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非常熟悉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的最後,周武王姬發在姜子牙等人的輔佐下,最後滅掉了商朝,統一了天下。無論從哪一點看,周武王姬發都顯得是非常的英明神武。雖然在真實的歷史上大致的歷史進程也是如此,不過為何周武王在統一天下之後兩年就抑鬱而死了呢?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歲月不饒人,幾經周折武王姬發才建立周朝,周武王得天下後,為了鞏固全國政權,自夜不寐。過度操勞也讓這個一向為後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心力交瘁、積勞成疾。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武王在返周后選定伊水、洛水一帶夏人的故居地,準備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病逝,未能實現計劃。
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所以武王是以小邦之主統治萬國,滅商之後,天下並未太平,由於商人的勢力還很大,所以紂王之子武庚被封於殷,以示周朝滅紂王是弔民伐罪,無滅殷絕祀之意,以安撫東方的殷人,並在武庚周圍分封自己的弟弟來監視武庚。所以實行分封制,一方面牽制住原商朝的勢力,一方面鞏固自身的統治。
建立周朝後,沒看到不穩固的根基背後的陰謀是周武王最大的憂心之處,廣施仁政最後卻得不到各路諸的誠服,周武王的很多懷柔政策,尤其到做出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政策更讓人覺得這個天子的天真。還有一部分諸侯國聽說紂王之子依然在殷封邦建國,紛紛前去朝賀,可見這些諸侯國還是臣服商國,這就是周武王所憂慮的。武王的憂慮是正確的,武王死後,武庚糾結武王的幾個弟弟和原東夷部落發動三監之亂,聲勢浩大,歷時三年才被平定。
為了制衡武庚舊勢力的發展,姬發努力安撫各個諸候國,以求各國不為虎作倀,但姬發越給各諸候國好處,各國卻越和武庚走的越近,尤其是奄,薄,姑,熊,盈等國甚至不來朝貢。
姬發為此深感不安,每日被殷商舊勢的發展形勢所困擾,終於心身不支,抑鬱病倒,雖說有眾大臣來勸說安慰,姬發最終還是沒想開,於(約前1043)年,留下了他還沒來得及完成的遺願,終於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