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曾都80後種田大戶楊晗在忙這些事

2020-12-17 曾隨文旅資訊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4月13日,走進洛陽鎮珠寶山村,放眼望去麥田一片蔥蔥鬱鬱,田間小麥正處於揚花抽穗期。

因為年前氣溫溫暖,小麥抽穗時間提前,要開始預防抽穗揚花期的赤黴病。曾都區洛陽鎮稻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晗從府河鎮請來種植大戶閤海雲,兩人正在用無人機給小麥噴灑農藥。楊晗介紹,「400多畝小麥,無人機噴藥一天就可以弄完,又快又均勻效果也好,能有效提高小麥產量和質量。」

楊晗是一名80後,大學畢業後,從2010年開始回鄉發展種植業。楊晗大學所學專業為化學類,對農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有一定的心得,農田種植產量一直不錯。如今,經過近10年發展,稻星合作社網絡社員200多戶,流轉農田1200多畝,廣泛地將機械耕田、機械插秧、飛機植保、機械收割等現代化農業運用於實際操作。

洛陽是香菇種植大鎮,楊晗在發展水稻小麥種植的同時,也謀劃香菇種植業。他去年種植18個大棚8萬棒香菇,今年疫情期間封閉管理,無法採摘成熟的香菇,年後第一批香菇損失近10萬元。3月中旬香菇產業逐步復工復產,村裡安排非「四類」人員戴口罩、測溫,嚴格防控後進大棚採摘香菇,兩人一個棚,分開作業,同時每天安排8到10人,開始制棒、轉運、碼堆等春栽香菇種植工作。

復工復產以後,該村珠寶山村四組貧困戶楊光兵,被村委會安排在香菇大棚裡務工。見到他時,正忙著與村民一起給新建的大棚蓋上遮陽棚。他說,「每天來大棚務工,自己會做好防護,工資一天100元,能夠補貼家用,幹活離家又近,挺好的。」

雖然香菇受到一些影響,但楊晗種植的最後一批1500多斤香菇,已經委託珠寶山村電商賣了出去,銷路還比較暢通。他算了一筆帳,8萬棒香菇賣了60多萬元,純利潤30多萬元。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新打算。楊晗針對去年收入情況和今年疫情對農產品的影響,結合實際對種植產業結構做出調整。去年種了1770畝地,除了10多畝種植香菇,其餘都是水稻和小麥,受乾旱影響,收成有所減少。今年,水稻和小麥種植面積減少到1200多畝,香菇種植面積擴大到30多畝地,投入60多萬元新建34個香菇大棚,共12萬棒。同時,種植香瓜6畝,西瓜12畝。

楊晗結合多年種植經驗分析,「香菇點菌種有季節性,要在清明節前全部完成,今年疫情期間,封閉管理,不少菇農點菌種比往年少,種植數量少了,價格應該會提上去,所以今年計劃擴大香菇種植規模。」

對今年的收成,楊晗胸有成竹。他預計水稻和小麥純收入10萬餘元,香菇可以賺五六十萬元。有了規劃和目標,楊晗幹勁十足,接下來一段時間,他要準備育秧土,忙碌著集中育秧、機械直播等春耕生產了。

圖文:曉枝

相關焦點

  • 鳳凰:踏「疫」前行抓產業忙春耕
    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踏「疫」前行,正緊鑼密鼓、精準發力狠抓產業發展,田間地頭到處都可見帶著口罩各自忙活的村民群眾,處處呈現出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喜人景象。田間地頭亦是戰「疫」前線。
  • 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這兩天正在下著小雪,計劃一周後就開始春季麥田管理。」15日,山東德州富益民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德東組織開了一場視頻會,和「老把式」們一起商量春耕備耕安排。   在田頭的白雪覆蓋下,青青麥苗蓄勢待發。   魏德東得過「山東省玉米糧王」和「德州市小麥糧王」稱號,不僅是種田好手,還懂經營善管理。
  •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祭奠祖先故人的日子,也是春耕春忙的時節
    好在經歷了長達60多天武漢封城後,今天大家終於可以自由活動出入武漢各個港口機場,交通要道了!武漢恢復以往了各項日常工作就代表著全國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能終於戰勝的病魔!在這陽光明媚,春風得意的四月的天裡大家終於可以放心地出去走走,散散心,相信在不久我們大家就可以摘下口罩放心出去了,該吃的吃該玩的玩,再也不用有什麼擔心和可怕的事情。
  • 春日好時光 春耕播種忙
    來 源:張家口新聞網 編 輯:張 璐 責 編:楊 凡 監 審:王會文 總監審:
  • 網上學農技 春耕不費力
    原標題:網上學農技 春耕不費力   「老師,我這些三四年的慄子樹該怎麼處理?」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馬圈子鎮楊杖子村板慄林裡,種植戶張偉撥通了果樹專家的視頻電話。「您把手機離近一點,放大,讓我看一下樹梢。」視頻另一頭,專家正根據村民拍攝的板慄樹,一對一地遠程指導剪枝技巧。
  • 龍山鎮人戴著口罩忙春耕|農田|龍山鎮|合作社|張家川|馬河村
    立春過後,天氣回暖,正是春耕、備耕生產的重要時節。行走在張家川縣龍山鎮各村組,蟄伏了一冬的農田早已被隆隆的農機聲和徐徐的春風喚醒:一面抗疫情、一手抓春耕,辛勤的農家人以家庭為作業單位、帶著口罩手套,在田間地頭不停地忙碌著,整地犁田、疏浚溝渠、播種育苗,農田在他們的手中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
  • 快看,湖南「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時下正是春耕農忙時節全省農民搶抓農時不誤農事大型農機、微型機械、傳統耕牛等近段,受連綿陰雨天氣影響,該縣9萬畝集中育秧的早稻秧苗遭到不同程度損壞,全縣各個水稻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以及廣大糧農在農業部門技術指導下,科學應對,抓住時機搶插,確保不誤農時,為今年糧食高產打下基礎。柏依樸 攝4月17日,瀏陽市淳口鎮高田村,淳發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在進行早稻插秧。
  • 文瀾讀書島札記52:春耕時節對土地的反思
    剛從這個最漫長的冬天甦醒過來的土地上,辛勤的農民兄弟又開始了一年的春耕。昨天下午,文瀾讀書島在這個春耕時節作了一場關於土地和農耕的專門策劃,請來了自然愛好者林捷,為大家分享美國農業科學家富蘭克林·H·金的《四千年農夫》。100多位書友在線參加了這場分享活動。富蘭克林·H·金是美國農業部土壤管理所所長、威斯康星大學農業物理學教授。
  • 果園用小型微耕機讓村民當了「甩手掌柜」,春耕時節幹農活不累!
    我有20畝果園,使用小型微耕機開溝確實快,很省人工,人用起來不累,操作靈活,春耕時節幹農活不會太累!農忙時節,耕田耕地成為留守人家的難題。我的家鄉屬於丘陵地貌,耕田塊小,田埂高,如果用大型拖拉機耕作,田邊田角難以耕到,還得依靠人輔助作業,而且田頭調頭又費工費時,農忙時節,看著父母長輩們那麼辛苦真是挺心疼的。
  • 春耕春忙 源田夢工場百花爭奇鬥豔報春到!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 )防疫和春耕備播大忙時節。3月12日,記者走進首批陝西省農村改革試驗區源田夢工場,看到這裡百花爭奇鬥豔報春到,一派春耕春忙景象。
  • 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湖南省嶽陽市屈原管理區錦輝農機專業合作社裡集中育秧忙。紅網時刻 嶽陽報導 記者 羅玲 通訊員 姜帆 活力暖春如約而至,繁忙春耕熱火朝天。眼下,在湖南省嶽陽市屈原管理區大地的鄉間田野,村民搶抓農時,春耕生產已然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 京西王佐春耕忙:時隔40餘年 佃起村將恢復60畝稻田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驚蟄至,春耕忙。眼下正是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在京西王佐鎮佃起村內的種植園裡,忙碌的身影逐漸多了起來。田間耕作的村民,正在為春耕做著準備。隨著大型機械設備步入田間,播種、施肥、稻苗育種等工作正在逐步推進。
  • 田間「飛舞」地頭忙 修武縣86名「鄉土人才」助力春耕復產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範燕彬 柴志偉「今年的春耕生產沒有被疫情耽擱,無論是澆水施肥還是病蟲害防治,都多虧了李站長的指導,現在地裡的小麥長勢喜人,指定又是一個豐收年、高產年!」3月20日,在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種糧大戶王具才的麥田裡,高級農藝師李勝利正在查看苗情長勢和土壤墒情。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修武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引導農民開展春耕春管作業,組織、農業、科技等部門抽調具備農業技術技能的「鄉土人才」,分包全縣187個行政村,助力群眾搶農時、保春耕。
  • 後寮蔬菜基地: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戰「疫」中的春天 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這幾天,東屏街道後寮蔬菜基地的菜農們頂著一絲寒意,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田間地頭,開始新一年的生產勞作,呈現出農忙景象。
  • 春耕新事|趕農時、備農資、送農技……這裡助農春耕有「實招」
    當前正是春耕生產關鍵時期,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當地政府部門強化對種糧大戶的農資農技幫扶力度,助力春耕生產順利進行。一大早,種糧大戶閆正東就開著耕田機到地裡耕田,他的農場今年要種800畝水稻,這幾天要完成200畝早稻的翻耕插秧工作。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正忙,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不負韶光
    雲障寬江左,春耕破瀼西。桃紅客若至,定似昔人迷《荀子·王制》寫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春耕即春季耕作,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早在千年以前,智慧的勞動人民就深知在春季開始耕作的重要意義。春天,生氣勃勃,萬物復甦,春姑娘為人們點綴這個大千世界,魚兒嬉戲,草兒破土,到處都是生氣勃勃,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農民也開始了春耕。
  • 南縣武聖宮鎮:田間地頭忙勞作 春耕備耕正當時
    4月3日,南縣武聖宮鎮的農民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以家庭為單位帶上農具紛紛奔忙在田間地頭清理雜物,翻田修渠,培育優種,積運農家肥,修理農機具,備耕春耕熱火朝天,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連日來,鎮黨委、鎮政府組織鎮村幹部學習上級有關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和鎮長為組長的春耕備耕工作領導小組,鎮幹部、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深入各村,積極開展送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政策,送疫情防控防治知識和農業科學技術服務「三送」活動,積極推動疫情防控措施在全鎮農村落細落實,紮實搞好農業生產,助力脫貧攻堅。
  • 春耕正當時 南縣武聖宮鎮農戶育秧忙
    紅網時刻益陽3月21日訊(通訊員 尹另望)近日,南縣武聖宮鎮迅速組織各村幹部群眾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在田地裡挖坑積肥、整地忙碌的身影,披著春裝的大地處處充滿著萬象更新的氣息。任建國是村裡的種糧大戶,有豐富的育秧經驗。今年村裡擴大了早稻種植後,育秧成了村民的難題。
  • 分區按時抓好春耕春管(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這位1998年就從河南省延津縣農業局長任上退休的老黨員,22年來堅持去田間言傳,在地頭身教,給農民傳授種田技術。   在文巖街道辦事處大潭村,地裡綠油油、直挺挺的麥苗生機勃發,已有成年人的小臂那麼長。老吳躡手躡腳,在麥苗間蹚著走,生怕踩壞這些「綠娃娃」。「冬天的麥苗不怕踩,多分櫱來扎深根;立春麥苗不敢踩,精貴又很脆,一踩就死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