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2020-12-19 熟能無惑3212

文章的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介紹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每年農曆的某個特定時間去廟裡祈福佛和和祝福,然而在的語境中,佛法的普及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

其實,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如果順序不對,你可能得不到佛祖的保護,反映你的粗心大意,也會被寺院嘲笑其他人。其實,這個命令並不難,一位老和尚說:「持香,先拜三次,再拜香」。是的,這是上香之前拜佛。現在你知道怎麼做,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一位老修佛的人說,我們是有說服力和正當性的。現在讓我們看看老修佛個人對訂單的看法!

一、尊佛

燒香的目的是拜佛,燒香是為了讓佛祖聽到他的請求。就像每個人的家一樣,客人總是先敲門然後進來,如果他們不先進來,他們會告訴店主我來了,如果他們先走,那將顯示出客人的不禮貌,不過,先敲門再進來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

所以燒香拜佛就是這個道理,先燒香後拜佛,是對佛的尊重。我們必須先燒香讓佛陀知道我們來了,再繼續,然後才能祈禱。燒香拜佛也是對佛的尊重,一些虔誠的信徒甚至每天都這樣做,因此我們不能為了經常這樣做而犯錯誤。一些許多的遊客為了體驗焚香拜佛,沒有按正確的順序,正是有可能使他們的祈禱內容毫無反應,不過,佛祖不會因為這樣的小事懲罰你,因此如果以後去寺廟前燒香拜佛的順序不對,就要記得先燒香後拜佛,這樣才能體現出虞城。

二、讓佛陀細細感受滿意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順序無關緊要,那是個錯誤的想法,你從小就應該聽過「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當你在細節上做得更好,你可以領導大多數人,如果我們掌握了秩序,就可以引導那些無視秩序的人,讓佛陀更加關注你。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細節,許多燒香拜佛的細節需要我們注意,我們來燒香拜佛時,最好先洗手,這是因為我們要互相鞠躬,還需要拿香,所以我們最好先洗手,以反映你的虞城。另外要注意的是,來燒香拜佛時,千萬不要用手指指著佛像,這是對佛祖的不敬,拜佛時要注意香的數量,三根柱子是給你自己的,六根柱子是給兩代人的祈福,不同數量的柱子代表不同的人祈福,當達到13根柱子時,這是最高標準。

一般來說,三根柱子是最好的,不要太貪心!燒香的姿勢也很特別,你應該用左手拿著香菸,在這個過程中,你最好一次點燃香菸,不要用嘴吹。鞠躬時,右手持香,高高舉過頭頂,鞠躬後將香菸放入香爐,過程中保持虞城。

三、修身歷練

先燒香後拜佛的順序也體現了佛教徒的修養,他不僅是從表現到佛陀虞城的細節,更是他們自身的風度,我們都應該知道,俗話說「別人讚美你,不是因為你的優秀,而是因為對方的優秀」,記住這個順序也反映了這個真理。

拜佛的過程也是一樣的,人的修養體現在很多方面,有些人的細節更好,而有些人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遺漏了許多。不僅是順序,而且拜佛的姿勢和動作都能體現出修佛人的修養。

在更大的程度上,修佛人修行經常表現顯示你能擁有多少虞城,佛陀對你的關心越多,你的祈禱內容也會應用更多祝福。因此一個焚香拜佛的序列可以反映出這麼多的原則,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犯錯誤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與更多人分享!

相關焦點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件事做不好,燒香拜佛也沒用!
    很多人都有過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經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燒香拜佛的意義,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一定要先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也沒用,佛菩薩是不會保佑你的。古人一直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我們為什麼要去寺廟燒香拜佛,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在佛法看來,你所遇到的困難,是因為過去種下過不善的種子,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你沒有孝順好父母,生活中一定會遇到不順和災禍。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佛教:這三種人,不用燒香拜佛,卻有極深「佛緣」,是你嗎?
    在許多人眼中,燒香、拜佛似乎就是佛法的全部,那麼燒香最多,拜佛最勤的人,也理所當然就是佛緣最深的人。事實果真如此嗎?實際上有三種人,即便不去燒香拜佛,也有著極深的佛緣,看看是你嗎?第一種,心中有佛的人。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好人多壞事,看完就懂了
    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好人多壞事,看完就懂了。最近我與一位修佛人在偶然間提起了這個話題,與他交流了一番之後,我才能夠理解了其中含義。其實修佛人說:"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子,認為是由於我們個人的佛法還沒有徹底的悟透。而佛法裡面最常見的一點就是因果。但是對於生活當中為什麼會出現好人難做這種情況呢?這還得要從以下這三個方面談起。"
  • 單純的燒香拜佛,如果不懂佛法義理,是沒用處的
    我們去寺院燒香拜佛,不能不知的一點,就是因果不虛。在佛教中,燃香是代表著對佛的虔誠心和恭敬心。一般都是上三炷香,代表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學,其基礎需要從深信因果開始。那麼單純的燒香拜佛,就能所求如願,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嗎,我看未必。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沒錯的,因為佛門不說妄語,只不過是世人錯解其中意。求願也好,改命也罷,永遠都是從心上開始的。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拜佛究竟有沒有用?許多信眾對此深感疑惑。許多人拜了多年佛、燒了多年香,應該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信眾了。可是也有不少人質疑,覺得信佛之後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於是 信仰開始動搖。如此迷惑學佛,只會越來越愚痴。表面親近三寶,實則離佛菩薩越來越遠。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能有所受益。
  • 進寺燒香拜佛,遇高僧大德,這些問題最好不要問
    這人來寺裡見師父,見面就說:「喂,和尚,俺剛捐了一大筆香油錢,你幫俺問問如來佛啥時候俺能再撈一筆?給個準信兒。」為此,師父差點與他的那位朋友絕交。世人入寺,燒香磕頭,必有所求;拜佛誦經,必有所願,這是人之常情。如能有幸遇到高僧大德,請教修行,獲得指點,更是莫大造化。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生活不順時,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
    生活的重壓下,面對各種不如意的事情,拜佛成為了很多人追求成功的「捷徑」,將佛堂當成自己的避難所。在這些人眼裡,給佛祖磕幾個頭,燒幾柱香,一切就能平平安安、萬事大吉了。那麼,去寺廟拜佛燒香到底有用嗎?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們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拜佛,根本無法積累功德。對此,我們不妨從佛法上來看看,燒香拜佛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麼,弄明白了這些,或許你心中就有答案了。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歷史悠久的優秀拳種,一種拳法五種叫法,練習前先燒香拜佛!
    至於神拳是因為清末的時候,一些文人墨客在練習該拳之前,總是先燒香拜佛,繼而才開始練習,所以又把它稱之為神拳。該拳法有著濃厚的歷史淵源,相傳唐宋年間,李世民和趙匡胤隱名在山中修煉所創,後來傳到了杜宏信手裡,之後他的弟子便把該拳稱之為杜家拳。
  • 高考前燒香拜佛,管用嗎?各地這些寺廟求學業香火旺盛
    不但吃喝拉撒全程伺候著,一切道聽途說的有助於考試的方法,不管有沒有經過驗證、是否科學,全都先照著做一遍,萬一有用呢。於是,前去燒香拜佛、求保佑的考生家長,就成了這個時期「季節限定版」的香客,頻繁在各大寺廟出現。那麼,全國各地哪些寺廟最受考生家長青睞、求學的香火最旺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佛教:燒香拜佛許願時,一定不忽略這三點,因果不虛,善惡終有報
    人們通常通常在燒香拜佛時,也會虔誠地在佛菩薩面前許願,甚至搖籤,希望以此可以求福祿、求平安等等。但有人發現,自己在燒香拜佛時,許願算命卻未能如願,那麼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家常說,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而在佛性之中,最講一個「善」字,起善心,行善行,自然能擁有善果加持,善良的人往往皆能逢兇化吉,只要心存善念做善事,才有機會改命、除業、修福!
  • 燒香拜佛時,謹記這三條,求財富就能得財富
    燒香拜佛,表達的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之心,同時也是提醒自己要像點燃的香一樣,燃燒自己,香薰十方。然而,大多數人燒香拜佛是有求而來,有人想求升官,有人想求財富,有人想求一段美好的姻緣,等等。身處紅塵之中,這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