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校園指南︱食在清華:食堂、自助餐與「小橋食社」

2021-01-11 澎湃新聞

多年後回憶起大學時光總是會有很多回味,這裡面肯定少不了食堂的飯菜「香味」。那些我們景仰的民國老先生們同樣留下了生動的回憶,要評比民國大學食堂,清華園可值得一提,豐富的選擇、低廉的價格,還有那些吃飯有關的趣事,令學子們多年以後也難以忘懷,看來「食在清華」是學校的優良傳統之一了。

清華園位於北京西郊,原址是清代園林。論硬體條件,清華的校園在當時的國立大學中是首屈一指的。它的設立頗有故事,當時美國政府提出願向清政府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並指定其用途須用於教育方面。於是在1911年由外務部和學部籌建了「清華留美預備學校」,選派青年人才赴美留學。1925年改名為清華學堂,1928年正式成立「國立清華大學」。因而清華不同於其他學校,它隸屬於外務部(後為外交部),經費方面一直較為充裕。它招收學生主要為留學美國準備,因此學校在場館設施、課程安排等方面都偏西化。校內環境優美,大禮堂、圖書館、體育館等現代設施俱全,吸引一批大師級人物和青年學子。何炳棣先生曾這樣深情回憶在清華的時光:「如果我這生曾進過『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1934-1937年間的清華園。」(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

何炳棣

曾經的清華學子們對這個園子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而這要感謝學校對他們生活的良好照顧。早年的清華分高等、中等兩科,各四年,為管理好這批十幾歲的學生,學校也是頗費心思。據清華早期的學生、社會學家潘光旦回憶,學校行政對學生食、宿、遊息和課外團體活動的管理專門設有「齋務處」。中等科的齋務管理特別嚴,齋務管理人員吃飯和同學一堂吃,學生每兩周必須繳閱零用帳。不過,這也主要是為了督促他們培養嚴格的生活習慣,以順利完成學業。

關於吃飯的美好回憶

對這群千挑萬選出來的人才,學校也是盡力做好了後勤保障工作,其中「吃飯」自然是頭等要務。

潘光旦回憶:「清華夥食是夠好的,無論膳費是全免、半免,或每月付足六元錢的全膳費,基本上都是吃公家的,吃退回的部分庚子賠款;平時的八菜一湯或四盤五碗,一到十一月一日,即全校開始生爐子的那一天,五碗就合成一隻大火鍋;大米飯、上白面饅頭、小米稀飯、拌上香油的各種醬鹹菜,除早餐無大米飯外,一概聽吃。有些人嫌飯菜不好,還經常添菜,如香腸、木須肉、白菜炒肉絲之類的。」

潘光旦(右二)

年輕人湊在一起吃飯也分外熱鬧,飯量大的同學彼此比賽、賭東道,最高的紀錄是兩把重的饅頭二十五個。美食家梁實秋念書時候就幹過這樣的事,他從「中等科」到「高等科」,在清華待了整整八年,他曾與室友打賭進行一個比賽,創下過一頓飯吃十二個饅頭和三大碗炸醬麵的紀錄。在他的小說中便有這樣描述:「噹啷!噹啷!鈴聲振耳,午餐之時屆也。一達李生之耳,即狂奔而出,直赴食堂,連食五碗,鼓腹而出。」仿佛他自己當年形象躍然而出。

當時學校是打鈴吃飯,大家八人一桌,桌上編有學號,大家對號入座,碰上胃口大開的學生自然一卷而光。於是,在飯桌上大家展開了無聲地較量,開飯鈴一響,門口排隊的學生便蜂擁而入,坐到編有自己學號的座位上,有人低著頭不說話,只是拼命地吃飯;也有人會玩一些伎倆,假意讓同桌的人說個笑話,自己則瘋狂地夾菜。調皮的清華學子還把校歌「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改編成了吃飯歌「鏟子鏘鏘,鈴兒鐺鐺,全體學生,來到食堂。雞鴨魚肉,燴炒一盤,大家舉箸,杯盤以光」。

不僅如此,還有學生在食堂搞起惡作劇。飯菜中發現了蒼蠅、頭髮,起初是可以照章更換的,於是老實些的一發現就換,後來發現了不坑聲,等待將近吃完時再換,等於多吃一盤;最不成話的是,索性自備蒼蠅、頭髮,於必要時掏出衣兜,放進盤碟。讀到當年「熊孩子們」自編自導的食堂「碰瓷」事件,真是好氣又好笑。

清華的食堂

1930年代,隨著學校學生人數的增加,清華新建了大飯廳。據當時求學於清華的何炳棣回憶,1934年秋他入學時,住在二院。那時校內學生食堂有四:二院、三院、四院大食堂和女生食堂。二院、三院飯菜都很便宜。如果吃素飯,六塊錢就可以吃一個月;吃肉飯拼命吃,一個月也就是八塊。此外還有所謂的清寒食堂,全餐不超過1毛或1毛2分。

而以那時候的工資水平來說,一般職員,最少的能掙20塊錢一個月,好一點的能掙80塊錢。教授就是200-300塊錢一個月,講師差不多有100多塊錢,助教也就是60-80塊錢。這樣看來,學生們的大食堂可算是相當實惠。

食堂還有各自的特色,當時二院食堂最受歡迎的是軟炸微焦的肉片,被稱作「叉燒」。飯和饅頭管夠,全葷和半葷及素炒價格都很合理,大約兩毛以內可以吃得不錯,如三四好友同吃可以更好。

第二年搬到新蓋好的七院,就經常在四院新的大食堂吃飯了。食堂起初採用buffet dinner(自助餐)形式(在當時這可是很時髦的方式),90分鐘可以供應1000-1500人吃飯,因此有人戲稱其為「當時國內最摩登堂皇的一處食堂」。這個食堂的優點是座位多、上菜快、極方便。開張的時候門庭若市,座無虛席,交款常常要排老長的隊。

後來隨著新鮮感的消失,生意也漸漸清冷。因為菜餚擺久了就變涼,口味變差,況且排隊太費時。結果最後變成了和二院三院一樣的普通食堂,有跑堂夥計,也可以賒帳。何老當年不僅會讀書,在吃飯方面也不虧待自己。平日裡他和同學生物系的林從敏、同屋的黃明信和其他南開老友們合吃時,常點西紅柿炒蛋、炒豬肝或腰花、軟炸裡脊、肉片炒大白菜、木須肉等菜,均攤每人大約兩毛。大考他給自己開個小灶,一人獨吃,點個2毛4分的紅燒肘子幾口吃掉,再點半葷素菜吃飯。葷素搭配的一餐飯,讓何炳棣能順利應付考試。

1920年代的清華園

體育生單「開小灶」

除了「鬥牛壯士」何炳棣,作為崇尚體育的清華,在傳奇教練馬約翰的帶領下,湧現出一批熱愛現代體育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當時的清華擁有足球、籃球、網球、曲棍球、棒球、遊泳、滑冰、拳擊等10多隻運動隊,曾在華北體育聯合會、遠東運動會等多次斬獲榮譽,贏得全校師生讚揚。除了何炳棣這樣天生的運動好手外,還有不少學生年輕時都有專長。馬約翰回憶,像施嘉煬、梁思成,體育都是很好的。施嘉煬擅長跳高,梁思成很能爬高,爬繩爬得很好。而作為體育生的清華也享受不小的特權,因為他們有令旁人羨慕的專用餐桌。

據潘光旦回憶,達到一定運動成績的學生就有資格在特設的小食堂吃飯,這種食堂稱為「訓練桌」(Training Table),品種多樣,營養豐富。因為選手要勤練習,體力耗損多,食物需要較高的熱量,因此他們的菜餚有牛奶和更多雞蛋、肉類。這樣的條件被美譽為「雅座」,可讓那些沒有希望參加的同學豔羨不已。

選擇多樣 豐儉由君

如果吃膩了學生大食堂想去換換口味,那去教工的食堂也是不錯的選擇。當時,清華園內教職員的廚房有三。西記廚房的菜略勝於大食堂,一般供應單身的助教和教員。東記講究,菜有大館子風味,只有外賣,並無桌椅。不過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有耐心,等到小櫃檯式「桌面」空出,也可以過癮一頓。何炳棣回憶,歷史系學長沈鑑,就經常佔得到那尺半見方的櫃面,這讓何炳棣稱奇不已。

這兩個廚房還有了口口相傳的特色菜,讓不時去打打牙祭的吳宗濟寫詩記錄下了這《享口福》的回憶:「張先豆腐馬先湯,鴻記東西更擅場。飲冰社裡人聲沸,番菜還誇古月堂。」

這詩乍一讀有些不解,作者還特意註解了一下,原來當年在工字廳兩旁各開有一比較高級的飯館,稱「東鴻記」和「西鴻記」。在校門內有一小飯鋪,有以張、馬兩位老師欣賞而著名的兩道川菜,分別是麻婆豆腐和酸辣湯,因此菜牌後來改成「張先生豆腐」和「馬先生湯」。跑堂的夥計向廚房報菜說快了,就吃掉了「生」字,於是便成了「張先豆腐」、「馬先湯」。

此外,為給愛吃西餐的老師提供方便,在工字廳西邊古月堂舊址還開了個小西餐館,以「古月」命名。吳宓教授是那裡的常客,幾位學生都回憶到他請客吃西餐的場景。他兩度請當時還是學生的何炳棣吃飯,第二次主菜共有一大盤12薄片烤牛肉,吳宓吃了不足兩片,其餘都被何炳棣吃光。為此事後何炳棣在田徑場慢步至少半小時才返回房間。

而吳宗濟因為曾上吳宓先生的課,喜歡攝影的他還為吳宓的書配照片插圖,完成後吳宓便請他到古月堂吃了一頓西餐表示感謝。平日裡不苟言笑的吳宓對學生私底下倒也十分關照,讓吳宗濟印象深刻。

要是更正式些,可以在「工字廳」擺宴請客,花幾銀圓錢就可以擺上一桌很講究的酒席,海參魚翅齊全。工字廳環境幽雅,吃過飯還可到「水木清華」流連小憩。

零食小吃來解饞

在清華園的學生們念書那幾年,正是生長突盛的時期,食量驚人。於是,食堂之外,也有合作社補給。梁實秋回憶,清華校門內靠近左邊圍牆有一家「嘉華公司」,招商承辦,賣日用品及零食,後來收回自營,改稱為售品所,學生戲稱去買零食為「上售」。零食包括:熱的豆漿、肉餃、慄子、花生之類。餓的時候,一碗豆漿加進砂糖,拿起一枚肉餃代替茶匙一攪,頃刻間三碗豆漿一包肉餃(十枚)下肚,鼓腹而出。

梁實秋

糖炒慄子是冬天的美味,可是學校又怕學生把慄子皮剝得狼藉滿地,限令慄子必須剝好皮才準出售。

除了日用品、水果、茶、咖啡、汽水、西點等,還有法國麵包房,點心價格相當貴,味道可是很不錯。要再來點新奇的,還有英商檸檬山海關牌汽水,那是標準老牌,法商馬記著色的櫻桃、柑橘味的酸甜汽水,當時就得1毛4分一瓶,相當一頓飯的價格。大家平日裡攢下的零錢不少就花在了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當時便有鮮奶供應。在校園的東北角上建有牛奶場,每天都有人往宿舍送高品質的鮮奶,深受大家歡迎。

搓飯去「小橋食社」

趕快!趕快!

快來吃——小橋食社的南邊「小菜」。

我們有餛飩,我們有燒麥。

還有麻糕,湯包,湯麵餃子等等的南邊「吃局」,什麼都賣。!

我們辦整桌兒的酒席,我們做家常兒的飯菜。

價錢格外的克己,味道更是不壞。

小心「掉了眉毛」,注意豁了皮帶。

少則三兩毛也吃個夠飽,多也何在乎花個幾塊?

我們對先生們特別歡迎,對學生們更加優待。

我們的招待員都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我們的總烹調無異於易牙、Vatel又活到現在。

「唉!我早就想來試試了,

可是還沒知道食社在那塊兒?」

真的嗎?連地方都不認得嗎?

「阿要」希奇古怪!你要是借問小橋何處?

有巡警遙指大門外。

這則活潑的廣告就是當年「小橋食社」登在《清華周刊》上的,其店主是趙元任先生夫人楊步偉,這食社廣告的活潑風格似乎跟丈夫趙元任風格接近。楊步偉出身名門望族,留日學醫回國後自辦診所,與趙元任自由戀愛結為夫婦後,隨他來到清華園,而她的做飯手藝可是得到公認的,後來他們移居美國後,她出版的《怎樣烹飪品嘗中國菜》一書大為熱賣,一手好廚藝帶到國外。

楊步偉

她回憶,「清華本校裡有兩間大廚房,總是那幾樣菜,而自己家廚子也不好用,沒幾天元任就覺得厭了……我就和幾個太太商量,何不共請幾個好廚子,大家都贊成。」為了照顧好家裡先生的胃和待客的需要,1927年楊步偉聘請「五芳齋」的廚師,在清華園大門前右方、南院對面的小河邊開起一家飯館,河上有小橋,故命名為「小橋食社」。

食社供應以南方菜點為多,據曾經的食客、王國維先生女兒王東明回憶:「有一種燒餅,香酥鬆脆,很像現在的蟹殼黃,與北京硬韌的芝麻醬燒餅一比,風味截然不同。她選用的餐具都很漂亮。」(王東明《王國維家事》)

食社一開便名聲遠播,學生們知道後,跑來要求搭夥,老師們則來訂酒席。吳公之先生還送來一副對子:「小橋流水三間屋,食社春風滿座人。」結果,把那幾位太太忙得不可開交,梅校長家等各家的傭人叫去幫忙,連去吃飯和看熱鬧的人,也都站起來做了跑堂的。

這造福師生的食社生意興隆,不久卻關張了,原來趙太太交遊廣闊,又喜請客。凡是稍熟的人到店裡,她總是嚷著:「稀客,稀客,今天我請客。」就這樣,「小橋食社」在請客聲中關閉了。

後來又有人開了一家「倪家鋪子」,雖然陳設簡陋,但由於東西實惠味美,因而生意也還興隆。何炳棣念書時候去換換胃口,就愛叫一碗特別先以蔥花、肉片、生大白菜「熗」鍋的湯麵和一張肉餅。後來發現有些燕京顧客也愛點這碗「何先生面」。在何老眼中,這碗面雖然簡單,其中合口與否就妙在是否「熗」鍋。

清華園的記憶伴隨著一批批清華人成長,今年又會有一批學子邁入清華園續寫「食在清華」的舌尖故事。當若干年後他們回憶起學生生涯,食堂的味道會留在一代代學子心中。

參考資料

《清華記憶:清華大學老校友口述歷史》

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

楊步偉:《一個女人的自傳》

《文史資料選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樂牛智慧食堂領跑行業賽道,革新稱重計量自助餐模式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帶動生活方式產業模式的高速更迭,建立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已成為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而智慧食堂自助餐計量系統(不同於市面常見自助餐取餐方式,樂牛智慧食堂採取按量計費的收費方式)的推廣運用,則是推進餐飲行業信息管理系統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
  • 河南省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原標題: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
  • 清華學姐憑什麼「社死」學弟?
    文 | 三無青年清華,學姐,學弟,猥褻,女權,社會性死亡。當這一長串常年維持爆表搜索量的「網絡熱詞」在同一條新聞裡扎堆的時候,這條新聞成為熱搜中的熱搜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仔細搜索一下,「清華學姐」事件起源於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因誤會引發的所謂「猥褻」糾紛。根據清華官方給出的說法,此事早已澄清,當事雙方已經握手言和。
  • 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學生再不怕阿姨手抖了
    原標題: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餐餘垃圾大幅減少,學生再也不怕阿姨手抖了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
  • 暖警行動丨局巡警食堂換新顏,自助餐模式獲點讚
    暖警行動丨局巡警食堂換新顏,自助餐模式獲點讚 2020-07-28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幸沒有遇上清華美院的學姐,以我的性質,早該「社死」幾個月了
    我曾多次蹭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豔羨的看著一眾頂尖的天之驕子,對比著我畢業的那所名不見經傳的二線師範類,心裡不停的發出感嘆:「哇,清華的學生也有胖子!」「哇,清華的老師也禿頂!」「咦?清華大學2020級新生在食堂用餐時,其背包不小心蹭到了同在用餐的美院2019級學姐的屁股上。
  • 「清華學姐」本想「社死」學弟,豈料反被「社死」,可謂自食其果
    「清華學姐」本想「社死」學弟,豈料反被「社死」,可謂咎由自取,自食其果。但是這個事件的發生和反轉卻提醒我們,自媒體既具有為弱者提供輿情支持的正向價值,也潛伏著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實施暴力侵害的風險。曝光不能剝光,輿情不能成為暴力!
  • 這所大學全國是食堂數最多的高校,被稱作為「南方小清華」!
    這所大學全國是食堂數最多的高校,被稱作為「南方小清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所學校被稱作為「南方小清華」,是全國「最科技的985」,全國食堂數目最多的高校,擁有大大小小的食堂35個。這所學校就是:華中科技大學。
  • 防坑指南!購買拖拉機時如何區分大橋與小橋
    一開始主要是山東等地的小品牌拖拉機在開發小橋拖拉機,後來連東方紅、雷沃、東風、常發等國內一線主要品牌拖拉機也都參與進來開發了小橋拖拉機,一時間市場上各種大橋和小橋的拖拉機,層出不窮。不僅讓農機手一頭霧水,連經銷商及業內人土都搞不清楚怎麼區分。
  • 教你用英語吃自助餐的實用口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吃自助餐的那些事兒」,準備好了嗎?Let’s Go!我們去吃自助餐吧!We are going to have a buffet tomorrow.我們明天要去吃自助餐。如果擔心自己口語不是太好,選擇吃一頓自助餐就可以避免尷尬的點餐過程。而且出門旅行的話,許多酒店為客人提供免費的自助早餐。
  • @SEUer,東大2020暑期校園服務指南來了!
    @SEUer,東大2020暑期校園服務指南來了! 隨著考試周的結束暑假將正式開啟小編精心準備了一份校園暑期指南
  • 日本員工食堂長這樣?! 老闆不發工資也認了!
    日本的員工餐,簡稱社食
  • 智慧食堂管理心得:如何幫助食堂解決現有問題?
    論食堂管理的難度,沒有任何時候能超越當下。智慧食堂如何幫助傳統食堂智能化升級?又幫助食堂解決了哪些硬核問題?菜品質量由廚師水平決定,服務水平由食堂員工決定,就餐環境是基本的硬體設施,只有就餐流程和溝通互動等方面可以及時改變,其實,員工就餐體驗度的高低才是一個食堂管理水平的真實寫照,畢竟以用戶為中心,這是行業內外的共識。在眾多食堂管理因素中,食堂備餐問題、食安監管問題、供應鏈管理問題都是重要因素。
  • 健康食堂,守護食安~快來看看你家娃在這8所學校裡嗎?
    、膳食營養搭配等多個方面,深入推進校園「健康食堂」的多元化、系統化、全面化創建活動,切實提升校園食堂的管理水平。 食安關嚴管嚴控 安全網織牢織密 健康食堂,守護食安。
  • 下城校園食堂大比拼
    下城校園食堂大比拼為進一步提高校園飲食服務質量,推動文明食堂建設,提升校園食堂管理,近日,下城區教育系統第四屆「舌尖上的校園」食堂大廚技能比武(中學組)大賽活動在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舉行。
  • 淺談,校園「食堂菜」為什麼會難吃?
    「食堂菜」在廣大學生群體中,一直具有比較高的話題性,也被廣大網友戲稱為「中國第九大菜系」。花瓣、水果、葡萄,月餅、菠蘿、香蕉都能做菜!凡所能取之才無不盡取。因此,各校園的「食堂菜」成了網友樂此不疲的話題愛好,各種校園美食攻略深得人心。
  • 便民| 松江擬新建社區食堂11個!
    便民 | 松江擬新建社區食堂11個!2021年,松江區民政局在老年人助餐計劃方面將通過「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民心工程,重點在社區打造一批與老年人「養、食、居」密切相關的服務設施,讓老年人原居安養、老有頤養。其中「食」主要指的是社區助餐服務場所,主要是在街鎮建設集膳食加工配製、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長者食堂,以及遍布社區家門口的助餐點,織密社區助餐服務網絡。
  • 寒假校園生活指南來襲,請注意查收哦!
    寒假校園生活指南 寒假校園生活指南來襲 ……請注意查收哦!那麼留校的同學們怎麼才能在科大的校園裡度過一個平安、健康、愉快而又充實的寒假呢?快隨小研一起來看看吧!
  • 清華學姐用誣告學弟性騷擾的方法告訴你,讓人「社死」的成本有多低
    日前,網傳清華美術學院一女生(網稱「學姐」)發帖表示,一個男同學(網稱「學弟」)在食堂裡對其「性騷擾」,摸其臀部。網傳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的情況下,她曝光了該學弟的信息,揚言要讓他在朋友圈「社死」(社會性死亡,大意為在公眾面前出醜)。此事在網際網路上引發廣泛傳播,不少網友對涉事「學弟」表示譴責。
  • 什麼食堂管理系統軟體最好用?有這三大功能說明沒選錯!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除了日常工作軟體升級,單位食堂管理系統也是企業建設的重點所在。一套好的食堂管理系統能為企業縮短食堂運營成本,更能輔助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達到理想的優化狀態。人臉識別——提升企業食堂供餐效率智慧食堂管理系統支持自選餐、自助餐、檔口就餐、預訂取餐等多種食堂就餐模式,將金融級AI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檔口支付、取餐、自助餐閘機通道、超市收銀等場景中,平均用時小於0.3秒即可快速響應,能極大提升就餐效率,減少排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