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2020-12-22 親子派

4歲的孩子,會做什麼?

吃零食,還是做遊戲?

4歲的女孩兜兜,竟跟著爸爸騎行去了西藏。

近日,一則「單親奶爸帶著4歲女兒騎車去拉薩」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紅。

今年4月,26歲的阿鈄,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

帶女兒騎行去西藏。

他們從東莞出發,總行程4000多公裡,歷時71天。

一路上,阿鈄用手機記錄下了他和女兒的點點滴滴。

在藍天白雲下,他們奔跑騎馬。

在海拔四千米的雪域,他們一起堆雪人。

途徑雲南路段時,由於自行車負重過大,後輪輻條變形,他們不得不推車前進。

兜兜不僅不哭鬧,反倒歡天喜地地跟著爸爸一起趕路:

「你帶我冒險,我也陪你一起跨越困難呀!」

有時,阿鈄逗女兒說:「爸爸買機票把你送回去,好不好?」

兜兜的回答永遠是:「不好,我要跟爸爸繼續騎。」

無論是奔波勞累,還是風吹雨打,4歲的兜兜沒有抗拒和退縮,臉上始終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不得不說,兜兜的內心真的很強大了。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堪重負,跳樓輕生;有的卻樂觀向上,陽光豁達?

我想,網上一個高贊評論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因為見過的世面不一樣,成長環境也就不一樣。

深以為然。

見過世界和沒見過世界的孩子,是不一樣的。

1、

見過世界的孩子,才會寵辱不驚

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曾在一次演講中說: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

而一個人生活的廣度又往往取決於他見過的世界。

對大多數人來說,南極是遙不可及的地方。

可是,5歲的男孩辛巴早已經去過了南極。

因為爸爸的工作關係,辛巴從3歲開始就跟著父親走南闖北……

在旅行中,辛巴常常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

開始的時候,他和其他孩子一樣,也會退縮。

比如在亞馬遜雨林裡釣食人魚時,叢林裡有無數的蚊蟲,被咬上後,會超出常人想像的癢,但卻不能抓。

辛巴被咬得哇哇大哭,吵著要回家。

爸爸對他說: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後還會堅持去做。」

在爸爸的陪伴下,辛巴學著像大人一樣強忍著,克服了蚊蟲的叮咬,釣到了食人魚。

同時,辛巴也第一次明白了:

面對困難,需要堅強。

旅行,帶給辛巴的,不僅僅是堅強,還有獨立。

爸爸為辛巴報了夏令營,辛巴會自己按照單子上的清單,仔細認真地打包行李。

他說:

「我可以努力單獨一個人,照顧好自己。」

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克服。

哪怕克服不了,他們也不會一蹶不振。

因為他們知道,世上有無數種活法,一個地方失敗了,還有別的天地可以容得下你。

他們不會局限於自己的錯誤和別人的看法,受到挫折也不容易自暴自棄。

在《最好的教養在路上》一書中,作者樸善娥寫道:

「自己與女兒的每一次際遇都是一次歷練。」

探訪名勝古蹟,孩子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來自陌生人的溫暖與關愛,讓孩子懂得了感恩;

哪怕他們被欺騙,孩子也學會了寬容跟理解……

經歷越多的孩子,越有敬畏、知進退,越不會困頓於眼前的憂患。

那些見過的風景,遇到的事物,都會凝結成精神的內核,幫孩子在生活的沃土中,長成堅韌的自己。

2、

見過的世界,會改變孩子的人生

著名兒童專家尹建莉老師曾說:

父母有條件的話,應儘可能地多帶孩子去旅行,別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時光,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純美的原生態世界,具有謎一樣的潛能和無數的發展可能……在旅途中將能更多地發現孩子的各種潛能。

帶孩子去看世界,不僅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更能讓孩子知曉,世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更有各種各樣的人生選擇。

有時候,一場短短的路程,一次不經意的觸動,可能就此改變孩子的一生。

馬雲曾經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為學英語,年少的馬雲經常跑到西湖邊,給外國人做免費導遊。

做導遊期間,馬雲結識了澳大利亞的莫利一家。

1985年,在莫利的幫助下,馬雲到澳大利亞旅行了29天。

在國外,他見識了新世界,他看到了電腦,了解到了很多知識……

馬雲說,因為那次出國,他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見過星辰大海的孩子,才能不拘泥於頭頂那方天地,做到心中有乾坤。

只有孩子見多了,嘗試多了,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才會更加明確。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小的時候,媽媽曾問他:「你長大了,要做什麼呢?」

那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直到有一天,馬斯克跟著母親去了圖書館,他讀到了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寫的《2001太空漫遊》。

裡面有一句話給馬斯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

他發現,天空中的星辰,擁有無限魅力。

從那時起,他做了一個決定:—要了解宇宙是如何運行的。

費爾巴哈說: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

見過世面的孩子,因為找到了明確的目標,才能擁有堅持夢想的篤定。

那些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欣賞過的風景,在不經意間開拓了孩子的眼界,改變了他們的想法;

提升了他們的認知,最終,塑造出一個飽滿而獨立的人格。

3、

孩子最大的世面,是父母的眼界

我們常常以為,我們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的資源,見世面就是有錢人的「專利」。

其實不然。

見世面,不在於去多貴的地方,而是帶孩子去見沒接觸過的東西,拓寬自己的認識邊界。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會讓孩子固步自封,而是教他們看世界、品人間。

1. 見天地,多走走

龍應臺說過:

「上一百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

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

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見世面,絕不是帶孩子環遊世界那麼膚淺。

只要你願意,無論是大自然,還是街頭巷尾,甚至是菜市場,都可以成為孩子「見世面」的場所。

和孩子一起,觀天地的寬廣,見生命的真實;

看路邊的野花小草,教他分辨各種植物的形態;

撿河道邊的貝殼石頭,讓他領悟滄海桑田的變遷。

只有真真切切見過生活的樣子,才能對人生擁有真正的感知。

2. 見人生,多讀書

讀書是增長見識最簡單的方法,也是見世面最便捷的途徑。

楊絳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

「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

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

閱讀就像是無障礙地穿越時空的一場旅行,讓他靠近那些閃亮的名字,感受偉人們的思想和高度。

知乎網友「小叮噹」說:

「在上大學之前,我沒有坐過火車,我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書本。」

他在以文字鋪就的智慧和經驗之路上,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閱讀,讓他從一座偏遠小城,跨越地域,走進一個無限廣大的世界。

3. 見自己,多陪伴

有人說:

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起點。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邊界。

同樣是旅遊,有的父母只是帶孩子拍幾張照片,發幾條朋友圈;

有的父母,教孩子觀察自然規律,學習人文禮儀……

同樣是讀書,有的父母只會命令孩子認真努力;

有的父母,能帶孩子領略書中的風土人情,歷史典故……

同樣是父母,有的人已經躺平放棄,卻把希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有的人始終熱愛生活,百折不撓,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的未來。

4、

帶著孩子去見世面,是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正如這首小詩裡所言:

他不怕黑,是因為你曾在漆黑的夜裡帶他看過最亮的星;她有主見,是因為你帶她發現過的世界比課堂大得多;他愛問為什麼,是因為你早就為他打開了好奇的大門;未來的他,勇敢無畏抵得住風雨的侵襲,探索世界的邊界;未來的他,心裡住著遠方衝出山川湖海的柵欄,領略萬物生靈的神奇;未來的他,好奇心不滅對未知的一切保有熱忱,直到尋到答案;因為現在的他,正隨你踏上旅程看最美好的世界……

當孩子見過自然天地的廣袤與壯闊,便不會把對生活的嚮往,拘泥於眼前的方圓。

當孩子品味過萬物輪轉與人生百態,便不再輕易把眼前的逆境,視作恆久的困局。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所有體驗,終將成為孩子人生中的財富,帶他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71天4139公裡,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走西藏:90後父母帶娃路子真野
    根據央視新聞記者報導:歷時71天,全程4000多公裡,90後奶爸鈄皓倍,帶著4歲女兒兜兜騎行去拉薩。父女倆跨越山川湖海,看遍一路美景,留下難忘回憶。事情要從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說起。東莞的單親爸爸鈄皓倍,有個4歲女兒,幼兒園一直沒有開學。這個90後爸爸突發奇想,帶女兒騎行去西藏,就當是送她的4歲生日禮物。鈄皓倍,生意人,酷愛體育運動,同時也是一位騎行愛好者,並有多次騎行進藏經驗。
  • 抖音90後超級奶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 71天行程4139公裡
    近日,抖音一位90後單親爸爸(抖音號:DouChenXi)帶著4歲女兒騎行4139公裡遊拉薩的視頻走紅全網,受到近5000萬網友的關注。「今年也只是我和女兒探索世界的其中一次出發而已,我女兒和我說要坐熱氣球,以後會努力工作賺錢帶她去土耳其,說想去滑冰滑雪,會努力帶她去日本北海道,說想去潛水看魚,會努力帶她去馬爾地夫。」
  • 東莞這對父女火了!奶爸帶4歲女兒騎車去拉薩!
    歷時72天 全程4000多公裡 東莞90後「奶爸」 鈄皓倍 帶著4歲女兒兜兜騎行去拉薩 因為此事 父女二人火遍網絡
  • 爸爸帶女兒騎行去西藏 東莞這對父女火遍全網
    ▲阿鈄和女兒在旅途中留影 受訪者供圖近日,東莞「90後」單親爸爸阿鈄和他的女兒,上了微博熱搜、人民日報和央視官方抖音,火遍全網。因為他們剛剛完成一段不可思議的奇妙之旅——歷時72天,全程4000多公裡,完成了從東莞到拉薩的騎行。阿鈄說,「因為疫情,女兒沒有去上學,但我陪她上的,可是《銀河補習班》。」
  • 90後奶爸帶4歲女兒,71天騎行4139公裡,這才是富養的含義
    他帶著4歲女兒去拉薩,71天騎行4139公裡,一路翻山越湖海,這件事受到網友的爭議。反對的一方表示:「4歲的孩子實際上沒有什麼記憶的,更別說體會,等長大的時候對七十多天的旅程,又能記得多少?」支持的一方表示:「真不容易,一個單親爸爸帶著四歲女兒,行四千多公裡遊西藏,世上少見,真是好爸爸,欽佩。」
  • 麗水90後奶爸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火爆全網,登上人民日報,網友直呼...
    歷時71天 全程4000多公裡 90後奶爸鈄皓倍 帶著4歲女兒兜兜騎行去拉薩 父女倆跨越山川湖海
  • 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
    ▲阿鈄和女兒兜兜在騎行路上合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黃浩苑、鄧瑞璇)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詩與遠方》的報導。
  • 郭晶晶帶娃下田插秧上熱搜,網友: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何謂見過世面?是一定要週遊世界嗎?還是滿身名牌?近期,郭晶晶與霍啟剛帶孩子下田插秧的圖片火了,一家三口烈日下插秧,我想這是為了讓孩子真實的感受到粒粒皆辛苦,而非作秀。他們帶著孩子真正的熟悉腳下的土地,讓孩子將人,事,物以及實踐聯繫在一起。讓孩子真正的了解歷史,地理與文明。
  • 人民日報點讚90後奶爸帶娃旅行,網友卻表示:這是在禍害孩子!
    這位奶爸叫鈄皓倍,受疫情的影響,這位奶爸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家陪伴女兒的同時也讓他看淡了許多。於是他決定,帶著自己的女兒騎行去拉薩,去感受這個不一樣的世界!據了解,鈄皓倍不是第一次騎行去拉薩了,對於路線、糧食等他都很熟悉,但是因為女兒的同行,讓他不得不謹慎再三。鈄皓倍為了這次旅行做足了準備,女兒兜兜也十分的興奮,一點也不生怯。
  • 為什麼一定要爸爸帶娃?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在媽媽群裡當做笑話聊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卻勾起了一波「寶爸帶娃」的無情吐槽:豆子爸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幾乎一等到周末有空的時候,就要約上三兩好友去附近登山。記得豆子七八歲那會兒,見他爸準備了一大堆填肚子的食物,眼饞得緊,非得纏著一塊兒去登山。也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豆子爸居然真的答應帶他一起去。結果這麼一去就出了岔子。
  • 奶爸帶女兒旅行代替上幼兒園 沒有圍牆的幼兒園
    一、帶娃旅行,到底是活受罪還是長見識?     節目的開始是鈄爸在兜兜4歲生日的時候,送給了女兒一個特殊的禮物:帶著女兒去拉薩!這位90 後的父親說:我要帶著她去全世界,看一下全世界每個人都是怎樣在活著;當她看夠了這些,她就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
  • 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讓他見這3種世面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每個小男孩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父母都要做好領路人,帶他去見這三種世面。我們無法為孩子打造完美未來,但可以帶他去見識廣闊天地,讓他產生希望和憧憬,懂得謙遜知道進取。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父母希望兒子是鷹,有能力搏擊於天地,必須先帶他去見世面。
  • 夫妻分居4個月沒見,媽媽帶孩子見爸爸,結果卻讓網友笑出眼淚
    02夫妻分居4個月沒見,媽媽帶娃見爸爸由於疫情的關係,有對夫妻迫不得已分居4個月沒見,所以等到各處都暢通無阻時,媽媽才帶著孩子去見爸爸。寶寶好久沒見爸爸,顯得十分興奮,飛快地跑過去爸爸那邊,想要抱抱舉高高,然而爸爸一臉懵逼地看著眼前的寶寶,直接擦肩而過地忽略掉孩子。這可把站在後面的寶媽氣壞了,大聲地喊著說:「你是不是傻,連閨女都不認識了。」
  • 別人家的「虎爸」是真「虎」帶3歲兒子騎行4002公裡到海南
    3歲半的高高打開手機上的視頻,和小夥伴分享著自己在海南的經歷,十分興奮。今年10月2日,羅新華騎著自行車帶著3歲半的兒子高高從湖南株洲出發,花了57天的時間,以騎行的方式遊歷全國36座城市。11月27日,他們抵達了本次騎行的終點站海南三亞,全程共騎行了4002公裡。在海南的4天時間裡,羅新華和高高騎行經過了海口、屯昌、瓊海、萬寧、三亞5個市縣。
  •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就要讓孩子見3種世面,建議所有父母都看看
    儘管如此,歷史上卻也眷顧了某人,這就是梁啓超,一個事業很成功,教育子女也很成功的人物。「一家人有三個院士,九個孩子個個優秀」梁啓超有九個孩子,有很多人都想問他是如何教育九個孩子的呢?這就要說起梁啓超的祖父,是梁啓超的祖父一手把他帶大的,深受祖父的影響。梁啓超延續了祖父的教育經驗,成功的又延續到了子女身上。
  • 我選擇「丁克」的理由|真正的見世面,是見內心「排斥」的世面
    一位粉絲100萬+的帥哥心理醫生自述:1、大學時的看法:看到那些結婚早生孩子,發現帶孩子的繁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2、畢業後的看法:給別人提供心理諮詢時,看到了很多的人生,人一生很渺小,被太多事情纏繞,在感情的事上沒有勇氣去解決,是人生太單調,
  • 孩子:爸爸,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武漢疫情」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言語中總是會透露出讀書無用的想法,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心態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讓孩子懷疑讀書的意義何在?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個問題:「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考一所好大學?
  • 為什麼要帶孩子學棒球?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今天來信的爸爸,從在美國遊覽了一個棒球場開始,到在國內誤打誤撞加入棒球俱樂部,跟女兒一起入門學習棒球,漸漸領會棒球的精神與這項運動的教育意義,讓我們跟著這位爸爸一起來了解一下棒球。作者:RobyIT民工,家有迷糊懶散女娃一枚。業餘棒球愛好者,騰訊體育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撰稿人。
  • 20萬,媽媽帶12歲女兒假裝上學了5年:父母的關係藏著孩子的未來
    世上還有假裝帶女兒上學,實際逛公園逛了5年的媽媽!西安媽媽馬翠(化名)託人給女兒上學被騙20萬,因丈夫性格暴躁,5年的時間,她一直選擇隱瞞。從女兒7歲起,她每天早上給女兒背上書包假裝送女兒,等到放學的時間,她才帶女兒回去。白天她都帶女兒在家附近公園或商場閒逛。
  •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把女兒當「傘」遮雨,令人無奈又想笑
    前言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由媽媽帶的,許多媽媽都表示讓爸爸來帶孩子讓她們很不放心。甚至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麼誇張呢?爸爸帶孩子真的那麼不靠譜嗎?下面這個把女兒當"傘"的爸爸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