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在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寄住的酒店廊壁上,出現了一張張用A4紙列印、透明膠固定的漫畫,畫面下方還有俏皮的手寫留言。沉寂的駐地走廊因這批畫作,忽然間人氣十足,充滿了歡笑聲。
「策展人」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支援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這些「展品」也由她們親手布置,預設的觀眾為廣東醫療隊的275名隊員。
創意的提出者、孫逸仙紀念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士李青,對它的「療愈」效果有點兒喜出望外。2月3日20時許,她結束當日的工作後,以動情的文字回復南都記者:「在援漢第9天,我看到大家特別開心地笑了。有的隊友很興奮地表達著對漫畫作者的喜愛,也引來了酒店工作人員的紛紛點讚……」
她們選擇的畫作中,有很多出自著名漫畫家小林(中山大學教師林帝浣)之手。得知前線的醫護人員只能在網上搜集圖片,他立即對應著找出了高清版,並特意為這個特殊的展覽創作了新漫畫。
2月3日晚,小林告訴南都記者,一批加急印製的彩色漫畫已經從上海寄出,在物流企業的幫助下,4日應能運抵武漢。此外,他還將300盒原本為情人節預留的、印著自己畫作的訂製巧克力,一併贈送給了廣東援鄂醫療隊,「希望他們在辛苦工作時不要焦慮,保持好的情緒。」
策展者:「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護士李青說,她之所以想為醫療隊全員辦一次漫畫展,是因為在援漢之初,自己被小林的一幅漫畫「治癒」過。
李青生於1989年元宵節——幾天後,可能就要在前線過農曆生日了。1月24日除夕,她告別丈夫,自願作為第一批增援飛赴武漢,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該市最早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定點醫院之一、距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裡的漢口醫院,接管了一大隔離病區。
當時,漢口醫院已經處於嚴重透支狀態。她記得一位患者家屬對她說:「因為你們來了,所以我們也在一天天變好。」家屬的信任和樂觀的笑容,讓裹在沉重防護服中的李青眼淚上湧, 護目鏡「瞬間結了一層水霧」。她想起了之前刷到過的小林的作品,那是一個溫馨陪伴的畫面,下方寫著相似的話:「直到你來,我才一點點好起來。」對那一刻有了更深的共情。可是隔著層層護具,李青甚至不確定,自己的微笑能否傳遞給對方。
她意識到:「援漢醫務工作者要為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但如果我們自己的心都被防護口罩、護目鏡和面屏壓抑、束縛了,就很容易出現疲勞,甚至生理性的病態。所以,精神支持很重要。」但客觀環境要求大家做好防護,醫護人員歇班後也只能在各自的房間隔離,相互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也是湊巧,李青記起了兩年前醫院團委辦的「文化牆」活動,於是她想,「如果能讓大家路過靜悄悄的走廊時,看見牆上貼著暖心的話語、無處不在的『加油』,會不會更堅定自己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在確認駐地有印表機、徵得臨時黨支部的同意之後,2月1日,李青和幾位隊友火速在酒店走廊中完成了「布展」。有的畫作下方還能看到她的詼諧「跟帖」,反響頗佳。她解釋,「因為我自己也被感動了……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2月2日,經全國多個施工團隊合力搶建的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但李青並沒有因此放鬆。她等待著疫情真正結束的時刻。
漫畫家:「藝術可以療愈」
武漢前線的畫展剛「開幕」,2月1日深夜,在通訊員的聯絡下,遠在廣州的漫畫家小林悄然行動起來,為他的醫界「粉絲」們籌備一份贈禮。他在自己的歷年畫作中,精選了一批「溫暖、勵志,既鼓勵堅持,又有助於放鬆心情」的高清水墨畫,還特意為這場特別的展覽創作了幾幅新作。
小林對南都記者說:「在這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役中,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力量,我相信舉全國之力,可能很快把疫情控制下來。」而他的方式,是創作。
這位中山醫科大學(今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的跨界藝術家,近年來一直用水墨漫畫來捕捉時代氣息、觀照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了「小林漫畫」這個新媒體漫畫的著名IP;他主張藝術可以療愈,去年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聘為客座教授,負責籌建人文藝術治療科,探索在臨床醫療中引入音樂、繪畫,包括漫畫等綜合手段,提高癌症病人、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等的治療效果。如今,相關方案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即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這個特殊的春節,小林「禁足」在廣州的家中,不停地刷著疫情資訊,每日以一篇原創推送撫慰讀者。譬如,繪製了一套「小金鼠戴口罩」的表情包,推出《武漢加油》原創漫畫合集;也一直試圖用各種方式來引導公眾,不要陷入過量信息造成的「共情傷害」。
2月2日,他推送了題為《既然宅在家,不如學畫畫》的文章,教讀者畫水墨。「我也知道,通過一篇文章學會畫畫是不太可能的,」小林對南都記者笑稱,「但是我覺得,首先它可以稍微轉移一下人們的注意力,其二,能夠引起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從而產生一些美好的情緒。」
身為中大藝術學院教師,小林距離正式復工還有一段時間。除了每日繪畫、寫公眾號,他正在遠程籌措一部紀錄片,反映廣東援鄂醫療隊的「戰疫」實況,「現在我們這邊的剪輯等工作已經協調好了,關鍵是等前方抽空拍攝素材。爭取讓這個片子是比較正能量、比較入心的。」
採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原標題:廣東援鄂醫療隊駐地添「漫畫廊」:小林等寄畫支持,撫慰一線醫護)
(責任編輯:張力_ZJ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