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女性懷孕後,各位準媽媽的家庭地位一般會瞬間「高八度」,洗衣做飯等家庭瑣事都有家人為之代勞,為了照顧胎寶寶的健康發育,大多數孕婦家人都會變著花樣為準媽媽進補。
但並非所有女人都有「十個月皇后」的特權,還有一些準媽媽懷孕後還得凡事靠自己。
01案例
95後孕婦琪琪懷孕8個多月,和其他準媽媽待產期間享受專人伺候的待遇不同。
琪琪的公婆年紀大了,留在老家和小叔子一起生活,而琪琪的爸媽要替哥嫂照顧孩子,一時間也抽不開身。剩下琪琪的老公,要為這個小家庭的生計忙活,工作早出晚歸。
懂事又堅強的琪琪向兩邊老人宣布:懷孕是小事,自己能夠應付,讓他們不要擔心。
琪琪說到做到,整個孕期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孕6個月之前,行動自如的琪琪還會變著花樣犒勞自己的胃。
但眼看著已經8個月的身孕,孕晚期身體變化大,身材臃腫,越來越不想動了。
於是琪琪決定節省精力製作「懶人飯」,一盤白米飯加點香腸和青菜,中間再臥一個太陽蛋,看上去擺盤還是似模似樣,琪琪也自我調侃:沒有傲嬌的命,一切就靠自己,雖然懶一點,但是葷素搭配,還挺好吃。
琪琪把自己的「懶人飯」上傳到網絡上,一時間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蛐蛐說:看到這位寶媽的堅強,很為她心疼。但是這樣吃不好,香腸屬於醃製食品,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孕婦一定不能多吃。
@採茶東南下說:雖說這位寶媽的心態很好,又很懂事,但這樣的懶人飯真的行不通。孕期胎兒通過母體來攝入營養,這位寶媽的食物一看就不能滿足胎兒發育所需,偶爾一頓兩頓倒是無所謂,長期肯定影響胎兒發育。
孕期是準媽媽很特殊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母體攝入食物,除了供應自己日常生活的能量消耗外,還承擔為胎寶寶發育輸送營養物質,不能太大意,還是要想辦法共攻克難題的好。
02孕期母體攝入食物要有「講究」,五類食物吃不得,別太大意
第一種:重口味食物
辣椒花椒等重口味食物雖然開胃,但這些食物容易消耗腸道內的水分,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長期食用過於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準媽媽胃部不適,還會導致便秘等問題。
尤其是有前置胎盤徵兆的準媽媽們,更應該遠離重口味食物,否則血液循環加快,可能會增加出血傾向。
第二種:高鹽、油炸食物
高鹽飲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在孕期很容易讓準媽媽出現妊娠高血壓等產前併發症,如果過多的攝入食鹽,準媽媽還會出現身體浮腫等症狀,影響孕期健康。
很多媽媽到了孕期就「放縱」自己,想吃就吃的心態作祟下,各種炸雞、薯條等高脂肪油炸食物來者不拒,這些食物會增加準媽媽體內膽固醇與膽酸的含量,影響胎寶寶生殖系統健康發育。
第三種:未烹飪熟的食物
喜歡海鮮的準媽媽們,懷孕後一定要忌口生魚、生牡蠣等生吃食物,還有未經過高溫消毒的牛奶、肉類等食物都要遠離。因為這些食物中攜帶的寄生蟲與病菌含量相對較高,一旦進入母體,可能會通過胎盤感染到胎兒。
第四種:含糖高的食物
妊娠高血糖也是常見的產前併發症之一,妊娠高血糖產生與準媽媽的孕期飲食脫不開關係。過量的甜食不僅讓準媽媽的血糖增高,還增大了胎寶寶出現畸形、巨大兒的風險。再有過量的糖分攝入會消耗身體大量的鈣質,導致準媽媽缺鈣,在孕後期出現腿抽筋等症狀。
第五種:具有興奮的食物
有的準媽媽是咖啡、茶的忠實支持者,但是孕期這些食物同樣是禁忌。因為過多攝入咖啡因的食物,除了容易引起尿頻、電解質紊亂外,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送達到胎兒,導致胎動頻繁或者讓胎寶寶出現睡眠障礙,影響他們健康發育。
十月孕期,是媽媽與胎寶寶「同呼吸、共命運」的時期。胎兒所需要的成長營養,都通過準媽媽的食物而「被動吸收」。準媽媽決不能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慾」而置胎寶寶健康而不顧。
因為特殊情況沒有人照顧的準媽媽們,更加不能大意,三餐一定要定時,可以多準備一些湯水來為身體進補,平日也可以準備一些堅果、粗糧應對不時之需。
還記得您懷孕的餐單嗎?一起曬出來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