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上聽過「虎生三子,必有一彪」這句俗語,意思是說虎生下的三個小虎崽中有個肯定會是彪,具有極強的攻擊能力。千百年來彪是什麼動物,一直是困擾人們的問題,彪是不是老虎,彪長什麼樣子是人們在關注和熱議的話題。
其實彪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介於虎和豹之間的動物,據說乍一看十分像麒麟。正如同《山海經》中那許多結合了不同生物的特點而形成的長相奇特的動物,彪本身也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
然而除了這種具有神話色彩的表述以外,彪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和俗語中所提到的「虎生三子」又有很強的契合度。
據古書記載:「虎字添三撇為彪,其為似虎非虎之物也。」
意思是彪並不是老虎的後代,而是跟老虎長得很相似的一種動物,類似雲豹或是山貓一樣的貓科動物。不過古人對於這種動物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和描述。
但在古代人眼裡,彪的實際地位相對於老虎來說還是比較低的。比如說清朝的官服配飾,武官四品官服的圖案是老虎,六品則是彪的圖案,可見彪和虎的地位高低。
關於彪的故事,民間有種說法,它們生下來和普通的虎崽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因為母虎一次性只能撫養兩隻幼崽,所以會把多餘的幼崽放到深山老林當中,任其自生自滅。也就是說,彪是被自己的母親拋棄的虎子,所以這隻被拋棄的虎子為了生存,就必須長年累月地和深山老林之中的猛獸鬥爭,如果贏不了,就只能喪失生命。相反,要是活下來了自然就會變的兇狠無比,因為自己從小就被拋棄,所以它們早就忘了自己原本就是老虎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記恨自己的母親,它們有時候也會遷怒於自己的兄弟,開始吃虎子。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很形象地指出,家裡孩子多,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環境的關係、父母的喜愛程度以及家境的貧富情況等,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不一樣的性格,其中必有一個孩子的性格,會走上不正常的惡性軌道,養成很多不良的習慣。
總之:「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是在生活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經驗之談,我認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告訴我們,在孩子較多的家庭,要重視對孩子們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培養,讓孩子們養成一個健康的性格,才能使孩子們正常的成長,不至於走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