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不要許,切記!

2020-12-22 明月天心

宗教信仰是個人自由,你問我信仰究竟能帶來什麼利益?它確實不能立即改變個人的命運,也不是你信它,你的人生從此就萬事大吉了。真正的信仰其實是為我們的精神找個寄託,為我們的靈魂找到依止。信仰並非迷信,信仰是讓我們更加明智、更加覺悟,而不是顛倒妄想、不勞而獲。

就像很多人信佛,並非是真正相信佛的智慧,而只是想讓佛保佑自己,為自己的人生扣上安全鎖。但其實我們誰都靠不住,如果求菩薩,菩薩就有求必應,那麼菩薩該有多苦。佛菩薩不是用來求的,而是像佛菩薩學習,成為像他們那樣福慧具足的人。

菩薩再慈悲,也不可能代替你的人生。與其苦苦求佛菩薩,不如自己成為自己的菩薩,自己救度自己。如何救自己?向心內求,修慈悲心、平等心、清淨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心若真誠,自得感應。人性往往是自私的,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苦樂,佛家常講「自利利他」,自利是智慧,利他是慈悲,悲智雙運度有情才是佛家精髓。

所以,佛教不提倡許願,因為許願是利己,是成全人的私慾,而提倡人發大願,發菩提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越是利益他人,其實最終都是受益自己。燒香拜佛,拜的是心中的恭敬和敬畏,是清淨與慈悲,拜佛應如理如法,許願應合理得當。這3種願望不要許,切記!

一、違背因果的願望不要許

佛家有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什麼意思呢?佛菩薩縱有萬般神通力,也改變不了個人的因果。比如一個人作惡,禍事臨頭了,跑到佛菩薩像前,求菩薩保佑自己躲過那個災難,違背因果報應,你覺得佛菩薩能做到嗎?

很明顯,任誰也不會答應。即使這個人在那一刻是真心悔過,曾經的那個因果業力也不會消失,有因必有果,業障現前,誰也幫不了你。雖然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說,但棄惡從善又是一個新的業因,過去的業不會自行消失,該經受的果報逃不掉。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行善自有福報,作惡自有天收。與其害怕報應,不如當下棄惡從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生福禍皆在自己手中。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

二、不切實際的願望不要許

我們在佛前許願,並不是要佛菩薩幫我們去完成,而只是通過這一形式,佛菩薩給我們內心正能量的一種加持,給我們動力與信心,安定我們的心,以此促進願望的實現。但這個願望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要異想天開、貪得無厭。

比如有人希望自己考試能進某某大學,這個願望要切合自身實際,在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內去努力,而不是高目標矮行動,那樣肯定失敗收場。

還有人在佛菩薩面前許願,自己能發大財,或者種什麼彩票,一夜暴富,這真是痴人說夢。人有多大能耐,想多大事,別人的未必自己能得到,沒有那福氣就做好眼前當下的事,多做些善事、實事,好運才會出現。日日碌碌無為,還坐等天上掉餡餅,那只能把自己砸的頭破血流。

三、損人利己的願望不要許

最愚蠢的許願是想讓佛菩薩成全自己心中的惡,我們稱之為「佛口蛇心」,嘴上滿口仁義道德,內心卻邪惡歹毒。嫉妒別人的福氣,自己得不到,就想去害別人的,跑到佛菩薩像前,祈求佛菩薩保佑那個人怎麼怎麼遭惡報,詛咒別人,這樣的人心胸何其狹窄!

人若有害人之心,害不了別人,最終都是毀了自己。一念邪心起,百萬障礙生。你壞他人,最終壞的都是你自己。佛菩薩慈悲喜舍,成就人的善願,怎會成為你害人的利器,反而你的惡念加重了你的罪業,損了你自己的福。

信仰不欠你什麼?不要問為何不靈。應當反思,自己的心乾淨不乾淨?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命運即因果,好因才會有好果。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拜佛許願時,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你就會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妄想著坐享其成。人生的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靠自己努力修來的。我們拜佛,拜的是一份清淨心,心地清淨、心無掛礙,自然能夠消除諸苦、諸事吉祥。信佛,不是要你去得到更多東西,而應是失去更多,失去嗔恨心,失去內心的自私貪念、失去一切顛倒妄想。燒香拜佛時,以下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 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這是犯愚痴之舉
    然而對未來有期許,心存願望固然沒錯,但是在禮佛敬佛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忌迷信,不要在佛陀面前表現得功利心切。如今很多人學佛學得很迷惑,變得顛倒愚痴,他們把對佛菩薩的供養當作是一場利的「交易」。認為自己禮佛越勤,供養越多,磕頭越響,就越表示自己對佛菩薩的虔誠,佛菩薩就該「感動」,自己的願望就得感召。這實在是有失恭敬,頗顯無知。要知道,燒香拜佛,是信眾對三寶的虔誠信仰和皈依,不得半點無明迷信。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燒香拜佛,這四種願望不要許,許下會犯忌諱,佛祖也未必事事應允
    燒香拜佛,這四種願望不要許,許下會犯忌諱,佛祖也未必事事應允不管到了什麼年代,很多人依然有求神拜佛的思想,都想著求得佛祖的庇佑,最好是能保佑升官發財、財運亨通、無病無災的好,可其實求佛只是一個念想,佛祖是在我們心裡的,如果佛祖真的能聽到眾生的禱告,他肯定也會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抉擇的
  • 燒香拜佛,許願做到這3點,願望很容易實現
    如是因,如是果,相信許多人對「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都耳熟能詳,就是不學佛的也都曉得這句話。世間有很多人不信因果,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卻習慣性地在佛前祈求佛菩薩保佑,這也表明人們當遇到難事,心中總是下意識地,希望有外界力量能夠幫助自己渡過難關。
  • 燒香許願,不要許這三種願望,會損害福報
    世人遇到種種不幸的事情,總會想著求神拜佛來改變自己的現狀,通過上香許願,寄託並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燒香許願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懂得燒香的真義,還有佛法的智慧。燒香發願是對自己的心許願,所以許願必定有所講究,這三種願必定不能許,許了肯定會增加自己心中的業障,不但不靈,很可能會更加不順。(一)與佛談生意的許願許多人都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遇到萬事不順,或者猶豫不決的時候,就開始想到了求神拜佛。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佛教:佛前「許願」,若有這3個「心境」,說明願望就快實現了
    因為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在佛教當中,佛教認為我們人性是有善良的一面的。而且佛教的因果定律也對人們的貪念起到了一種警醒的作用,在佛菩薩莊嚴的慈悲形象面也能夠使許多許願者發現自己善良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屬於自己的業力和命運,想要自己福報深厚,那就要積極的積德行善。佛教:佛前"許願",若出現這3個"心境",說明願望就快實現了。
  • 燒香拜佛時,謹記這三條,求財富就能得財富
    燒香拜佛,表達的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之心,同時也是提醒自己要像點燃的香一樣,燃燒自己,香薰十方。然而,大多數人燒香拜佛是有求而來,有人想求升官,有人想求財富,有人想求一段美好的姻緣,等等。身處紅塵之中,這也無可厚非。
  •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拜佛究竟有沒有用?許多信眾對此深感疑惑。許多人拜了多年佛、燒了多年香,應該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信眾了。可是也有不少人質疑,覺得信佛之後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於是 信仰開始動搖。如此迷惑學佛,只會越來越愚痴。表面親近三寶,實則離佛菩薩越來越遠。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能有所受益。
  • 佛教:燒香拜佛許願時,一定不忽略這三點,因果不虛,善惡終有報
    每逢不同的節日、每逢不同佛菩薩的誕辰,信眾們去往不同寺廟燒香拜佛早已成為了一種習俗文化。人們通常通常在燒香拜佛時,也會虔誠地在佛菩薩面前許願,甚至搖籤,希望以此可以求福祿、求平安等等。但有人發現,自己在燒香拜佛時,許願算命卻未能如願,那麼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廣種善因,廣結善緣,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佛家常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將來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單純的燒香拜佛,如果不懂佛法義理,是沒用處的
    我們去寺院燒香拜佛,不能不知的一點,就是因果不虛。在佛教中,燃香是代表著對佛的虔誠心和恭敬心。一般都是上三炷香,代表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學,其基礎需要從深信因果開始。那麼單純的燒香拜佛,就能所求如願,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嗎,我看未必。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沒錯的,因為佛門不說妄語,只不過是世人錯解其中意。求願也好,改命也罷,永遠都是從心上開始的。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件事做不好,燒香拜佛也沒用!
    很多人都有過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經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燒香拜佛的意義,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一定要先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也沒用,佛菩薩是不會保佑你的。佛教中的佛菩薩,並不是神,而是獲得覺悟的人,佛法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能成佛,我們去寺廟拜佛時,千萬別把佛當成神。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最大的兩尊佛,其實並不在寺廟裡,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如果能多去拜一拜家中的佛,把孝順父母這件事做好,再去拜佛才有意義。俗話說:「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春節去寺廟燒香時,這些話最好不要對菩薩說,易損福報!
    春節期間很多人都會去寺廟燒香拜佛,去寺廟燒香拜佛本身是一件好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但如果你對菩薩說了不該說的話,拜佛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甚至還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當我們去寺廟燒香時,這些話最好不要對菩薩說了,這些話也是大多數人經常對菩薩說的話,比如:求菩薩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能夠升官發財,健康平安,父母長壽,子女學業有成等等。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