在日記寫道:「惟望神聖佑我中華,使我滬戰能急勝也」。

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

其中「中國之領土主權,橫受日本侵略,國聯盟約、九國公約、非戰公約,已為日本破壞無餘」一句,英美自然也聽出弦外之音,想必他們定能夠幫忙主張正義。

但是,蔣想錯了。日軍也正在找機會呢,一看,這正是絕佳戰機,也向上海增兵。

雙方不斷增兵,淞滬會戰越打越大。8月下旬,日軍海陸空增援到了。戰爭變得空前慘烈。在日本戰列艦長門號、陸奧號的炮火下,江畔成了中國軍人的巨大熔爐。

淞滬會戰時上海四行倉庫的 「八百壯士」,是管虎最初從當過八路軍的父親那裡聽聞。十年裡,他都渴望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Guan first heard the story about 800 heroes' defense of the Sihang Warehouse in Shanghai from his father, a former soldier with the Eighth Route Army. Over a decade, he has been trying to bring the legend to the big screen.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為掩護中國主力部隊西撤,時任第八十八師第524團副團長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官兵420餘人留守閘北。為迷惑敵人,對外稱八百人,也因此被後世敬為「八百壯士」。

Near the end of the Battle of Shanghai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Xie Jinyuan — deputy chief of the 524th Regiment, 88th Division of the Chinese army — was entrusted with the mission to lead more than 420 soldiers to stay in Zhabei district, in order to cover the major forces' retreat to the west. To mislead the Japanese enemy, Xie claimed he had 800 soldiers, thus makingThe Eight Hundreda respectable title kept for over eight decades to mark the war heroes.

如果翻開地圖,重溫這段歷史,或許會明白,為什麼管虎會對這個題材如此痴迷。這場保衛戰,因其地點和時機的特殊性,有著天然的戲劇張力。

A six-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the Sihang Warehouse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Suzhou River. Across the Suzhou River stretches the Xizang Road bridge, once called "Garbage Bridg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idge, or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Suzhou River, were foreign concessions that remained neutral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protected many Shanghai civilians.

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樓。橫跨於蘇州河之上的是西藏路橋,曾叫「垃圾橋」。橋的另一端,即蘇州河南岸是公共租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因此也成了上海平民潮水般湧入的避難區。

當謝晉元率領的孤軍進駐四行倉庫後,透過那遍布彈痕的倉庫窗戶,能看到河對案的燈火輝煌,一種強烈的對比感油然而生。

正如電影裡所說: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Just as it is said by a character in the movie,one side is the heaven and the other side is the hell.

「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八佰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1937年,淞滬會戰進入尾聲,兩個多月的抗爭,國軍節節敗退,戰局急轉直下,上級命令主力軍全線撤退,獨留一支孤軍死守上海,想通過戰士們的犧牲來換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第88師262旅第524團第一營的戰士們,連夜進入四行倉庫這個「孤島」,堅守四天四夜。

為威懾敵軍,謝晉元對外謊稱有八百名戰士,故號稱「八百壯士」,於是就有了後來傳頌的八百壯士英雄事跡。(實際總共就425人)

八百壯士撤離出倉庫,電影落下了帷幕。但後續的故事,則更加悲壯。

因為怕炮火引爆租界的煤氣罐,英國出來「調停」,要求停火。雖然壯士們都寫好了遺書,決心赴死,但最後在英國的要求下,撤到租界。

第二天,當戰士們被送出租界,大街上全是激動的市民,熱烈歡迎著他們。但車上的戰士,滿臉茫然,不知道為什麼離開陣地,也不知道將來的命運如何。

不地道的英國人,怕得罪日軍,繳了戰士們的槍,把他們送到了膠州路兵營,即「孤軍營」。接下來,戰士們在孤軍營被「軟禁」了起來,但也不忘操練,每天升旗。

團附謝晉元是最後一個撤離四行倉庫的,經此一役,被奉為抗戰英雄。但在1941年4月,卻被汪偽政府收買的4個部下敗類殺害。

不久以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與英美翻臉,接管孤軍營。剩下的333名戰士被日軍發往全國各地.

負氣撤退的八百壯士,大多結局悲慘,有的病死在營中,有的被日軍流放到南洋做了勞工,能夠活下來的,少之又少.

直到今天,四行倉庫的遺址還屹立在蘇州河岸,牆面上密密麻麻的彈痕依然清晰可見,這些屹立不倒的現實,共同書寫著一段屈辱的歷史和熱血的傳奇。

突然想到網上流行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相關焦點

  • 談電影《八佰》說桂林八佰壯士
    隨著影院的恢復開放,電影《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全國上映。這部電影原計劃去年7月上映,由於種種原因,上映時間一推再推,然而這次定檔,不管是預告片、海報還是主創人員的採訪,都透露著「震撼」,再加上管虎導演對歷史題材的把控和渲染,讓《八佰》在上映之前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最期待看到的電影之一。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歐豪、李晨、杜淳等主演。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電影《八佰》的上映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在2019年6月15日作為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官方宣稱由於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將全國公映時間放到了2019年的7月5日。但是《八佰》又一次放了觀眾鴿子,宣布公映時間待定。為什麼會出現多次「跳票」,這其中應該和電影本身的內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桂林也有「八佰」勇士!76年前全部壯烈犧牲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莫過於管虎導演拍攝的抗日電影《八佰》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八佰》最直擊心靈的不是抗戰的激烈畫面,而是一群普通人,他們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去喚醒全民抗戰的意識。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八佰》海報《八佰》沒過多久,《金剛川》便攜洶湧勢頭而來。如果《集結號》是第一人稱敘事,《八佰》是第三人稱敘事,那麼《金剛川》對於國產戰爭類型的拓展,顯然更進一步。多視角和多重構架之下,《金剛川》的立體感比《八佰》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相較於《八佰》,《金剛川》的聚焦更接近普通人的心理期許。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八佰》電影致敬2020.9.2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
    2020年9月2日舉國同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作為中國人我們值得驕傲,深切緬懷那些革命先烈,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一、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
  • 電影《八佰》雲首映
    在首次觀影后,歐豪表示:「頭一回看自己演的電影看哭了。謝謝,值得!」魏晨也特別感謝導演:「很多次做夢還在拍《八佰》,謝謝虎哥,很開心跟《八佰》的團隊一起做了這樣一個夢。」而許多年輕演員也在現場表示:「致敬英雄,希望永遠和平!」身為演員兼總製片人的梁靜評價導演「還是用他擅長的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故事,體現在絕境裡的一種生存方式」,並分享了一路百感交集的拍攝歷程。
  •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電影八佰歷史原型介紹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八佰》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 電影《八佰》盪氣迴腸,使人潸然淚下,但與真實歷史有多少出入?
    經不住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一家三口全體出動到影院現場觀看了抗戰劇《八佰》。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在4天內抵禦了日軍的進攻,順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戰振奮了因前不久淞滬會戰失利而下降到極點的中國軍民的士氣。當電影結尾謝晉元團長身中兩彈,中國士兵衝橋遭到日軍屠殺損失慘重而電影戛然而止時,兒子問我英雄們最後的結局時,忍不住還要吐槽幾句。
  • 中國電影《八佰》在英國上映
    中新社倫敦9月17日電 (高天胤)中國電影《八佰》當地時間16日在英國上映,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部在英國上映的中國國產大片。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中國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戰役。為了掩護五十萬中國軍隊西撤,一支隊伍奉命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對抗數萬日軍,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為壯聲勢,這支四百餘人的孤軍對外稱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電影《八佰》大火,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因此迎來參觀客流高峰。但「蘇州河」邊的實景地其實在蘇州湖邊的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鍾升 攝該片由中國導演管虎執導,張譯、姜武、杜淳等演員參演。
  • 電影《八佰》全方位解析
    01劇情介紹電影《八佰》發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抱著必死的信念,拼死守護位於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抵擋住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其他國民革命軍撤退。這場戰役被距離幾十米外的蘇州河南岸中外各國民眾親眼目睹,都為他們為國捐軀、奮勇抗敵的精神所感染,一時名震天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也為後人傳頌。
  • 電影《八佰》介紹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1]。
  • 抗日戰爭電影《八佰》點映開啟 口碑和熱度持續走高
    電影《八佰》將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目前已開啟點映。作為電影行業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巨製,《八佰》目前點映反響熱烈,口碑不俗,獲得了淘票票平臺開分9.4,貓眼平臺開分9.4,豆瓣平臺開分8.3的好成績。8月17日,在成都舉行的媒體看片會上,記者提前感受了這一部讓人「好哭」又「熱血」的大片。
  • 八佰電影中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背後的真實故事感人
    八佰電影中人物結局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電影《八佰》老算盤最後也沒覺醒,這個角色存在到底有何意義呢?
    導語:電影《八佰》老算盤最後也沒覺醒,這個角色存在到底有何意義?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張譯等主演的電影《八佰》正在上映,票房很不錯,已經挺進了內地影史第12名,成績十分亮眼。電影《八佰》中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實際上是四百多,為了壯大聲勢,對外宣稱是八百人)無論是壯烈犧牲的還是後來不得已撤退的都可歌可泣,他們之間有正規的德械師,也有被激發出愛國情覺醒抗戰的雜牌軍,雖然出身不同,但他們都成為了真英雄。
  • 《戰狼2》對比《八佰》,電影也要「生而逢時」
    由於疫情的原因,網友們大半年都沒能進電影院觀看電影,也沒什麼大製作上映。好在同胞們和國家的努力下疫情得以控制,各大影院也在七月下旬開始營業。電影院雖然開門了,但是上映的電影要麼是一些經典老作品,要麼就是名不見經傳的網絡電影。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16億票房IMAX電影《八佰》開創了中國特色的電影大片新的敘事形式
    作為復工後首部國產電影大片《八佰》以上映8天創造16億票房而火了,正所謂人紅是非多,於是總有人喜歡把《八佰》拿去國外的《拯救大兵瑞恩》之類的戰爭片比較。同時連帶評論中國電影如何如何,在那說三道四,看似很專業似的,實則是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