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老算盤最後也沒覺醒,這個角色存在到底有何意義呢?

2020-12-16 萌羊駝娛樂

導語:電影《八佰》老算盤最後也沒覺醒,這個角色存在到底有何意義?

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張譯等主演的電影《八佰》正在上映,票房很不錯,已經挺進了內地影史第12名,成績十分亮眼。

電影《八佰》中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實際上是四百多,為了壯大聲勢,對外宣稱是八百人)無論是壯烈犧牲的還是後來不得已撤退的都可歌可泣,他們之間有正規的德械師,也有被激發出愛國情覺醒抗戰的雜牌軍,雖然出身不同,但他們都成為了真英雄。

在他們當中,卻夾雜著老算盤(張譯飾演)這個角色,他開始時就自私自利愛算計,最後還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偷了記者的衣服逃跑了,在一堆英雄裡出現了這個「狗熊」,這個角色存在有何意義呢?

我覺得原因有三個:

第一、增加真實感

雖然不願,但不得不承認現實中老算盤(張譯飾演)這種油鹽不進,再受偉大思想的薰陶,再被愛國情感染都依然自私地維護自己利益的人是客觀存在的,在眾多英雄之間設定這麼個徹頭徹尾自私的人,增加了真實感,讓人感覺那不是高上大的宣傳片,而是真實的社會,讓人更加感同身受。

第二、反襯

這個角色的存在反襯了八百壯士的愛國情的可敬可佩。

第三、引人反思

如果電影《八佰》中全部是英雄,那大概率只會看得觀眾熱血沸騰,但老算盤(張譯)這個角色的存在讓人看到了人的自私怯懦,可以引發大家反思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毛病,如果自己處在那樣的環境中會如何選擇。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覺得電影《八佰》中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增加了真實感,反襯得英雄更加高大,也引發了大家的思考,你覺得這個角色有什麼意義呢?

相關焦點

  • 《八佰》中的人物原型有哪些? 誰是電影的主角?
    《八佰》中的人物原型有哪些?《八佰》中,老算盤最後怎逃回租界的?這令很多觀眾好奇。老算盤一直想要逃走,但電影並沒有交代他逃跑的過程,最後他是直接出現在了租界,難道這部分內容被剪了嗎?老算盤如果逃,只能是過河,但是對面是有英軍把守,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
  • 《八佰》的刪減片段,老鐵出手揍老算盤,羊拐給了老算盤一把刀
    如果你看過《八佰》的話,你就知道這部電影為了上映,是被刪減了不少片段的,上一次,我們聊過老葫蘆和端午等人的刪減內容,這部,今天,我們再次來聊聊另外一個刪減片段,這個刪減片段是老算盤的鏡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刪減片段到底講了什麼吧!
  • 《八佰》中最慫的一個角色,老算盤到底有什麼作用?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電影《八佰》中最讓人迷惑的一個角色。「八百壯士中為何會出現老算盤這樣一個逃兵呢?」很多網友對於《八佰》這部電影的評價是「虎頭蛇尾」,甚至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拍攝的並不符合歷史,無論這部電影是好是壞,管虎導演都成功利用他向所有人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了那些守衛四行倉庫的英雄們。
  • 《八佰》:意義,感性,銀幕內外的觀看疊加
    那麼《八佰》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它的新意和藝術性,又體現在哪裡呢?「廢柴聯盟」模式:不預設動機,只尋找意義所謂「師出有名」,戰爭題材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要為戰爭定性,通過為戰爭定性,來為人物建立行為動機。說白了,角色投入戰爭之前,總該讓他們、也讓觀眾知道,到底為什麼要去作戰。
  • 管虎電影《八佰》:虎頭蛇尾,細數那些敗筆之處
    對管虎導演的作品印象深刻的要屬老炮兒,再早就是電視劇《黑洞》了,因為《黑洞》,對這個導演的印象是不錯的。 也是在最近連續拍攝《八佰》《金剛川》之後,這位導演開始被網友拿放大鏡來審視,比如背著手鞠躬、帶著us 的帽子接受採訪等等。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有點了解了,我這裡稍微說一下: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全面爆發。這也是全面抗戰後,中國軍隊和日軍進行的一次大型會戰。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20餘人的孤軍死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頑強對抗日軍。蘇州河南岸租界內的數萬名市民目睹了整個鏖戰過程,各國媒體也競相報導。這樣才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 《八佰》:「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電影打上結束字樣後,全場包括我在內沒有一個觀眾起身。嗯,說的就是它——《八佰》《八佰》的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抵禦敵軍四天四夜。這是一場血戰。《八佰》為什麼是八「佰」,而不是八百?因為八百其實不是真的「八百」:真正守衛在四行倉庫裡的不過420餘人,八百這個數字是團長謝晉元為壯聲勢,說給記者聽的。更因為《八佰》講的就是這個人字旁,講的就是人。
  • 和7大影帝飆戲,「八佰」裡的這個小生,他憑什麼?
    雖然是群像,但每一個角色都立得住,有成長,有蛻變。 這樣的角色,放在以往的電影裡,是要被徹底踩在腳底下的。 不是最後逃跑時被敵人一槍打死,就是靈光一閃為主角犧牲。 但在《八佰》的鏡頭裡,卻給了這個角色足夠的理解和支撐。
  • 《八佰》:群像電影中的動物意象
    用電影鏡頭處理這段故事,對於主創團隊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管虎在採訪中說,《八佰》在他心中已構思十年之久,但立項四五次都停了,因為內心沒想清楚該從什麼視角切入。有一天,他忽然明白:一支孤城中殘留的部隊,一群臨時加入的新兵,別的部隊都後撤,他們頂了上去,上戰場是因為命令,堅守下來則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的血性和責任,這就是故事中人的核心。
  • 戰爭與個體——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的是史稱「八佰戰士」的中國國民黨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勇敢,有時是在牽扯到自己利益以及傷害到對自己重要的人的時候而逼出來的,有一句話這樣講,沒有人想當英雄,只是時勢造英雄。電影對於這個變化的鋪陳,做得十分到位,即便已遠離戰爭年代,也可以使觀眾感受到一個個面孔鮮活的存在,由此產生共鳴。
  • 《八佰》裡的男人們
    張譯:老算盤是個讓我犯難的角色我是演員張譯,電影《八佰》中的老算盤。說實話,一開始我不敢輕易接下「老算盤」這個角色。我本人和這個角色的差距太大,我實在想像不出老算盤的內心畫像以及外部形象。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更不符合大家慣常認知範圍內的「戰士」的固有形象。進組拍了幾場戲之後,我逐漸找到了這個人物的內心邏輯。我比較擔心的是把這個角色演得讓人反感,因為老算盤是一個精於算計的利己主義者。但是說到底,一個人害怕戰爭有錯嗎?一個人想保住自己的性命有錯嗎?
  • 電影《八佰》中捨身送電話線的上海灘古惑仔刀子,算是英雄嗎?
    電影《八佰》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這部歷史戰爭片的背景是歷史上著名的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保衛四行倉庫的故事。導演管虎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很多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和命運。電影中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和姜文飾演的老鐵都是這樣的反面人物。演軍人出身的張譯,第一次接到管虎這個角色的通知時,他是極力反對的。他認為這樣一個反面人物不適合去演。管虎因為這個角色跟張譯商量了一年左右,最終張譯才勉強接下這個角色。確實是這樣,誰願意在一部英雄電影中去演一個膽小怯弱的膽小鬼呢?
  • 電影《八佰》我們不應該在燈亮著的情況下離開
    根據淞滬的後期戰鬥,《八佰》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88師團中國團的加強營,他被稱為800人,有400人,他一直堅守在上海蘇州河畔的倉庫裡,創造了一場罕見的圍剿戰,孤軍奮戰了四天四夜來阻擊日軍。那麼,《八佰》哭泣的人的魅力是什麼呢?
  • 電影《八佰》含淚看完,影片裡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昨天上午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管虎導演力作,眾多明星加盟。作為疫情解封後第一場電影,宣傳力度很大,好評如潮。人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也很高。看完後感覺實至名歸。這部電影據說取材自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役,也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為了掩護五十萬國軍西撤,一支隊伍奉命死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他們與日軍血戰4天四夜,中外為之震動。
  • 《八佰》在撤回與剪刀手的暴擊下還好嗎?
    電影《八佰》再次衝上熱搜!內心OS「我真的太難了」這部電影可謂是一波三折,此前該電影還曾因為技術原因取消上影節開幕放映。去年6月25日,《八佰》取消原定7月5日公映的安排。觀眾直呼可惜!前期投入也是相當之大,公開資料顯示該片投資額高達5.5億元,可謂這部電影的票房關乎於華誼兄弟的安危。終於在今年確定了時間,萬眾一片歡呼,但是被剪掉多少又無從而知,到底是什麼讓這部劇散發這麼大的魅力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八佰》!導演管虎執導,是《老炮兒》後的又一力作!
  • 6天破13億票房的電影《八佰》,是否真的值得一看?
    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作為疫情解除警報後的第一部電影,自正式上映以來,票房連破紀錄。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票房節節攀升,但口碑卻不斷下滑,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批《八佰》的被罵漢奸,誇《八佰》的被罵走狗。
  • 豆瓣評分8.0,電影《八佰》: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
    那些此前在進電影院前,還在執著於電影《八佰》剪掉了的13分鐘劇情到底在哪裡、又將如何影響電影走向的人,似乎在此刻,也忘了去回味哪個時間線索點上有什麼樣的情節上的疏漏。《八佰》故事的基本素材,來自於真實歷史事件,部分人物也是有歷史原型的。整部電影看下來,觀眾似乎沒有糾結於電影到底是誰演的,甚至於在看完之後回憶那些角色時才發現,這些面目模糊的明星面孔裡,有黃曉明、鄭愷、歐豪和杜淳。回想得更仔細的,還會看到劉曉慶、姚晨、唐藝昕的身影。
  • 全校大會上校長借用電影《八佰》向教師分享3句話,很有教育意義
    這個暑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電影院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八佰》,我第一次戴著口罩走進影院,觀影過程中不時聽到觀眾啜泣的聲音,我坐在第一排,回望漆黑的影院,看到了很多人目光中的點點淚光,晶瑩而熱烈。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 《八佰》的動靜與黑白
    《八佰》於今年8月中下旬這個時間窗口與觀眾見面,在客觀上呈現出一種滿足各方面預期的「合適感」。過去的這段時間,中國電影因為疫情而進入了長達半年多的「休眠期」,影院開門,電影行業早日回到發展的上升軌道是包括電影從業者和觀眾在內的人群的共同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