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2020-12-16 酒窩上的奶油36

文章的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介紹

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

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一、清香凝氣

一般來說,我們拜佛的時候,燒香和點蠟燭是一樣的,一個代表全心全意,三個代表佛法和尚三寶,包括香和蠟燭。佛提供的物品是「香水、鮮花、水果、茶、燈、塗料、食物、寶、珠子和衣服」。「裡面的燈實際上意味著你可以用蠟燭。因此當提供佛蠟燭時,香和蠟燭都可以,但是由於人們的習慣,人們通常使用香。

其實,使用香比蠟燭是好的,因為燒香後散發出的氣息能讓人感到清純純淨,全身放鬆,更能安靜,不分心地拜佛,只有當你無能為力時,你的願望更容易才能被佛陀聽到。你應該知道佛是超越塵世的,如果你心裡都是世俗的,你就不能崇拜,甚至不能得罪人,用蠟燭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果。

事實上因為許多人實際上不知道怎麼做,為什麼他們只因為別人開始拜佛就去拜佛呢,這類人在拜佛的時候,往往思想複雜,如果使用香,他可以避免頭腦中的隨機思維,莊嚴肅穆氣氛與上香集中效果相結合,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集中,從而更好地拜佛。

二、既方便又容易造成事故

既然蠟燭和香都對佛陀來說都是有用的東西,為什麼人們總是燒香呢?事實上這裡涉及方便和安全性,就像大多數人喜歡提供水果而不是茶一樣,這也是因為方便。此外,蠟燭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燃燒,而香則需要更短的時間,並且在燒香時沒有明火,而蠟燭有明火,對於安全性,自然香比香好。

翻轉蠟燭引起的火災並非沒有,相反,他在古代相當普遍,無論老鼠或小孩子等動物在家中移動,有可能都會導致蠟燭翻轉並引發火災,這個時候,拜佛用香的習慣開始流行,這也是出於安全性的考慮。

我們通常買的是香,他比蠟燭更方便,蠟燭燃燒會使蠟燭凝固,既然我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突然熄滅,不如燒香拜佛,畢竟當我們為如來佛祖祈禱時,沒有人願意在火在中間時熄滅這種東西,但是,因為蠟燭是明火,所以相對來說更容易被撲滅了。這也是燒香而不是點蠟燭的原因。

三、拜佛只問心,不求道

眾所周知,佛無處不在,每當你想到佛,佛自然會出現在你面前,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佛不是用你的崇拜方式來保護你,而是佛經常是看你是否真心地崇拜他。

我們應該知道誠信這個詞在拜佛時應該注意嗎?雖然燒香能讓人平靜下來,但這只是他被大量使用的原因之一,其實,只要你心中有佛,打坐拜佛,佛祖自然會祝福你,而不是通過這些膚淺的技巧來表達你對佛陀的尊重。

無憂無慮的拜佛就是真正的拜佛,也是真正的拜佛。更何況佛祖其實用不著香,只要你能做心誠,就算不拿蠟燭也可以拜佛,所以不要擔心燒香和點蠟燭的區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與更多人分享!

相關焦點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我們在拜佛時,最大的禁忌,並不是表現在行為上,而是體現在你的內心當中。我們在拜佛時,切記不可貪心太重。很多人在拜佛時,想到的都是從菩薩那裡得到點什麼,卻很少有人想到,該給予菩薩或他人點什麼。如果你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又想要子女平安,又想要父母多福多壽,又想要自己事業有成,這種什麼都想求的行為,就是貪心太重的表現。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拜佛究竟有沒有用?許多信眾對此深感疑惑。許多人拜了多年佛、燒了多年香,應該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信眾了。可是也有不少人質疑,覺得信佛之後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於是 信仰開始動搖。如此迷惑學佛,只會越來越愚痴。表面親近三寶,實則離佛菩薩越來越遠。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能有所受益。
  • 你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是的,這是上香之前拜佛。現在你知道怎麼做,但你知道為什麼嗎?一位老修佛的人說,我們是有說服力和正當性的。現在讓我們看看老修佛個人對訂單的看法!一、尊佛燒香的目的是拜佛,燒香是為了讓佛祖聽到他的請求。所以燒香拜佛就是這個道理,先燒香後拜佛,是對佛的尊重。我們必須先燒香讓佛陀知道我們來了,再繼續,然後才能祈禱。燒香拜佛也是對佛的尊重,一些虔誠的信徒甚至每天都這樣做,因此我們不能為了經常這樣做而犯錯誤。
  • 單純的燒香拜佛,如果不懂佛法義理,是沒用處的
    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重遇未知的自己,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切皆有因緣,因果不空。我們去寺院燒香拜佛,不能不知的一點,就是因果不虛。在佛教中,燃香是代表著對佛的虔誠心和恭敬心。
  •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件事做不好,燒香拜佛也沒用!
    很多人都有過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經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燒香拜佛的意義,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一定要先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也沒用,佛菩薩是不會保佑你的。佛教中的佛菩薩,並不是神,而是獲得覺悟的人,佛法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能成佛,我們去寺廟拜佛時,千萬別把佛當成神。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最大的兩尊佛,其實並不在寺廟裡,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如果能多去拜一拜家中的佛,把孝順父母這件事做好,再去拜佛才有意義。俗話說:「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佛教:燒香拜佛許願時,一定不忽略這三點,因果不虛,善惡終有報
    人們通常通常在燒香拜佛時,也會虔誠地在佛菩薩面前許願,甚至搖籤,希望以此可以求福祿、求平安等等。但有人發現,自己在燒香拜佛時,許願算命卻未能如願,那麼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03聖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在塵世中,大多數人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求的都是一些身外之物,要麼是求名求利,要麼求福求子,要麼求健康長壽,
  • 燒香拜佛,想要菩薩保佑增財增福,請記得說這兩個字!
    很多人到廟裡去拜佛,供養一些錢,就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保佑生意發財,保佑在單位升遷一切順利,不久後就和人抱怨說拜佛根本就一點感應都沒有,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會有感應呢?
  • 生活不順時,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
    生活的重壓下,面對各種不如意的事情,拜佛成為了很多人追求成功的「捷徑」,將佛堂當成自己的避難所。在這些人眼裡,給佛祖磕幾個頭,燒幾柱香,一切就能平平安安、萬事大吉了。那麼,去寺廟拜佛燒香到底有用嗎?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們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拜佛,根本無法積累功德。對此,我們不妨從佛法上來看看,燒香拜佛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麼,弄明白了這些,或許你心中就有答案了。
  • 明白這四點的人,不用天天拜佛,也會有好報,看看有你嗎
    沒到了初一十五,各大寺院就會人山人海,香菸繚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但是很多人都是求自己發財,自己健康,自己早生貴子等等,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能如願。明白這四點的人,不用天天拜佛,也會有好報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知足,曾經見過一位億萬富翁得了絕症把錢灑在醫院裡,如果讓你拿健康換他的錢你願不願你呢?行善之人,雖然福未至但是禍已遠離,我們大多時候看不到事情背後的因果,只看到了表面而已。第二點 什麼是佛教很多拜佛的人,如果你問他:你信佛嗎?他會肯定地說:信啊!但是問他:什麼是佛教?
  • 進寺燒香拜佛,遇高僧大德,這些問題最好不要問
    若你有緣讀到,覺得受益,不妨點個關注。善緣宜結,聚散有定,緣盡之時再點取消不遲。)無論因緣種種,進得山門來,便是有緣人。雖然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人人平等,畢竟每個人此生人身的根器不同,因果業力不同,造化深淺不同,那麼,內在的思維和心理便會不同,外在的言談和活動也會不同。很多時候,你不得不相信福報的真實存在。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燒香拜佛,這四種願望不要許,許下會犯忌諱,佛祖也未必事事應允
    燒香拜佛,這四種願望不要許,許下會犯忌諱,佛祖也未必事事應允不管到了什麼年代,很多人依然有求神拜佛的思想,都想著求得佛祖的庇佑,最好是能保佑升官發財、財運亨通、無病無災的好,可其實求佛只是一個念想,佛祖是在我們心裡的,如果佛祖真的能聽到眾生的禱告,他肯定也會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抉擇的
  •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有人點三根香,有人點六根香
    如果你經常去寺廟還願的話,那你肯定會發現這一點,為什麼有人去寺廟燒香是點三根香,而有的人卻是選擇六根香,甚至是九根香呢?其實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每個人的心願不一樣。選擇六根香的人,許的是什麼願望;選擇九根香的人,許的又是什麼願望呢?趕緊看看吧。
  • 燒香拜佛有什麼意義?三,6和9有不同的含義,但如果你不理解他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出行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很多人在節假日都會去寺廟燒香拜佛,那麼燒香拜佛又有什麼意義呢?三,6和9有不同的含義,但如果你不理解他們,你會出醜的。其實,燒香拜佛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早期,人們只崇拜部落圖騰和自然,但當佛教傳入中國後,他得到了發揚,因此焚香拜佛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但一般情況下仍在寺廟中進行。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