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一線】西太山木頭嘎查:春耕序曲風光好,水稻育秧正收官

2021-01-09 澎湃新聞

詞曲:郭婧 趙曼

音樂製作:張雪峰

走進西太山木頭嘎查育秧大棚,一股熱浪迎面襲來,一排排秧盤裡,綠油油的水稻秧苗長勢喜人,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黃花塔拉蘇木西太山木頭嘎查村民正全力投入到春耕備耕生產中,育秧大棚裡擺滿了水稻秧盤。

今年西太山木頭嘎查水稻種植面積達500畝,以往村民都是自己從外地買秧苗,價格比較高,買秧貴一直困擾著村民。

2019年,西太山木頭嘎查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了水稻育秧棚及機械設備購置項目建設。

2019年7月,5棟育秧棚建設完成,每棟600平方米,西太山木頭嘎查將水稻育秧棚承包給個人,為村民提供水稻秧苗。

據了解,水稻已從4月份開始育苗,每個大棚有400盤的秧苗,可種植700畝的水稻。

水稻育秧棚負責人李清說,這樣百姓就不用出去買秧購秧了,一盤便宜一塊多元,方便了群眾,一畝地是140元秧錢。稻種抗倒伏,抗鹽鹼,比較適合我們的地區。稻秧出來以後5月17日開始插秧。

通過水稻育秧棚及購置機械設備,西太山木頭嘎查開啟了高效種植,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通過插秧機、收割機還有水稻育秧棚,每年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對咱們村各方面都挺好的,對老百姓也有利,村裡可以用這5萬元發展其他產業。把這5萬元更好地利用起來。對我們村今後更好的發展,起到一個推動作用。」西太山木頭嘎查黨支部書記劉鵬飛說。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圖文:李夢琪 張文彬

原標題:《【春耕一線】西太山木頭嘎查:春耕序曲風光好,水稻育秧正收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春耕正當時 南縣武聖宮鎮農戶育秧忙
    農戶正在抓緊整理田間,做好育秧工作。紅網時刻益陽3月21日訊(通訊員 尹另望)近日,南縣武聖宮鎮迅速組織各村幹部群眾開展春耕備耕工作。任建國是村裡的種糧大戶,有豐富的育秧經驗。今年村裡擴大了早稻種植後,育秧成了村民的難題。在任建國的幫助下,村民把自家的育秧任務交到了他的手裡。「集中育秧好管理些啊,看水有一個人看就夠了,不需要個個都來看,既省時又省力。」任建國說。集中育秧能推動水稻生產機械化、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 快看,湖南「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段,受連綿陰雨天氣影響,該縣9萬畝集中育秧的早稻秧苗遭到不同程度損壞,全縣各個水稻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以及廣大糧農在農業部門技術指導下,科學應對,抓住時機搶插,確保不誤農時,為今年糧食高產打下基礎。柏依樸 攝4月17日,瀏陽市淳口鎮高田村,淳發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在進行早稻插秧。
  • 不負農時,廣東農機助力抗疫保春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南粵春來早,春耕正當時。廣東農機戰線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農機服務組織在春耕備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一手抓抗疫,一手保春耕,努力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為全年農業生產起好步開好局貢獻農機力量。
  • 分區按時抓好春耕春管(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在龍潭鎮的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負責人李武海正在和開著拖拉機前來拉秧苗的農戶交代注意事項。   李武海介紹,今年合作社承包了將近4000畝土地,其中1200多畝用於種植水稻。為搶抓農時,合作社聘請了500多名當地農戶和貧困群眾,目前已經插下秧苗1100畝。   疫情期間,廣西建成春耕備耕生產調動大數據平臺,指導全區各市、縣農業部門做好春耕生產工作。
  • 「機器換人」緩解農業生產用工難 我市約40萬臺套農機具「鬧」春耕
    連日來,合川區雲門街道鳳林村的水稻種植基地,鳳天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忙個不停,靈活自如地操作著全自動旋耕機在水田裡翻田。「這些現代農機具很好地解決了當前農業生產的用工難題!」
  • 「不誤農時戰春耕」機械助力春耕忙 常德澧縣早稻面積增加6.7萬畝
    華聲在線4月24日訊(記者 賴泳源)清明過後,湖湘大地拉開了春耕的序幕。近日,記者在常德澧縣看到,當地老百姓正在開展春耕,一簇簇的早稻秧苗種進田地裡,給土灰色稻田披上了春日的「綠裝」。「專業化集中育秧分類補貼,早稻每畝補貼100元。村級集體和規模大戶早稻集中育秧的,每畝補貼60元,插(拋)秧每畝補貼50元。」《澧縣2020年糧食生產意見》提出多項獎勵,大力推動早稻生產。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祖平告訴記者,澧縣今年完成了早稻生產29.2萬畝,比去年增加6.7萬畝。
  • 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湖南省嶽陽市屈原管理區錦輝農機專業合作社裡集中育秧忙。紅網時刻 嶽陽報導 記者 羅玲 通訊員 姜帆 活力暖春如約而至,繁忙春耕熱火朝天。眼下,在湖南省嶽陽市屈原管理區大地的鄉間田野,村民搶抓農時,春耕生產已然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 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
    各地要落實好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統籌實施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推進小麥、稻穀、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穩定農民收益預期,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給農民吃上「定心丸」。(三)穩定春播糧食麵積。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面積,穩定早稻面積併力爭有所擴大。
  • 75.9億元項目開工、早稻育秧25萬畝……武漢這些企業復工復產春耕忙
    萬物復甦的季節育秧、植樹正當時在武漢企業開始有序復工復產涉農企業全力生產三峽集團 為使全省鮮魚供應有保障,位於東西湖區的武漢國雄飼料科技有限公司2月下旬復產,目前該公司已到崗的25名一線工人每日兩班,全力投入水產飼料生產,日產量200餘噸。公司負責人說,區、街防控指揮部在公司職工返漢、運輸車輛通行等方面給予了充分支持和保障,「等職工陸續到位後,將恢復每日三班生產,確保水產飼料不斷供。」
  • 春耕時節,曾都80後種田大戶楊晗在忙這些事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4月13日,走進洛陽鎮珠寶山村,放眼望去麥田一片蔥蔥鬱鬱,田間小麥正處於揚花抽穗期。因為年前氣溫溫暖,小麥抽穗時間提前,要開始預防抽穗揚花期的赤黴病。洛陽是香菇種植大鎮,楊晗在發展水稻小麥種植的同時,也謀劃香菇種植業。他去年種植18個大棚8萬棒香菇,今年疫情期間封閉管理,無法採摘成熟的香菇,年後第一批香菇損失近10萬元。3月中旬香菇產業逐步復工復產,村裡安排非「四類」人員戴口罩、測溫,嚴格防控後進大棚採摘香菇,兩人一個棚,分開作業,同時每天安排8到10人,開始制棒、轉運、碼堆等春栽香菇種植工作。
  • 春耕在即,黑龍江省的水稻該怎麼種?這五點值得關注!
    進入三月,各行各業的陸續開工,作為農業大省的黑龍江,春耕工作也愈加引起各方關注!水稻一直都是黑龍江主要的農作物,相信各位糧食人,對於水稻種植都一定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容小編給大家提幾個種植經驗,看看是否能幫助各位朋友。
  • 浮梁縣鵝湖鎮戰「疫」一線——戰「疫」不鬆勁,春耕備耕正當時(圖)
    當前正值春耕生產關鍵期,在繼續繃緊疫情防控之弦的同時,全鎮要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切實抓好農業生產,紮實推進春耕備耕,夯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農業基礎,努力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指導農資服務點(朱宇青 攝)  兵馬未動農資先行  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鵝湖農業綜合服務站全體農業技術人員,及時深入各農資銷售服務點,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等工作
  • 雙牌五裡牌鎮青山裡村集中育秧點建設紀實:月餘奮戰灑汗水 千畝...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吳孫劍)今年三月份,雙牌縣五裡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上級關於加強春耕春種的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相關工作部署,決定在全鎮重點建設幾處集中育秧點。其中青山裡村塘基上片土地肥沃平坦,是五裡牌鎮傳統的優質產糧區,所以將建設青山裡村集中育秧點作為五裡牌鎮推進春耕春種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四十餘天奮鬥,共建成集中育秧點約60餘畝,惠及大田1200餘畝。青山裡村集中育秧點建設也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許多波折,通過鎮、村兩級堅決篤定地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以成功的。
  • 劍河:烏吉村「抗疫情、保春耕、抓生產」同步推進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連日以來,隨著氣溫的回升,劍河縣太擁鎮烏吉村田間地頭,農戶們以家庭為作業單位,帶上口罩,在自家的地塊上揮鞭趕牛、疏浚溝渠、備耕運肥,處處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春耕備耕的情景圖。烏吉村為實現防控、春耕兩不誤,春耕工作開展前,烏吉村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人員逐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啟用村級廣播、微信群等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注意事項。同時,還要求廣大村民春耕備耕工作期間要做好自我防護,在翻地、播種等環節不要扎堆聚集,儘量分散勞作,避免因農事操作導致疫情傳染或蔓延。
  • 直播學農業技術網上選種送到家 黑龍江疫情防控備春耕「兩不誤」
    車間裡生產線上灌袋、裝車,工人們都戴著口罩,幹勁十足,穿梭忙碌著……這是一家民營科技型企業,主要生產和經營水稻育苗壯秧劑、水稻返青肥、生物有機肥和無土有機水稻育秧盤等20多種產品,是水稻育秧備春耕的重要物資,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
  • 南縣武聖宮鎮:田間地頭忙勞作 春耕備耕正當時
    紅網時刻益陽4月3日訊(通訊員 尹另望)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正值水稻旱床保溫育苗的好時機。4月3日,南縣武聖宮鎮的農民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以家庭為單位帶上農具紛紛奔忙在田間地頭清理雜物,翻田修渠,培育優種,積運農家肥,修理農機具,備耕春耕熱火朝天,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
  • 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拓展區 今夏將現11種圖案彩色稻田
    春耕正當時,黃水明(左)和工人在播種  晉江新聞網3月11日訊  昨日下午,春光明媚,在晉江市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拓展區項目的田野上,一頂頂育秧大棚反射的陽光熠熠奪目,一大片水田瀰漫著清新的泥土氣味在水稻種植技術員黃水明的指導和帶領下,8名工人在田裡忙碌開來。  「今年春季計劃種植早稻1372畝,將作為『五彩稻田』項目的背景稻和彩色稻。」晉江農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洪良彬介紹,除了大規模種植汕優016雜交水稻品種,還將種植不同顏色優質水稻,在田間繪製「五彩稻田」。  據悉,該種植團隊自2月15日開始挑選育秧苗田,並開展平整土地、溶田等工作。
  • 觀察土壤 大棚育秧……記者體驗早稻備耕 不誤田間一季春
    春耕時節,田間農人忙。眼瞅著齊整整、綠油油的秧苗躥上來,農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日前,我們跟著科技特派員和農技專家,奔赴大溪、澤國、箬橫3個鎮,將科技力量輸送到溫嶺早稻春耕現場。科技專家援春耕雨後的箬橫鎮東浦農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新的味道,一大片翻耕過的空曠田地延伸到山腳下。
  • 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題: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新華社記者   「雨水」將至,草木萌發。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情況下,各地農人們收拾好農具、準備好農資,整地的整地、追肥的追肥、育秧的育秧。一年中第一個農忙時節已經到來了。
  • 春耕防疫兩不誤?農業農村部將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國務院聯防聯控...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雨水草萌動,農家備春耕」。明天(19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 ,而當前的疫情防控也進入關鍵階段。如何做到防控疫情與備戰春耕兩不誤,也對當前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