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篇序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我們對於其中的四大天王最熟悉的莫過於託塔李天王,無論是《封神演義》或《西遊記》都有其相關的神話傳說,但那些只是演義杜撰,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
02託塔天王
託塔天王,梵名 Vaisravana,音譯為吠室羅摩拏、毘舍羅門、鞞沙門、毗沙門。又作普聞天、種種聞天。為佛經中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乃閻浮提北方之守護神,即北方多聞天王。
世人一般認為,佛門護法神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是「託塔李天王」的原型。唐代盛行毗沙門天崇拜,認為毗沙門天幫助國家戰勝敵軍,因而到處建置廟宇,塑造神像,並在出師時加以祭祀。
此天王住於須彌山第四層之北面,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兼守其餘三州,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因其掌託古佛舍利塔,故俗稱託塔天王,四大天王中只有此天王有時被單獨供奉。此天王也因時常守護道場,聽聞佛法,故稱多聞。多聞天王為印度及西域地方所信奉,然有時亦被視為戰神而受到尊崇。
託塔天王之形像呈神王形,腳踏二鬼,左手持寶塔,右手捧寶棒。除為十二天像之一外,亦被單獨尊崇。相傳毗沙門天王與吉祥天是兄妹,在古印度神話中是施福護財的善神。又因能賜予福德,故亦為七福神之一。
據佛經記載:多聞天之種子為 (vai),三摩耶形為寶棒,真言為「南莫、三曼多沒馱南、吠室囉嚩拏野、娑嚩賀」。又毗沙門天王經載,若修多聞天王法,可得十種利益。
毗沙門護法也是密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供奉的護法。另外他又名「兜跋毗沙門天王」,「兜跋」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後來「兜跋」被誤傳為「刀八」,之後又進一步被誤傳為「八支刀」。
因此,此天王在日本就成為了鎮守國土、據退怨敵的神將。在日本,鞍馬寺中藏有左手託額之秘佛,又有兜跋毗沙門,此即為密教傳入後,被視為單獨一尊神而受到尊崇之例。另收藏於教王護國寺之多聞天像。
相傳本為守護王城而至於羅城門之樓上;其形像為西域式,頭戴多角形冠,身披堅韌皮革甲冑。又日本嵯峨棲霞寺藏有另一遺作。此外,多聞天王之形像,尚有雙身四臂、十臂等多種。
據《宋高僧傳》記載,我國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亦有此種信仰。另於敦煌千佛洞中,有絹本著色之毗沙門圖出土。提到託塔天王,就會想起唐初名將李靖。元·楊暹《西遊記》雜劇中已有「毗沙門下李天王」之說。
所以在佛教的「四大天王中」中,託塔天王最為中國民間所熟悉。相傳唐天寶年間,胡兵犯安西,託塔天王化身為金甲神人卻退敵軍,朝廷敕寺院置別院供養。佛經有載「左手執矟拄地,右手擎塔。其塔奉釋迦牟尼佛,即擁遣第三子哪吒捧行,莫離其側。」
明代小說《西遊記》則把北方多聞天王和託塔天王分為兩神。其第四回謂:「玉帝封託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唐宋時,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時則繪其像於旗上,列於滷簿之內。
毗沙門護法,按照經教儀軌來說,是八地菩薩示現的護法身,也是北方多寶佛的化現,因此是僧寶、出世間護法。在形象上,雖然與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是一體,但於法理而言不能簡單地將他們混淆為一。
四大天王屬於世間護法,而毗沙門護法所示現為出世間護法,所以廟堂之上才有將此尊單獨供奉的現象。此天王手持寶傘,表示提醒眾生時刻注意不要讓「外塵」汙染我們本來清淨的自性。真心不被「境」轉,才可永斷煩惱。
03結語
好了,佛教: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意見還請補充!
最後想說的是,佛教中的每位代表人物都有其獨特的專屬寓意,了解佛學的同時可以多看看這些諸佛、菩薩、護法神的傳說故事,以便以更全面地了解真正的佛學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