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南圖新添的「國寶」有何過人之處?

2020-12-16 騰訊網

唐代的手寫佛經、現存最早刻本的北宋「新華字典」……這些古籍經過歲月的洗禮,雖然已經殘破泛黃,但它們的珍貴价值卻已流傳千年。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南京圖書館107部入選,據記者了解,江蘇共有9家單位127部古籍榜上有名,佔全國總量的16.9%,成為全國入選數量之首。除國家圖書館外,南圖是入選數量最多的古籍收藏單位。南圖此次入選的古籍不僅數量過百,且版本多樣,珍品迭出,包括了唐寫本、宋刻本、宋刻元明遞修本、元刻明修本、明刻本、明抄本、套印本、稿本、南三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底本等等。15日,記者走進南京圖書館,看著這些珍貴的「新晉國寶」,聽著專家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在這個寒冷的冬日,感受古籍帶來溫暖與傳承。

南京圖書館藏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卷》

最年長: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卷》

雖說內容普通,但勝在流傳千年

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它們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據南圖歷史文獻部副主任周蓉介紹,入選古籍均是從二級古籍內選定的具有重要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的珍貴古籍,且要求書品尚好、存量稀少及史料價值較高,同時必須經過全國古籍專家委員會評審、篩選後方能確定。此次新晉國寶中,最年長的當屬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卷》,據介紹,這是唐代人手抄的佛經捲軸,紙張比一般典籍要厚,周蓉告訴記者,雖說這個佛經只是一個敦煌的卷子,佛經本身的內容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而且重複的也很多,一切看似都很普通,但勝在年代早,記者看到,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流傳,這泛黃的紙張上,字跡依舊端正清秀,清晰可辨。

另外,記者發現,這些手寫的經卷上可以看到細細的框線,周蓉告訴記者,這不是用鉛筆畫的,而是用竹片蘸了墨畫的。據悉,此次入選的古籍中,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卷》不止一卷榜上有名,除了南京圖書館藏之外,還有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的經卷。周蓉說,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以前南圖一般以文獻為主,這是第一次申報唐寫本經卷。

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禮部韻略》

最珍貴:北宋刻本《禮部韻略》

海內無雙,官方指定考試用書

在這批珍貴古籍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北宋刻本《禮部韻略》。周蓉介紹說這本書通俗來說就是科舉考試用的工具書,功能相當於《新華字典》。「宋初科舉考試要考詩賦,這就需要考生牢記字韻,又不能犯諱。一本在手,可以幫考生『避雷』」。一頁宋版,一兩黃金。宋刻本古籍存世量少,因此尤為珍貴。「提到宋刻本,一般南宋本比較多,北宋本更加稀有。」周蓉介紹,此次入選的《禮部韻略》五卷,就是珍貴的北宋刻本,由北宋訓詁學家丁度等人纂修。經專家研究鑑定,該書刊刻時間在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之間,為海內外孤本,亦為現存《禮部韻略》最早刻本。該書於2013年通過競拍入藏南圖,成為南圖又一鎮館之寶。在傳世宋本寥若晨星的背景下,此書的出現被譽為古籍界的重大發現。

最驚喜:元刻明修本 《附釋音禮記註疏六十三卷》

一段古籍普查中的佳話

南京圖書館現有歷史文獻230萬冊,其中古籍160萬冊,包括善本1.2萬餘部14萬冊。據周蓉介紹,館藏古籍的主體來源於浙江丁氏「八千卷樓」舊藏,在已有館藏的基礎上,南京圖書館一直重視歷史文獻原本的收集入藏工作。近幾年來,在古籍專場拍賣會上成功競拍歷史文獻原本20餘種,其中不乏國寶級的古籍珍本,也接受過陳廷焯後人捐贈的珍貴稿本。之前一至五批名錄的評審中,南京圖書館已有524部古籍入選,其中入選第一批名錄的宋刻本《龍川略志六卷龍川別志四卷》,是現存唯一一套兩志合刻的宋刊宋印本,每冊正文首葉均鈐有「楝亭曹氏藏書」朱文印記,曾為曹雪芹祖父曹寅所藏。2013年被評為全國古籍普查的重大發現之一。

此次,兩部元刻明修本 《附釋音禮記註疏六十三卷》同時新晉為國寶,成為南京圖書館在開展江蘇省古籍普查中的又一個佳話。據周蓉介紹,在南圖牽頭推動下,江蘇省委黨校圖書館將所有館藏書目進行了全面梳理與編目,期間,便發現了這部《附釋音禮記註疏六十三卷》,「最讓人驚喜的是,這部《附釋音禮記註疏六十三卷》正好是南圖所缺的幾卷」。周蓉講述當時的情境,依然回憶滿滿。

徐州圖書館藏宋刻本《四書章句集注》

展望: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

對於已入選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文獻,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將繼續遵循古籍保護「藏用並舉」的原則,在加強古籍保護的同時,如何實現古籍的有效利用也一直是南京圖書館正在思考的問題。周蓉認為,讓廣大讀者能夠接觸到古籍,從古籍中學習到知識,挖掘出它的優秀內涵,就是讓古籍中的文字進一步「活」起來的一個有效途徑:「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現在也有各種方式,比如經常舉辦各種展覽、各種歷史文化講座,讓珍貴的典籍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通過它影響人,然後讓大家能夠了解古籍的內涵和它的美。」據周蓉介紹,南圖將進一步加強古籍數位化建設。南圖館藏的1萬多部珍貴的善本古籍,目前已經完成數位化,讀者可以查閱電子掃描件。讀者到館內,利用區域網,就可以查閱這些數位化的古籍,其中少量可以直接在官網查閱。接下來,將完善數位化技術和平臺搭建,加大在網上全文發布的力度和深度,更便於外地讀者查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相關焦點

  • 我省18部「傳世寶書」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日前,我省館藏18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至此,我省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已達143部,以這些「傳世寶書」為代表的古籍正在我省的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護工作下得以重見天日,並流傳於世。而要讓飽經風霜、堪稱是「黛玉體質」的古籍再度翻頁「發聲」並非易事。本周一,記者分別採訪了古籍修復師和古籍普查員,了解古籍普查、保護和修復背後的故事。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周瑋)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一大批我國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重要古籍入選,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的特點。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王瑩)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介紹當前我國古籍保護工作的新成果、新發現。發現了一批珍貴典籍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我國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重要古籍,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的特點。
  • 打卡南圖 探秘107件新晉國寶「檔案」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全國共752部古籍入選。位於長江路文旅集聚區的南京圖書館,以107部、佔全國總量14.2%的數量,成為除國家圖書館外入選數量最多的古籍收藏單位。   南京圖書館位於玄武區中山東路189號,靠近地鐵二號線大行宮站,從1號口出拐個彎就到。
  • 活字三色套印本《投壺譜》首次發現,湖北又有34部古籍入選「國家...
    長江網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竺佳怡)經國務院批覆,10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湖北省共有34部珍貴古籍入選。至此,我省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達260部。
  • 150部「國家珍貴古籍」重慶開展 到底有多「貴」?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網重慶12月15日電(陶玉蓮)15日,「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旨在揭示這些古籍的珍貴价值之所在。這些珍貴古籍如何保存?它們究竟有多「貴」?
  • 西藏首批「雲共享」珍貴古籍文獻今日上線
    新華社拉薩4月25日電(記者春拉)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首批「雲共享」館藏珍貴古籍文獻25日正式上線試運行,標誌西藏邁入古籍文獻「雲閱讀」時代。這次試運行上線的首批珍貴古籍文獻總計達50函、6581葉,內容涉及藏族歷代學者傳記、西藏歷史及各地佛教史等,其中包括《阿底峽大師傳》(寫本)、《阿底峽大師自傳》(寫本)、《瑪爾巴譯師傳》(阿里貢塘刻本)、《薩迦班智達傳》(公元17世紀刻本)、《夏魯譯師傳》(朱印刻本)、《薩迦世系之稀奇寶典》(17世紀刻本)、《漢地佛教史》(刻本)、《青史》(15世紀刻本)、《
  • 西藏首批「雲共享」 珍貴古籍文獻上線試運行
    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圖書館(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該館首批「雲共享」館藏珍貴古籍文獻已經上線試運行,標誌西藏邁入古籍文獻「雲閱讀」時代。  此次試運行上線的首批珍貴古籍文獻總計達50函、6581葉,內容涉及藏族歷代學者傳記、西藏歷史及各地佛教史等,其中包括《阿底峽大師傳》(寫本)、《阿底峽大師自傳》(寫本)、《瑪爾巴譯師傳》(阿里貢塘刻本)、《薩迦班智達傳》(公元17世紀刻本)、《夏魯譯師傳》(朱印刻本)、《薩迦世系之稀奇寶典》(17世紀刻本)、《漢地佛教史》(刻本)、《青史》(15世紀刻本)、《布頓教派史》(刻本)等
  • 城市獵人漫畫色情處
    內蒙古23種珍貴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內蒙古自�û��區圖書館19日對外消息指,內蒙古23種珍貴古籍正式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官方稱,中國文化和旅�Ů部日前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內蒙古共23部珍貴古籍入選名錄,其中內蒙古大學圖書館《上師供養儀軌》(清)第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撰,清朱墨抄本;《紅樓夢》(清)曹撰、(清)哈斯寶譯,清抄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清初泥金抄本等6部入選。
  • ...明朝的「導遊指南」……重慶圖書館這場古籍特展「名堂」有點多
    12月15日上午,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正式開幕和市民見面。全市古籍「家底」:超63萬冊
  • 江蘇5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9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等在內,江蘇有5處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位列其中。
  • 連續兩年入選全球獨角獸榜單,威馬汽車有何過人之處?
    其中,在汽車交通行業中,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車企威馬汽車表現優異,實力入選2020 全球獨角獸企業 500 強榜單,排名總榜第67名,中國汽車整車企業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威馬汽車已經連續兩年入選球獨角獸500強榜單。能夠連續兩次入選該榜單,威馬汽車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