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鈄和女兒在旅途中留影 受訪者供圖
近日,東莞「90後」單親爸爸阿鈄和他的女兒,上了微博熱搜、人民日報和央視官方抖音,火遍全網。因為他們剛剛完成一段不可思議的奇妙之旅——歷時72天,全程4000多公裡,完成了從東莞到拉薩的騎行。
阿鈄說,「因為疫情,女兒沒有去上學,但我陪她上的,可是《銀河補習班》。」
提前準備了半個月
在南城阿鈄的店裡見到他時,他正在拆開一個大包裹,裡頭裝的,是他這次帶著女兒騎行西藏用的自行車,以及兜兜的「座駕」,一個後拉兒童騎行拖車。
拖車布滿了灰塵,阿鈄邊重新安裝,邊和記者說:「本來想把它扔了,但想想捨不得,清潔一下還可以繼續用。」
「這輛自行車,是我20歲時從成都騎行去拉薩用的自行車,這次他又陪我們父女再去了一趟拉薩。」阿鈄打開了話匣子。
他說,大學時自己騎行去拉薩,當時便想著「肯定要再回一次拉薩」,後來工作、生活忙忙碌碌,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感悟很多,加上女兒沒有上學,我店裡生意也一般,便下定決心,帶著女兒騎行去拉薩。」
當阿鈄跟周圍的人講起這個計劃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大夥都覺得,這麼長一段旅程,對4歲的兜兜來說,遠且長。「我父母甚至覺得我『腦子進水了』,但我當時已經下定了決心。我覺得富養女兒,就是富養她的見識,富養她的內心,我想帶她去好好看這個世界。」
準備好必需品,手繪了騎行路線,開了自己的抖音號,4月2日,阿鈄騎著車,掛上兜兜的「座架」,從東莞出發。
▲阿鈄和女兒接受 記者採訪 記者 趙浛銳 攝
抖音收穫了50萬粉絲
阿鈄的車,可能有兩百斤的負重——他給兜兜帶了好多漂亮的衣服,還有藥品、必需品,以及各種攝影工具,包括無人機。
「我想好好記錄這一路發生的美好,以後兜兜想看的時候,都能回憶起這段旅程。」阿鈄說。他每天到了住宿的地方,都會剪好當天拍攝的作品,發上自己的抖音號,出發的時候,他的抖音號只有幾百個粉絲,但現在,他已經收穫了50多萬的粉絲。最高一條抖音作品,有近3000萬的播放量。
「有人點讚,也有人質疑,說孩子這麼小,太折騰。」阿鈄說。但只有阿鈄父女倆才知道,這一路有多麼的美好。
一望無際的農田、錯落有致的村莊、一路的藍天白雲……他的手機裡,存著海量如畫的照片。
「有很多人問我,這趟旅行下來,兜兜有沒有什麼直接的改變?」阿鈄笑著說,「我問,黑了一大圈算嗎?」
笑過之後,阿鈄說:「現在的孩子久居城市,他們看到的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草、紅紅的花,跟在大自然中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想,以後老師講起這些詞彙的時候,兜兜想起的,會是我們騎行路上她看到的那些美好的藍天、白雲、草地和花朵。」
對女兒是言傳身教
除了看到的,便是言傳身教的影響。阿鈄講起了騎行過程中一段特別難的經歷。
「到達雲南拉山的時候,一直下雨,天氣特別冷,我騎車又出汗,全身溼了,我整個人處於低溫的狀態,加上坡度特別陡,我根本騎不動,只能推著走。我幾乎是扎著馬步推著200斤負重的車,那會我是懊悔的,一直在罵自己,覺得自己自討苦吃。可是兜兜給我加油,然後叫我堅持,我咬著牙硬撐,後來,我們到達了一個小村莊。」
網上明明寫著那裡有家旅店,可是沒開。
「我當時挺絕望的,覺得可能得在修車棚過一晚了。結果有個村民發現了我們,讓我們去他們家客廳睡了一個晚上。」阿鈄說。
近三個月的騎行,女兒成了阿鈄最好的「加油站」,回來之後,他發現女兒似乎知道了什麼叫「堅持」,「有一天我們去買東西,她幫忙提兩袋紙巾回家,那對她來說有些過重的,但她提一下,往地上放一下,最後提回了家,然後跟我說,『爸爸,你看,堅持再堅持,就成功了』。」
阿鈄說著一路見聞的時候,兜兜往記者的懷裡鑽著說要講故事,四歲的孩子,大方、熱情,一點也不怕生。
「兜兜馬上要回幼兒園了,我們又回到每天我接送她上學、開店、回家的生活。我可能沒有辦法給她留幾套房子之類的,但我會盡我所能,帶她去看這個世界。她說,她想看熱氣球,我準備帶她去土耳其;她說,她想看雪,北海道之旅也在我的計劃中……也許,下次是電瓶車,或是其他交通工具,但我希望,給她詩和遠方。」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祝福有愛的阿鈄,幸福的兜兜。
/ 阿鈄語錄 /
「因為疫情,女兒沒有去上學,但我陪她上的,可是《銀河補習班》。」
「我覺得富養女兒,就是富養她的見識,富養她的內心。」
「我可能沒有辦法給她留幾套房子之類的,但我會盡我所能,帶她去看這個世界。」
記者 黃佳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