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職太太到底做錯了什麼?得不到回報的付出,依然不被理解

2020-12-24 朵媽陪娃

「當時那麼困難,我們花了那麼大力氣把你送進大學,最後你去當全職太太?我不要你的捐款,你給我滾出去!」這個戴著眼鏡,有些蒼老憔悴的女性在鏡頭前斬釘截鐵地說著。

有人說她話語刻薄,將全職媽媽對家庭和孩子的付出貶低得一文不值,是社會對年輕母親刻板印象的加深。也有人說她言之有理,是將普遍情境下女性做全職主婦的巨大風險擺上檯面,對那些還存在幻想的媽媽們當頭棒喝。

被中宣部頒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校長,並非要針對甚至侮辱那些選擇全職帶娃的女性。作為在一個貧困縣用幾十年努力建起一所免費公立女高中、送無數貧困女孩進入大學學習,張桂梅校長是真的對每一個學生都傾注心血的。

所以旁觀者都懂,她的這番痛心疾首的責罵,並不是為了羞辱曾經的學生,而是真的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作為一個媽媽,即使並非全職在家,但是也能體會每一個全職媽媽對孩子乃至對家庭付出的巨大心血。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學習,家庭的柴米油鹽,甚至可以說,一個家之所以能正常運轉,媽媽才是那個「掌舵手」。

然而同時,我又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媽媽對孩子的付出、對家庭的付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

張校長深知自己的學生從原生經濟條件上並沒有任何優勢,辛苦地拼出讀書升學的上升通道,才是更安全也更正確的道路。因為如果這些從深山中好不容易靠自己拼出來的女孩一招回歸家庭,將未來生活寄託到另一個人的良心上,一旦出現變故,她們是真的毫無退路的。

在這樣的起始條件下,一旦她們成為了一個媽媽,似乎一種天然的,專門針對媽媽這個群體的「懲罰」就這麼突然降臨了。

就像一個詛咒一樣,作為女性,一旦你成為了媽媽,這種「母職懲罰」就將不期而至,改變、甚至摧毀你的生活。

「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對它的寬泛理解可以是:在一個家庭做出育兒選擇的時候,往往被犧牲的是母親——或是暫停工作甚至放棄工作,成為經濟上更為依附的全職媽媽;又或是在保留職場的情況下,以放棄晉升或獲得更好薪資條件的職位來平衡育兒家務與職場關係的犧牲。

母職懲罰對全職媽媽來說,有時候是毀滅性的打擊。一方面,女性因為約定俗成的原因,會將更多的精力與心血投入育兒與家務勞動中,但法律上卻並不直接承認這種勞動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整個大環境對媽媽們是一種近乎苛責態度:明明是因為公共場所的母嬰輔助設施缺乏、社會公益化的託育機構匱乏導致帶娃媽媽的窘境,卻反而指責媽媽沒有教好「熊孩子」。

而更嚴重的是,法律上對全職媽媽的保護幾乎少到可憐,如果遇到婚姻變故,她們甚至可能因為沒有直接收入而被剝奪對孩子的撫養權。寫公眾號的這幾年,我時常在後臺收到寶媽們關於育兒和生活的各種傾訴。

其中有一個媽媽的留言,讓我一直耿耿於懷:

從懷孕6個月開始全職在家,現在娃兩歲多,正在辦理離婚爭取娃的撫養權。扯皮的事太多,懶得去想,唯一難受的是,當初如果堅持一下沒放棄工作,現在會不會沒這麼艱難?不過也只能是想想,如果上著班,說不定又會錯過娃的成長。有時候真覺得當女人好難,當媽媽更難。

雖然沒有明說,但不難猜出,這個媽媽很可能因為全職帶娃沒有固定工作,而失去孩子的撫養權。

一個為了不錯過孩子成長,為孩子提供更多陪伴的媽媽,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結果當面臨變故時,她卻可能因為當初這個陪伴孩子的決定而失去孩子。

大概沒有比這更可怕的「懲罰」了吧?

大家還記得去年郭德綱的「高徒」曹雲金與演員妻子唐菀離婚的事件嗎?

演藝生涯順風順水的唐菀,為了孩子與家庭,息影一年半多,甚至還與經紀公司反目,未來復出渺茫。而就是這樣對自身職業生涯獻祭式的犧牲,最終得到的是前夫離婚公關稿上一句近乎冷漠的:

因為二人結婚以來,一直都是男方在養家,女方無收入。一句話,否定了作為媽媽的唐菀對家庭和孩子的所有付出,讓她變成了輿論場中,被人「圈養」的金絲雀。

我遇到過很多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堅持到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便無論如何也要重新出來工作,不管薪資多少:

「小心翼翼問另一個人要家用的感覺真的太糟了,明明花銷都是為了孩子和家庭開支,卻像是我討來的。」

因為缺乏法律與道德環境的雙重保障,讓全職媽媽不僅成為一項高付出高風險的「職業」,更是擁有其他職業沒有的隱性「懲罰」。

在這樣母職懲罰的陰影下,每一個全職媽媽都像是踩在刀尖上起舞,希冀著不好的情況不要到來,或者至少晚點到來。這大概也就是一輩子為了給女孩爭取受到更高教育機會的張桂梅校長,會這樣痛心呵斥曾經的學生選擇這條路的原因吧。

所以受到這種「詛咒」的只有全職媽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努力掙扎在職場和家庭間的職場媽媽,其受到的「懲罰」程度並不會少一分。母職懲罰對職場媽媽的傷害,更像一種鈍刀子磨肉,日積月累,傷可見骨。

美國社會學評論研究顯示:相比起沒有孩子的女性,每多一個小孩會讓媽媽的工資減少5%。

對於生完孩子的女性來說,職場的競爭力似乎天然就將變弱,這種競爭力的改變,明確地影響了她們的工作收入。

潛在的社會規則下,默認照料孩子的問題是媽媽的責任——而爸爸在這其中,只是偶爾提供「幫助」的輔助角色。

於是能夠看到,職場媽媽們,在每個家長會、幼兒園/學校活動日都需要請假前往,當幫忙帶娃的老人不便時,甚至還需要重拾接送的責任。

可能會有人問,這個時候,爸爸去哪兒了?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很大程度上,爸爸們在社會既定育兒氛圍中,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放在幫忙者的立場上。

「我幫忙那就值得大誇特誇,我不幫忙那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我要負責賺錢養家嘛。」

我曾看過網上一個媽媽的吐槽,說到自己孩子突然生病,而自己的部門在趕項目進度,按理必須要加班。

她想讓孩子爸爸先帶孩子去排隊就診,自己加班結束後再趕去,但丈夫也遇上臨時加班需求,沒法抽身。

在這樣的情況下,丈夫理所當然地要求她請假去送孩子,而理由是,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潛臺詞不言而喻。媽媽的職場需求,是「次位」的,是被默認可以為孩子、為家庭作出退讓甚至犧牲的。落到具體的事情上,則是越來越少的加班、出差任務,越來越多因為孩子而不得不請的事假。

《2019職場媽媽生存現狀調查報告》中明確指出:

65%的職場媽媽認為自己有潛在抑鬱傾向;

90%的職場媽媽認為沒有小孩目前事業發展會更好;

85%的職場媽媽對小孩感到愧疚;

34%的職場媽媽會考慮要二胎,在擔任管理崗位的職場媽媽中,這個比例下降到了15%。

資本與人力市場的反饋是最直接也最殘酷的,職場媽媽們,在長久的掙扎中,慢慢只能往工作時間更靈活的崗位流動。

這樣的職位,往往也意味著更少的薪酬與更低的「職業天花板」。

「我為孩子放棄了我的職業追求,而我還需要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這是值得的,因為我不能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埋怨孩子的出生耽誤了自己。」

成為媽媽,是大自然賦予每個女人的天賦與禮物;但有時候,它也是一種對女人的「詛咒」。

我常常看到一種言論,指責不該將這些關於母職的負面情緒與不夠美好的現實展示給公眾,而這正是問題所在——

當一種隱性的、對一個巨大群體有無差別負面傷害的事物就在那兒,掩耳盜鈴式地假裝看不見它,只會讓問題加劇。

傷害越來越重,割裂越來越深,母職懲罰成為了大家心照不宣卻諱莫如深的問題,逃避只會讓人本能地趨利避害。

「當我無法改變因為生養孩子而自身遭到懲罰的既定結果,那麼我只能選擇不去成為母親。」

若要避免一語成讖的未來,需要整個社會環境,文化語境和家庭分工的共同努力。

你是否覺得自己曾經或正在遭受「母職懲罰」?點個讚,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留言告訴我關於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全職太太到底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丈夫卻說妻子變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兩個原本相愛的人走到了這一步?黃女士是一個全職太太,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多年的全職太太生活,讓黃女士對李先生失望至極。黃女士表示,自己的生活已經完全被孩子和家務佔據了,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疲於應付,沒有傾訴的地方,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 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星座,終究還是錯付了!
    感情有些星座就是這樣,自己默默的付出了很多,卻始終得不到對方的回應,終究還是錯付了!射手座然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另一半對自己不再熱情的時候,就會心生疑慮,另一半不再向自己說明,他在外面幹了什麼,蠻不講理就會成為他們手中的劍,讓自己很受傷,他們不理解,為什麼自己一心一意的付出
  • 《三十而已》:都是全職太太,羅子君到底比顧佳差在哪裡?
    02顧佳是全職太太,可又跟一般的全職太太不一樣。對於顧佳來說運營好這個家便是她每天的工作。她讓我想起另外一位全職太太,《我的前半生》裡邊的羅子君。先不說後期的羅子君如何在賀涵的幫助下逆襲,就對比下做全職太太時期的羅子君和顧佳,顧佳真的是好太多了。
  • 安家:全職太太遭婚姻突變,面對老公背叛,闞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最初闞太太,還是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離婚,畢竟與丈夫有是個孩子,這離婚的代價太大了,於是她選擇對老公冷淡,不理不睬來思考這段婚姻。對於一個全職太太,她並沒有做錯什麼,她為了和諧的婚姻,甘願退出職場,做老公的後盾和支柱,可是當自己一心一意為這個家付出,把自己熬成一個黃臉婆的時候,老公卻出軌了。
  • 全職太太是「寄生蟲」?當夫妻不被看成一個整體,才是婚姻的悲哀
    昨晚,我和朋友也就「全職太太」這個話題爭論了一個多小時,我朋友說,全職太太在他眼裡跟「寄生蟲」沒啥區別,就是自己不賺錢靠丈夫養著的,即便她確實在家做家務帶孩子,對丈夫有所幫助,也沒創造社會價值。 張桂梅老師的話,我是可以理解的。可我那位朋友的話,我無法理解。
  • 愛上這些星座女,總是很累,一味付出,總是得不到回報
    可是很多人也會感嘆,在這個世界上唯獨有一件事情是最不講究公平的,那就是感情。在感情當中,往往是誰愛得多一些,誰就會付出得多一些,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他們都是那樣的心甘情願。但總是有這麼一部分女生,男生愛上了她們之後,通常都是得不到任何的回報的。這段感情會讓男生感覺到很累,一路走下來,自己的努力卻也沒有任何的效果。
  • 三十而已:看了日本全職太太的生活,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獨立?
    三十而已:看了日本全職太太的生活,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獨立?最近,國產劇《三十而已》大火了,不管在哪裡,都能夠看到它說引發的話題,討論範圍之廣,參與度之深,都是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有一個熱度很高的話題就是「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對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三十而已》之後,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隔壁日本全職太太的生活,也許,對這個話題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為什麼張桂梅不讓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女人靠自己才能擁有美好...
    知識改變的不僅僅是女性的命運,更是一個女性的人生 如果你知道張校長為女高所有的付出,你就會理解張校長為何反對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 她之所以會有這麼大反應,是因為女生當了全職太太。「你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你看男的在外面找小三的多少啊...你當了全職太太,整個把你控制在那個水準上了。」
  • 「高知女性」不能做全職太太?戳破婚姻裡的偏見,也許我們都錯了
    你呲著牙努力的向人展示你過的真的很幸福,然而在別人眼裡依然覺得這是強顏歡笑,於是你得到的同情和憐憫就更多了一層。 前不久,女高校長張桂梅拒絕了一位學生的捐款,再次將「全職太太」推上風口浪尖,她的字字句句猶如萬箭穿心,剎那間掀起了所有女性的隱藏在心底的焦慮。
  • 留學後做全職太太,虧了麼
    家境一般、為了留學付出很多金錢精力代價的女生,我覺得可能還是要多考慮到回報父母、經濟獨立的問題,如果說她們因為做全職太太而放棄了學歷優勢,對她個人和她們的家庭來說確實是一種浪費。
  • 付出一定有回報嗎?3個方法助你認清為什麼「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有時候我們應該積極地看待,我們能做點什麼本身就極具意義,儘量把自己該做的做好,然後順其自然地看待回報,也許得到的會更多。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要明白想得到任何成功都要先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不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就意味著一敗塗地。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是成功人士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養,做好失敗的打算,贏起來反而更輕鬆。
  • 全職太太心酸:我壓根當不了羅子君
    這是兩個杭城全職太太聊自己的全職生活,一個70後一個80後,一個在追劇《我的前半生》,一個從來沒看過。現實中的全職太太生活到底是怎麼樣呢?出生於1973年的陳君原本與老公一起創業,負責公司財務,2005年二胎女兒出生後,就在家做全職了。  「你說我這麼多年,究竟是做了什麼呀,為了孩子回到家庭做全職,到頭來一個孩子的叛逆期,就讓我覺得自己真是失敗。」車裡雖開著空調,但氣氛還是悶的。  「我這樣的哪叫全職太太,說得好聽點是全職媽媽,說得難聽點就是個全職保姆,除了賺錢,家裡大大小小裡裡外外的事都得我來做吧。
  • 大山裡的女校長張桂梅又上熱搜了:「滾出去,全職太太不配捐款」
    最近大山裡的女校長張桂梅因為「全職太太」的言論又上了熱搜。 在談論張桂梅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人間不真實」! 01 臺灣第一名媛孫芸芸的十年「全職太太」之路 孫芸芸不真實在哪裡?
  • 一個人無論想獲得什麼回報,都必須先學會付出
    一個人無論想獲得什麼回報,都必須先學會付出。你想摘到樹上的果實,就必須學會給樹澆水、施肥;你想得到他人的幫助,就必須學會先幫助別人;你想收穫愛心,就必須學會先奉獻自己的愛心。你如果想在職場上獲得自己所期許的成就,就必須學會先付出心血,淚水也好,汗水也罷。這個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 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
    要堅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不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只願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願每個認真努力的現在,會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未來。把頭髮梳起來,成績提上去,體重減下來,把圈子變小,把語言變得乾淨,把故事嚮往心裡放一放,把自己變得優秀,現在沒有的,將來都會有的,加油。你要相信你現在的努力和付出,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得到回報。
  • 「伸手要錢、毫無價值的全職太太,理應被嫌棄,」「是麼?」
    隨著電視劇《三十而已》,童瑤扮演的顧佳也隨之接連上了熱搜,一個獨立思想、為丈夫謀策略、為保護孩子而英勇的全職太太形象出現在熒幕之前,給人的耳目一新、為全職太太發出了最強大的聲音!我們身為女性、身為妻子、身為媽媽,就算沒有站在職場錢、沒有獲得表面的經濟收入,這個家也是無法缺少我的,我的存在是被看到、被重視的!
  • 為啥國內全職太太遠少於日本?看完兩方男性思想差異,瞬間扎心了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日本男性對於太太的家務工作和育兒,往往會給予充分的配合和尊重,能夠體諒太太在生活中的付出和辛苦,而對比之下,部分中國男人就會對全職太太的付出感到理所當然,這讓很多中國全職太太們感到十分的心寒與不滿。這些在家裡地位較低的中國全職太太會想著,與其伸手要錢被指責,倒不如出門工作自己掙錢養娃,手頭也會寬鬆一些,於是,中國的全職太太並不多見,大多出現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人會說,也不是中國男人都不懂得心疼和體諒家庭主婦的辛苦呀,那為啥中國的全職太太數量依舊不斷降低呢?
  • 11月下旬,皇天不負有心人,付出終得回報,生活美滿的3星座
    像這三個星座一樣,11月下旬付出終得回報,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當白羊座發現自己的努力並逐漸得到獎勵時,他們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堅定地向理想前進。幸運的是,11月下旬,白羊座有很強的競爭心,調整自己的狀態,戰勝眼前的困難,他們將大展身手,贏得最終的勝利。水瓶座不害怕孤獨,他們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迎接更好的生活,水瓶座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
  • 現代羅子君的煩惱,全職媽媽最不喜歡聽的話,有你聽了想崩潰的嗎
    一句「我養你」騙取了多少職場女性加入了全職太太的行列,可是,你知道全職太太有多難嗎,我敢說「全職太太」是所有的職業中難度最大的工作,她們所承受的精神壓力是你難以想像的。為什麼《我的前半生》這麼火,羅子君把全職太太的心理變化演絕了,我反覆看了好幾輪,眼睛都哭花了。
  • 「當個全職太太,還整天喊苦喊累的」「沒有我你能撐起一個家嗎」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要麼是遇人不淑,要麼就是把婚姻當成人生任務,結了婚卻沒有認真經營,再加上彼此間知根知底,也就沒有了一開始的新鮮感和熱情,相處時沒有了包容和理解,把對方的付出看成了理所應當,彼此間就會產生隔閡,當失望逐漸累積,臨近爆發點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婚姻即將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