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燒香拜佛許願時,一定不忽略這三點,因果不虛,善惡終有報

2020-12-14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教,在我國從古至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傳承,每逢不同的節日、每逢不同佛菩薩的誕辰,信眾們去往不同寺廟燒香拜佛早已成為了一種習俗文化。

人們通常通常在燒香拜佛時,也會虔誠地在佛菩薩面前許願,甚至搖籤,希望以此可以求福祿、求平安等等。但有人發現,自己在燒香拜佛時,許願算命卻未能如願,那麼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

02一切皆有因果

我們在佛前燒香也好、磕頭也罷,都是表象,只是一種表法,它本身並沒有什麼特俗的價值,但是若我們用心去做,受益的就是我們自己。若我們通過外在的形式,達到內心的清淨和解脫,那麼自然是有用的。

佛家常說,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而在佛性之中,最講一個「善」字,起善心,行善行,自然能擁有善果加持,善良的人往往皆能逢兇化吉,只要心存善念做善事,才有機會改命、除業、修福!

所以說,一切諸佛應向內求,人生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自己種什麼因,收什麼果,沒有誰能夠替代你,就連滿天諸佛也不能,與其許願,不如從自己此刻的一言一行開始修福培福。

03聖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

在塵世中,大多數人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求的都是一些身外之物,要麼是求名求利,要麼求福求子,要麼求健康長壽,其實這些都不是佛所推崇的。

燒香拜佛是否有用?因人而異,如果你自己不作為,總想著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甚至妄想著逃避惡果冤債,那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濟於事。

反之,縱使你不燒香、不拜佛,但是卻內心清淨善良,踏實穩重,一直努力,不用燒香求佛,人生也不會過得差到哪裡去。

04命越算越薄,福越積越多

人們在燒香拜佛的時候,常常也會求籤算命,殊不知命越算越薄,這是因為如今求籤的人,無非是算命問前程!但試想想,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時,想通過求籤來推算做這件事能否順利,如果籤文或是解籤先生對你說:你去做這件事諸事不順,也許你心裡便由此產生了消極的情緒,甚至不會去做了。

可人生本就是未知的,自己的未來就應該積極地去開拓進取,若是因為別人一句話就讓自己起心動念,心中有了放棄的念想,那不是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嗎?

這世間還有一些人,他們在燒香拜佛時常常算命,不為別的,只是想走個捷徑,但實際上很容易走了彎路,很多人土算命都想找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想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穫,而有了這種心理,不但找不到捷徑,反而只會去到更遠的彎路。

所以佛家也常說,命只會越算越薄,與其算命,不如學會積福修福,畢竟福是越積越多的,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善待家中的每一個親人;在外謙卑對人,尊重遇見的每一個人,做到心善、語善、行善,那麼何須算命,光是自己在生活中積累起來的一點一滴的福報,就足夠此生受益終身了!

05結語

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內心善良、柔和、寬厚,必長福相,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所以說,念變了,德行就變了!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不好,福氣的多寡,大部分還是取決於你自己,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願您在信仰佛教文化的同時,也能對自己更加自信一些,一定要相信「人定勝天」,自己的命運就要主宰在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佛教:拜佛許願時,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許多人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在禮佛的同時也會習慣性地在佛前許願,以祈求得佛菩薩護佑。但不可強求和迷信,信佛不是為了求保佑、求加持,而應是深信因果、不造惡業。我們拜佛,拜的是一份清淨心,心地清淨、心無掛礙,自然能夠消除諸苦、諸事吉祥。信佛,不是要你去得到更多東西,而應是失去更多,失去嗔恨心,失去內心的自私貪念、失去一切顛倒妄想。燒香拜佛時,以下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 燒香拜佛,許願做到這3點,願望很容易實現
    人活一世,頭頂有青天,暗處有神明,因果報應不開玩笑,善人終有善報,惡人因果不饒。如是因,如是果,相信許多人對「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都耳熟能詳,就是不學佛的也都曉得這句話。世間有很多人不信因果,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卻習慣性地在佛前祈求佛菩薩保佑,這也表明人們當遇到難事,心中總是下意識地,希望有外界力量能夠幫助自己渡過難關。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不假,但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想要自己人生順利,應該就要在「因」上去努力,就會得到好的結果。人生的吉兇禍福,無不外乎「因果」二字。
  • 佛教: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不要許,切記!
    人性往往是自私的,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苦樂,佛家常講「自利利他」,自利是智慧,利他是慈悲,悲智雙運度有情才是佛家精髓。所以,佛教不提倡許願,因為許願是利己,是成全人的私慾,而提倡人發大願,發菩提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越是利益他人,其實最終都是受益自己。燒香拜佛,拜的是心中的恭敬和敬畏,是清淨與慈悲,拜佛應如理如法,許願應合理得當。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佛教其實並不迷信,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燒香許願,不要許這三種願望,會損害福報
    世人遇到種種不幸的事情,總會想著求神拜佛來改變自己的現狀,通過上香許願,寄託並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燒香許願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懂得燒香的真義,還有佛法的智慧。燒香發願是對自己的心許願,所以許願必定有所講究,這三種願必定不能許,許了肯定會增加自己心中的業障,不但不靈,很可能會更加不順。(一)與佛談生意的許願許多人都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遇到萬事不順,或者猶豫不決的時候,就開始想到了求神拜佛。
  • 明白這四點的人,不用天天拜佛,也會有好報,看看有你嗎
    百業經中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佛教宣說了因果的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到了初一十五,各大寺院就會人山人海,香菸繚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明白這四點的人,不用天天拜佛,也會有好報的。第一點 因果不虛很多人說我不相信因果,因為看不見,正如有句話: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還有人說,我好心行善,為啥還是那麼窮那麼苦?
  •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能有所受益。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佛教不是迷信,不是迷信佛菩薩的神通,認為佛菩薩可以幫你做出違背常理之事,這都是妄想。信佛,是相信佛菩薩的智慧,更是深信因果。燒香,不是為佛菩薩燒香,佛菩薩不缺你的那炷香,更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眾生。而拜佛,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 單純的燒香拜佛,如果不懂佛法義理,是沒用處的
    一切皆有因緣,因果不空。我們去寺院燒香拜佛,不能不知的一點,就是因果不虛。在佛教中,燃香是代表著對佛的虔誠心和恭敬心。一般都是上三炷香,代表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學,其基礎需要從深信因果開始。那麼單純的燒香拜佛,就能所求如願,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嗎,我看未必。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佛教:佛前「許願」,若有這3個「心境」,說明願望就快實現了
    只要我們所祈求關於福報的事情,我們盡力做善事之後也可以得到,但是我們應該要明白因果輪迴這個道理。因為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在佛教當中,佛教認為我們人性是有善良的一面的。而且佛教的因果定律也對人們的貪念起到了一種警醒的作用,在佛菩薩莊嚴的慈悲形象面也能夠使許多許願者發現自己善良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屬於自己的業力和命運,想要自己福報深厚,那就要積極的積德行善。
  • 佛教: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世人總是常常抱怨上天不公,怨恨自己命途不濟,整日燒香拜佛,非常虔誠,卻從未真誠反思過自己,從未有真正的改變。一個人身上最厲害的「風水」就是他的念頭和行為,惡念惡行不改,拜佛再虔誠,命運也不會有絲毫的轉變。
  • 佛教:因果不空,這4件事最損陰德,千萬要小心!
    故而《太上感應篇》裡提到這句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報是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自找的。抱怨沒有用,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比風水更厲害的是人心,一切福禍都是自身感召來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要想獲得福報,就要積德行善;如若造業起惑,也必然逃脫不了因果懲罰。
  • 佛教:善惡因果三世業報
    所謂善惡因果三世業報,即現報、生報、後報。  其中的現報為今生作善惡,今生受報。也就是你這一生所作的善惡之業,今生就受報了,有時快如閃電,有時會過一段時間才受到報應。  其中的生報為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也就是你這一生所作的善惡之業,這一生未能受現報,而是在下一世才受報,會稍微晚了一些。按照佛教的說法,凡人都是在「六道」中輪迴的,重新投胎就成為另一個人;在生報中,如果一個人前一生作了善惡之業未受現報,那麼在這一生中就會受生報;同樣,這一生與次一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有些人「含著金鎖匙」出世,而有些人總是遭遇許多苦厄,是極有可能跟前一生有關係的。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為了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能夠有智慧的成就,遠離惡因惡果,佛教制定了嚴苛的「戒律」,一切的六度萬行,都以「戒律」為基礎,因」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慧「,沒有了」戒律「,絕對不會有成就,而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殺、盜、淫「,一個人能夠堅守這三個戒律,就會遠離因果,會有道德的成就。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從佛教徒周本順的落馬談承負因果
    據紀錄片報導,周本人在自己家中多處住所裡擺設佛堂佛龕,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佛教節日,都準時在家燒香拜佛,甚至家裡一隻飼養的烏龜寵物死後,還親自抄寫佛經,同烏龜一起下葬。從外表上看,周絕對是一個合格的佛教徒,可以說,見佛就磕頭,逢寺便燒香。
  • 燒香拜佛時,謹記這三條,求財富就能得財富
    燒香拜佛,表達的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之心,同時也是提醒自己要像點燃的香一樣,燃燒自己,香薰十方。然而,大多數人燒香拜佛是有求而來,有人想求升官,有人想求財富,有人想求一段美好的姻緣,等等。身處紅塵之中,這也無可厚非。
  • 佛教: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果報不虛!
    就是說我們前世種下什麼因,今生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前世修了多少善因,今生就會有多大的福德。萬般不離因果,福報求不來,也搶不走。修來的福才是自己的,搶來的都是禍患。《太上感應篇》裡有句話叫: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如果認為自己福報不夠,就去斷惡修善,福從善中來,多懺悔、行持善道,自然福報無量。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