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妙不可言——齊白石與內江

2020-12-22 瀟湘晨報

齊白石

&

內江

齊白石(1864─1957)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篆刻藝術上也是開宗立派的大師。作為「書畫之鄉」的內江,與齊白石有無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

齊白石曾在內江住宿

1936年,齊白石應時任四川陸軍四十四軍軍長王纘緒之邀請,從北平出發,於5月4日到達萬縣,遊歷成渝110餘日。這期間,根據《白石老人自述》記載:5月「十一日到重慶。十五日宿內江。十六日到成都,住南門文廟后街。」這是齊白石事後回憶的時間。筆者查閱1936年5月29日成都《新新新聞》相關報導,齊白石是28日下午5時抵達成都的。由此推斷,齊白石應該是27日由重慶到達內江並住宿一夜的。《1936年齊白石四川之行行程表》也記載:5月27日「申時(即下午3:00—5:00),一行人經過重慶烏江,當晚留宿四川內江。」(韋昊昱《峨眉春色為誰妍——齊白石與近代四川文人》)當時齊白石還帶了胡寶珠夫人和五女良止、六子良年同行。王纘緒去重慶迎接齊白石一行,他們都在內江住宿一夜。

齊白石作品《墨蟹水草圖》

《白石老人自述》中,又記載了他們「八月二十五日離成都,經重慶、萬縣、宜昌,三十一日到漢口。」8月26日的《新新新聞》亦報導齊白石一行於前一日離開成都,這個時間是沒有錯誤的。他們8月26日未時(下午1:00—3:00)到達重慶,由此可見,他們8月25日晚也應該在內江住宿一夜。由此推斷,齊白石這次四川之行是兩過內江。當時齊白石在內江有無活動,目前未見相關史料記載。

齊白石與內江人的交往

齊白石與內江人的交往,首先要談的是張大千。他們的交往開始於1925年冬,張大千赴北京,結識了北京國畫界諸名流,其中包括齊白石。1928年至1948年期間,除1939年至1945年抗戰外,張大千經常去北平交流、展覽,並長期居住,在城外居頤和園聽鸝館,城內住府右街羅賢胡同自購的小四合院,與齊白石的交往更密切。

齊白石張大千合作《蝦荷花圖》

1935年,北平琉璃廠清秘閣書畫店出版了四大冊《張大千畫集》,就是由齊白石與當時北平畫壇頂尖書畫大家陳半丁、于非闇、溥心畬、陳寶琛、傅增湘等10人共同作序,高度評價和讚揚了張大千的藝術成就。1936年,張大千經常去跨車胡同訪問齊白石,探討畫藝,還請齊白石吃川菜。1947年冬,張大千到北平,常與齊白石、徐悲鴻等共同遊覽西山。1948年9月底,張大千再到北平,專程看望齊白石、徐悲鴻等老友。這次他們還一起創作,徐悲鴻紀念館收藏有兩件水墨荷花對蝦圖,齊白石畫對蝦,張大千補荷。這也是兩位藝術大師的最後相會。

齊白石篆刻作品「大千」

張大千對齊白石非常尊重,他比齊白石小35歲,一直視齊白石為前輩。1936年3月,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鴻作序,並經常給人說張大千是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知道後謙虛地稱讚了同輩諸名家後說:「在上還有老一輩的任伯年、吳昌碩、陳師曾、齊白石,他們都遠比我高,我怎當得起『五百年來第一人』之稱。」(李永翹《張大千全傳》)齊白石對張大千的畫作也是很欣賞的。張大千1947年畫的《勒馬圖》上,就連續鈐蓋了上、下兩方印:「白石曾見」「蘋翁得見有因緣」。齊白石更為張大千刻有朱文「大千」印,非常簡潔,左疏右密,厚重渾樸。

齊白石與另一位內江人也有密切交往,他就是胡競寰。胡競寰,又名胡銳,別名晉藩,號萬扇樓主,資中縣廟溪口人(今資中縣銀山鎮沱江對岸,鄰東興區富溪鎮),生於1887年9月,定居內江,解放時移居成都,後居資陽病逝。他為直系軍閥吳佩孚部下,1931年春在四川大竹隨吳佩孚去北平。胡競寰喜好書畫,富於收藏,齊白石曾為他刻崔子玉《座右銘》20方印章。除此之外,《齊白石篆刻作品集》中載,齊白石還為胡競寰篆刻有白文「胡銳之印」「競威將軍」「胡銳」3方印。

齊白石篆刻作品「胡銳之印」

「胡銳之印」為方形,邊款是「乙亥十一月之初,競寰先生來平視餘,言治園好篆刻,能佳作,並索餘刻此石。白石山翁。」即1935年12月中旬時,胡競寰在北平拜訪齊白石,並有代王纘緒(號治園)當說客的意思,稱王纘緒喜歡篆刻藝術,也能夠刻好印,並請齊白石刻了此印。胡競寰為什麼替王纘緒當說客呢?因為王纘緒喜歡書畫金石及收藏,在蜀中書畫與篆刻名家曾默躬的極力推崇下,也成為齊白石的「粉絲」。早在1931年,王纘緒就邀請齊白石遊蜀,因為諸多原因未成行。胡競寰提及王纘緒喜歡篆刻之事,亦有促齊白石遊蜀之意。果不其然,齊白石有了次年5月至8月入蜀之遊,其中可以說不乏胡競寰之功。「競威將軍」亦為方形,邊款為「競寰將軍。白石。」應該是這次同時刻的,因為前者是姓名印,此為將軍名號印,兩者相互對應。「胡銳」是半通,無邊款拓片,時間不詳。該3方印線條遒勁,粗細相間,疏密對比,「軍」字內豎畫偏左而匠心獨運,與上的「將」字右下留紅形成呼應。

齊白石作品《雁來紅蟋蟀圖》

「丙子秋九月」即1936年10月,胡競寰在北平再向齊白石「索刻」了崔子玉《座右銘》印。這時的齊白石因遊蜀與王纘緒由於一些問題產生分歧而交惡,但卻為胡競寰精心刻制,說明齊白石與胡競寰的關係是很融洽的。這次,齊白石還為胡競寰畫了一些扇面畫。《墨蟹水草圖》題「競寰雅屬。丙子秋,齊璜。」《雁來紅蟋蟀圖》題「晉藩將軍正。齊璜。」1936年11月,胡競寰將齊白石的這些篆刻作品和畫作帶回了內江,今收藏在東興區文管所。

齊白石篆刻作品「燮陽」

齊白石與內江人的交往,還有餘燮陽和蕭翼之。餘燮陽(1878—1944),內江人,著名書法家,為清末秀才,因書法特優,經座師舉薦,約1902年入清廷軍機處充任章京近六年,專司諭旨、奏議謄錄,並受教於書法大家翁同和、姚茫父。後又考入京師法政學堂,與沈鈞儒等為同學。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有傳,齊白石為他刻有「燮陽」朱文印,線條樸拙而少凌厲,陽字右部下垂,使全印章法生動,疏密有致。餘燮陽辛亥革命後就回川任職了,而齊白石在1917年才到北京,所以此印不應該是在北京期間所刻。其有可能是齊白石入川時刻的,當時餘燮陽已經是四川有名的書法家了。

齊白石篆刻作品「翼之」

蕭翼之(1890—1948),名藩,內江人。他是張大千童年好友,被張大千稱為蕭二哥,喜愛書畫,17歲加入富順鹽號,負責川鹽押運,長期往返四川與上海之間,後任和通錢莊成都分部經理。他與中央銀行成都分行經理楊孝慈是張大千的重要藝術贊助人。齊白石為蕭翼之刻有朱文「翼之」印,該印文字疏密對比強烈,通過左右橫、斜畫粘連與穿插形成整體,五豎畫支撐而有扛鼎之力,右下大塊留白與左上部留白呼應,左右粘邊與借邊調整了均衡,變化安穩,也應該是齊白石遊蜀時所刻。

當時齊白石來川影響很大,他被稱為「名畫金石雕刻家」「名金石家兼畫家」等,5月30日的《新新新聞》報導,「以此老不畏跋涉,以耄耋之年,僕僕風塵,惠然肯來,大家非常歡喜,自他抵蓉後,即群往拜訪。」各屆人士都希望獲其書畫和篆刻作品,他也確實為巴蜀留下了許多作品。蕭翼之在成都經營和通錢莊,也喜歡藝術,免不了請齊白石刻印或受其贈刻。

齊白石篆刻作品「田氏伯施秘賞書畫」(左:印拓 中:印石 右:邊款)

齊白石與曾經任職內江的兩位專員的交往也值得一說,他們是田伯施和曾德威。田伯施1941年6月至1947年8月任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部司令。當時專署駐地資中,轄資中、內江、資陽、簡陽、榮縣、仁壽、井研、威遠。田伯施亦喜歡書畫藝術,早在1930年時,他通過友人即齊白石在四川的弟子姚石倩,以「田君愛吾畫,有知己之感。有吾賢介紹,雅意可嘉,隨潤加一可以取消」(齊白石《瀕翁手札》之四)的優惠,求得了齊白石的畫作《庚午山水冊》八開,其中的「雨後山家」題上款為:「伯施先生清正,庚午齊璜。」田伯施解放後因困又託姚石倩將該畫冊轉賣給著名醫生張冠英。張冠英購得後與姚石倩1951年去北京拜訪齊白石,齊白石再為其作跋,並一起合影留念。姚石倩也題跋於「庚寅花朝」,即1950年4月1日,其他還有謝無量、劉蘆隱跋文。齊白石更為田伯施刻有朱文「田氏伯施」「田氏伯施秘賞書畫」印,估計也是齊白石遊蜀時所刻。其中「田氏伯施」為方形,注重疏密對比;「田氏伯施秘賞書畫」系半通印,邊款「白石」,為田收藏書畫用印,「氏」的穿插同「施」「秘」、「田」與「畫」都有結體的呼應,2017年出現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可見齊白石在成都期間,田伯施與之有較深交往。

齊白石篆刻作品「曾德威」

曾德威(1894—1951)名學道,資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早年在川軍中任職,1933年為少將參謀長,以後先後任崇慶、榮縣、隆昌縣縣長等職,1941年9月任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1942年7月至1947年10月任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後以行醫為職業。他也喜好書畫藝術,抗戰勝利後,在萬縣曾發起成立川東文藝促進會並自任會長。齊白石為其刻有白文「曾德威」印,其中「曾」字上密下疏、「德」字的「心」簡化和上面豎畫出邊可謂匠心,亦可能在成都時所治。田伯施、曾德威與劉文輝都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被稱為保定系。1936年劉文輝任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齊白石為其刻有許多印。

齊白石的篆刻和書畫藝術作品,以及1936年的入蜀之遊,搭建起了內江及內江人和他的交際,不僅給內江留下了珍貴的藝術財富,更給我們留下了藝術大家「行萬裡路」與「藝術在遠方」的寶貴啟示。(文圖:葉自明)

關注內江文化旅遊

點「在看」給我一個小心心

【來源:內江文化旅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你的名字》: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緣,那麼的妙不可言
    導語:《你的名字》:相遇曾是命中注定,緣,是那麼妙不可言緣!是那麼的妙不可言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曾經的命中注定;畢竟佛說過:「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佛:不是我,我沒說過,別冤枉我】「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 緣,妙不可言!日本一小姐姐被小三後和閨蜜前夫結婚
    人生中總有一些時刻總會讓人忍不住感嘆「緣,妙不可言!」日本就有一個小姐姐在愛情中尋尋覓覓,經歷了很多失敗,就在即將對婚姻失望的時候卻找到了值得相伴一生的人,關鍵是對方還是閨蜜的前夫!
  • 《仙劍奇俠傳1》靈兒初見李逍遙,緣,妙不可言
    正如林更新那句緣,妙不可言呀!話說劉亦菲當時也正是出演這劇後獲得了高人氣與關注度,後來還主演了《神鵰俠侶》。現在更是即將出演《花木蘭》中木蘭這一角色。小編今天就說到這裡了,歡迎評論留言,文章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各位能夠指出來,你們的每一次點讚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指出的錯誤也是小編最大的成長,小編每天都會更新精彩內容,愛你們喲!
  • 80餘件珍品再現齊白石師徒「三人行」
    「三人行——齊白石 李苦禪 許麟廬藝術聯展」近日在榮寶齋大廈亮相,展覽展出了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80餘件作品,很多作品都是首次對公眾展出,不僅榮寶齋拿出了「壓箱底」的作品,也展出李苦禪、許麟廬兩家珍藏之作。    一踏入展廳,展牆上的時間線和老照片,將三人的交往經歷娓娓道來。
  • 貼吧19年神預言兌現,兮夜再次擊敗IG,網友:緣,妙不可言
    只能說,緣,妙不可言。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趣談齊白石《大富貴家風圖》的淵源
    齊白石(1864-1957)此幅齊白石《大富貴家風圖》是北京文物商店舊藏,原裝綾裱,紙本設色。齊白石 絕筆之作《風中牡丹》 本文圖片素材源於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收錄:《向大師學畫系列叢書-學吳昌碩.齊白石畫牡丹》《向大師學畫系列叢書-學吳昌碩.齊白石畫牡丹》裡詳細的講述了齊白石雖各個時期呈現不同的面貌,但又一脈相承。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王闓運與齊白石的師生交誼
    書中齊白石自陳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張仲颺介紹齊白石去拜見了王湘綺先生,此次齊白石便帶了詩文、字畫、印章,請先生評閱。湘綺先生說:「你畫的畫,刻的印章,又是一個寄禪黃先生哪!」《自述》中齊白石覺得湘公名聲很大,一般趨勢好名的人,都想列入門牆,遞上一個門生帖子,就算做王門弟子,在人前賣弄賣弄,覺得很光彩了。
  • 榮寶齋拿出「壓箱底」的佳作,齊白石、李苦禪近百幅作品共同展出
    「三人行——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藝術聯展」近日在榮寶齋大廈亮相,展覽展出了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80餘件作品,很多作品都是首次對公眾展出,不僅榮寶齋拿出了「壓箱底」的作品,也展出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三家珍藏之作。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四川內江 聚焦內江高質量發展
    王磊 攝   中新網內江9月26日電 (祝歡 單鵬)「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內江,無論是內江市城市規劃展覽館還是參訪的企業,都讓我覺得非常震撼。」25日,在結束2020海內外華文媒體「魅力天府」內江行後,埃及《中國周報》朱新娥表示,內江擁有「成渝之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交通網的迅速完善,也給內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
  • 齊白石老虎畫成「病貓」,還拍賣出2800萬?專家:放大5倍看尾巴
    看多了目光滲人、面目猙獰的成年虎,再看這幅天真可愛、一心長大的小老虎,更是多了些童趣,這種不露面的表達妙不可言。二貴藝術手法:意境豐富的水墨畫,為何可以容下老虎?其次,齊白石的這幅虎圖乃是水墨「寫」成,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繪畫的藝術瑰寶,以重意不重實且大量留白的特點著稱,水墨畫一般近處寫實、色彩微妙,表達意境優美靜遠,齊白石用水墨畫繪畫老虎是否不妥?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的繪畫對現實進行了誇張
    齊白石畫蝦中 齊白石大家可能都非常了解了,齊白石大寫意的繪畫深入人心,他的繪畫可以說是在當時獨樹一幟筆墨技法融匯古今,具有古人的筆墨韻味也漸漸的形成了個人的繪畫之風,同時他還加入了一些淳樸的民間藝術的繪畫之風,與當時文人繪畫兩者相結合,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摩擦,形成了齊派大寫意畫風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
    齊白石的門人瑞光和尚究竟是誰?圖1 息肩圖 王妙如 尺寸不詳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裡記載了雖然北京畫院收藏有好幾件瑞光的作品,翻閱齊白石的詩稿,也能覓出十餘首為瑞光而作的詩歌。可是,瑞光是誰?翻遍畫史,卻鮮有記載。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開始於故紙短箋中尋覓,瑞光與齊白石交往的始末開始越來越清晰。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詳解齊白石刻苦學習繪畫知識的故事
    這是齊白石最喜歡的功課,因為在這之前祖父教他寫字,都只是用松樹枝在地面上畫著寫,這比那樣做有意思多了。為了讓齊白石學寫字,祖父齊十爺把他珍藏的一塊斷墨,一方裂了縫的硯臺,鄭重地送給了齊白石。齊白石作品《蘿蔔白菜圖》這是齊十爺唯一的「文房四寶」中的兩件寶貝,原是他預備自己記帳時用的,平日都捨不得給別人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也是一個萌萌噠的吃貨
    近期展出的中國美術館「美在新時代」典藏精品特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為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林風眠等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家作品。齊白石展廳走進齊白石的展廳,我的靈魂為之一振——媽呀!全是吃的!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作品賞析來啦!
    保利山東第四屆拍賣會「經典——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匯集白石老人各時期精品六件,涉及芋魁、枇杷、荔枝、蝦蟹、山水等題材,精彩紛呈。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裡記載了在1909年,齊白石受友人郭葆生之約赴廣西欽州,途中在上海大約逗留了兩個月,其間遊園觀畫,尋書訪友,並品嘗到當地特有的白沙枇杷。白沙枇杷香甜的汁液、滑嫩的果肉給白石老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經過白沙路,人世無枇杷。」他在晚年回憶起當年的種種經歷時,枇杷時常勾起他對江南的留戀。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詳解齊白石精心哺育的藝術園地是什麼?
    齊白石作品《魚》 收錄於:餘語往事-齊白石自述《餘語往事-齊白石自述》裡講齊白石起初寫字,學的是館閣體,後來到韶塘胡家讀書,見到胡沁園、陳少蕃兩位老師都是學晚清湖南書家代表人物何紹基一體,於是也跟著學習何體。齊白石後來又聽從樊樊山意見,學習清代揚州畫家金農(冬心)字體。
  • 藝苑雜談丨齊白石也罵人?來看看齊白石的諷世畫
    齊白石三十七歲時拜入「湖南大儒」王闓運門下為弟子,以詩文名震大江南北的王氏容許齊白石入附王門似乎是另有所圖,對他本人並不怎麼看得上,乃至評齊白石作的詩為「薛蟠體」。這是極端輕蔑齊氏的說法。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呆霸王薛蟠的詩是怎麼回事。指齊白石詩為薛蟠體,當然不是說他下流,而是說他本沒有文化而「強作風雅客」。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趣談齊白石輟學期間勤奮自學的故事
    這時,齊白石正在學《論語》。按照當時農村學堂的規矩,到了秋收的季節,學堂是要放假的,恰好這個時候齊白石又生病了,齊家父母就讓他在家休息一段時間。那一年年底,齊白石的母親又生了三弟,齊家的收成也不好,幾乎窮得沒有糧食吃了,而齊白石的祖父也生病了。
  • 齊白石之所以是齊白石,就因為他曾經壓根就是一個「鄉巴佬」
    齊白石之所以是齊白石,就因為他曾經是或者就壓根就是一個"鄉巴佬",按今天的話說,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老農民。當他具備了一定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名藝壇巨子時,他也沒有忘記他是一位"湘上老農"。實際上,他是一位有修養的鄉下人,或者說是來自鄉間的文化人;他是一位攀上了藝術高峰的農民,或者說是保持著農人本色的偉大的藝術家。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畫贈張鎮《高立千年圖》的故事
    30,000,000-50,000,000成交價:RMB 80,500,000節選自:《齊白石畫集·鷹》《齊白石畫集·鷹》裡記載了齊白石老人平生繪事以花鳥為工,在他留下的數以萬計的畫作中,松鷹圖無疑是其最為經意的畫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