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

2020-12-16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我們對於其中的四大天王最熟悉的莫過於託塔李天王,無論是《封神演義》或《西遊記》都有其相關的神話傳說,但那些只是演義杜撰,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

02託塔天王

託塔天王,梵名 Vaisravana,音譯為吠室羅摩拏、毘舍羅門、鞞沙門、毗沙門。又作普聞天、種種聞天。為佛經中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乃閻浮提北方之守護神,即北方多聞天王。

世人一般認為,佛門護法神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是「託塔李天王」的原型。唐代盛行毗沙門天崇拜,認為毗沙門天幫助國家戰勝敵軍,因而到處建置廟宇,塑造神像,並在出師時加以祭祀。

此天王住於須彌山第四層之北面,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兼守其餘三州,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因其掌託古佛舍利塔,故俗稱託塔天王,四大天王中只有此天王有時被單獨供奉。此天王也因時常守護道場,聽聞佛法,故稱多聞。多聞天王為印度及西域地方所信奉,然有時亦被視為戰神而受到尊崇。

託塔天王之形像呈神王形,腳踏二鬼,左手持寶塔,右手捧寶棒。除為十二天像之一外,亦被單獨尊崇。相傳毗沙門天王與吉祥天是兄妹,在古印度神話中是施福護財的善神。又因能賜予福德,故亦為七福神之一。

據佛經記載:多聞天之種子為 (vai),三摩耶形為寶棒,真言為「南莫、三曼多沒馱南、吠室囉嚩拏野、娑嚩賀」。又毗沙門天王經載,若修多聞天王法,可得十種利益。

毗沙門護法也是密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供奉的護法。另外他又名「兜跋毗沙門天王」,「兜跋」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後來「兜跋」被誤傳為「刀八」,之後又進一步被誤傳為「八支刀」。

因此,此天王在日本就成為了鎮守國土、據退怨敵的神將。在日本,鞍馬寺中藏有左手託額之秘佛,又有兜跋毗沙門,此即為密教傳入後,被視為單獨一尊神而受到尊崇之例。另收藏於教王護國寺之多聞天像。

相傳本為守護王城而至於羅城門之樓上;其形像為西域式,頭戴多角形冠,身披堅韌皮革甲冑。又日本嵯峨棲霞寺藏有另一遺作。此外,多聞天王之形像,尚有雙身四臂、十臂等多種。

據《宋高僧傳》記載,我國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亦有此種信仰。另於敦煌千佛洞中,有絹本著色之毗沙門圖出土。提到託塔天王,就會想起唐初名將李靖。元·楊暹《西遊記》雜劇中已有「毗沙門下李天王」之說。

所以在佛教的「四大天王中」中,託塔天王最為中國民間所熟悉。相傳唐天寶年間,胡兵犯安西,託塔天王化身為金甲神人卻退敵軍,朝廷敕寺院置別院供養。佛經有載「左手執矟拄地,右手擎塔。其塔奉釋迦牟尼佛,即擁遣第三子哪吒捧行,莫離其側。」

明代小說《西遊記》則把北方多聞天王和託塔天王分為兩神。其第四回謂:「玉帝封託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唐宋時,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時則繪其像於旗上,列於滷簿之內。

毗沙門護法,按照經教儀軌來說,是八地菩薩示現的護法身,也是北方多寶佛的化現,因此是僧寶、出世間護法。在形象上,雖然與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是一體,但於法理而言不能簡單地將他們混淆為一。

四大天王屬於世間護法,而毗沙門護法所示現為出世間護法,所以廟堂之上才有將此尊單獨供奉的現象。此天王手持寶傘,表示提醒眾生時刻注意不要讓「外塵」汙染我們本來清淨的自性。真心不被「境」轉,才可永斷煩惱。

03結語

好了,佛教: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意見還請補充!

最後想說的是,佛教中的每位代表人物都有其獨特的專屬寓意,了解佛學的同時可以多看看這些諸佛、菩薩、護法神的傳說故事,以便以更全面地了解真正的佛學真諦!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大護法天神之一:北方毗沙門天王
    北方毗沙門天王此天王率領有二十八夜叉(梵語夜叉,亦云藥叉,華言勇健)、羅剎等無量二神眾,歸屬於其天界,兼守其餘三州,為夜叉及羅剎類之部主,五大鬼神,一名那闍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身側。在佛教中以能護持世間故,又稱護世者,乃閻浮提北方之守護天神,鎮護北俱廬洲。
  • 水滸傳成書比西遊記早,那書裡託塔天王、八臂哪吒這些詞哪裡來的
    託塔天王、八臂哪吒、飛天大聖的由來託塔天王:出自印度佛教的毗沙門天王,毗沙門是翻羽音譯,意思是「多聞」,也就是其名聞達四方之意。因而,中國佛教中,毗沙門天王就是北方多聞天王。捷報傳至長安,唐玄宗大悅,隨即下令諸道州府於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從此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佛教共有四大天王,即北方多聞、南方增長、西方廣目、東方持國。後來,中國神話傳說便以這四大護法天王塑造了「真人版」,唐代大將李靖便成了多聞天王的真身。佛教經典中,北方多聞天王,左手伸臂,持戟拄地,右手曲肘,擎一佛塔。
  • 佛門財神、軍神——託塔天王毗沙門
    作者:戚任偉摘要:毗沙門天王(多聞天王)周邊圍繞諸多財神為部屬,協助財寶天王救渡眾生,以滿眾生之願。凡常行慈悲喜舍善行利樂一切眾生,藉由毗沙門及其財神部屬之大力加持,可事業順利鴻圖大展,求財滿願,速能相應。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
  • 託塔天王李靖長子金吒,次子木吒,為何第三子叫哪吒不叫水吒?
    託塔天王李靖是中國神話中一位重要神仙,無論是在《西遊記》還是在《封神演義》中都有登場。兩本書中李靖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書中都提到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叫金吒,次子叫木吒,第三子叫哪吒。哪吒本源自印度佛教一位護法神那吒,此人本是四大天王之一多聞天王之子,自小性情暴烈,神通廣大,能顯化三頭六臂,也曾剔骨還父等等。在宋元時期的諸多話本戲曲中多有演繹,後來道教將其吸收,他成了道門的一位護法神,並將其父多聞天王改為託塔天王李靖。託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有二。
  • 法門寺地宮銀寶函23.5釐米高,多聞天王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
    陝西省扶風縣,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金光閃,天王持弓執箭踏惡鬼。法門寺地宮銀寶函23.5釐米高,多聞天王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王建安 攝影)法門寺遺址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裡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裡,西距寶雞市96公裡。
  • 你知道佛教四大護世「天王」都是哪些天王嗎
    佛教誕生距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每當我們到寺廟中禮拜的時候,基本都能看到佛門「四大天王」。那麼你知道這四位護法神都是什麼「天王」,各有什麼職責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
  • 佛教大護法韋馱菩薩的來歷
    韋馱菩薩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信佛之人都知道,韋陀菩薩在佛教中是護法使者,是正義的化身,給人一種勇敢,威猛的感覺。
  • 非人哉:大士首徒兼護法助手的學霸木吒,託塔天王李靖次子
    #非人哉#不負初心,方得始終愛動漫~本期來繼續分享關於國漫作品《非人哉》中的故事,這次傾醬要分享的「非人家族」,是大士首徒兼護法助手的學霸木吒,託塔天王李靖次子,一起走進本期的《非人哉》諸神圖鑑之木吒。
  • 佛教的四大天王和《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將有何區別,如何區分
    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是佛教四位護法天神,在佛教的教義中,須彌山為世界中心,須彌山周邊圍繞著四大部洲,如東土大唐就在南贍部洲,這四大天王每人護一部洲。魔家四將則是《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這四人在封神大戰死後,才被天庭封為了四大天王。
  • 佛教:韋馱菩薩,護持佛法,降伏內心魔外天魔及一切邪術邪法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對於韋陀菩薩最初的了解很多來自於封神之戰,韋護手持降魔杵助武王伐紂,隨後肉身成聖,皈依西方教。然而這一切皆是傳說,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佛教之中的韋馱菩薩: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韋馱菩薩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
  • 封神演義3位天王,形象上很容易搞混,其中2位本就是同一個來源
    說起天王,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壽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的多聞天王。這四位天王位於欲界六天的四大天王天,在很多寺院的入口處的天王殿中很常見到。負責風調雨順、護國安民。
  • 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天王
    此天王為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向護持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在大小乘經典中,常見其護持經典,正法行人及閻浮提的事跡。如:《增阿含經》卷二十六中記載,毗沙門天王幫助一位極其貧困的雞頭梵志,準備種種食具供養佛陀及諸聖眾,乃至修得阿羅漢果。在《大集經·月藏分建沙門天王品》中則載有佛陀咐囑拘萍羅毗沙門天王守護北方世界的眾生:「妙丈夫!
  • 託塔天王父子是否隱藏實力?為何能輕鬆降伏牛魔王,卻拿不下猴子
    可是就是這樣的牛魔王,面對託塔天王父子卻一無是處,咱們還是回顧下原著裡精彩的場面吧: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才要變化脫身,又被託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只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看見沒,託塔天王父子收拾牛魔王還是非常容易的,可是在面對孫悟空的時候,他們為什麼沒有成功呢?
  • 星雲大師:如何修持正法
    我們要如何修持正法?人與人之間有人道,人道就是正法。世上的忠孝、慈悲、信義,這些倫理道德都是正法。我們想在社會上求財,不能用邪法、外道,要用求財正法。此外,在感情上、人情上,不論什麼道,也都有其正法。應如何求得正法呢?在《正行經》裡提到四點: 第一、精進聽聞正法:修持正法的首要態度,就是以一顆精進的心,多聞薰習,如此才會對正知、正見有所了解。
  • 西行紀動漫:為何沒有託塔天王?剛出場就被阿修羅吃了!
    在西遊記中的託塔天王是天王級別的,手下也是率領著幾十萬的天兵天將;而西行紀中的「託塔天王」只是一個天門守將,所以在官職上是矮了一大截的!在自身的實力上也是非常的弱,就比普通的天兵強上一個級別而已,最主要是他只是一個路人角色,這倒是讓人很是惋惜!
  • 你知道天王殿的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嗎?
    無論道教文化還是漢傳佛教文化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與中華文化相融合變成了漢傳佛教)都是源於中華文化,古人認為東南西北(四方)分別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鎮守。漢傳佛教把四大天王塑稱古代武將的形象(意味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西遊記中,託塔天王李靖和四大天王是什麼關係,誰的職位更高?
    西遊記中,託塔天王李靖和四大天王是什麼關係,誰的職位更高?在天庭,天王這個職位則不算什麼大官,因為除了能力一般的李天王外,還有守天門的四大天王,此外還有什麼華光天王、火輪天王(哪吒)等,可以說有一大堆。
  • 哪吒原本是印度血統,是佛教護法神,是怎樣變成中國神仙的?
    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這些人物形象有意或不自覺地摻入了本土元素,被賦予了具有鮮明中國民間信仰特色的面貌,哪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哪吒,原本寫作「那吒」,梵文全名寫作Nalakubala,在佛教的經典作品當中的那羅鳩婆、那吒天王、那吒鳩跋羅等名稱,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
  • 畫中有話|威震三界鎮窟護法之第427窟四大天王塑像賞析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是護佑佛法保護眾生的四位天神,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人們一般稱他們為「護世四天王」或者「四大金剛」。根據佛教經典記述,四大天王護持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上,威震三界護持四方。現實生活中佛教寺院也將他們的神像分列在專門的佛殿中,一般將供奉四大天王的殿宇稱之為天王殿。莫高窟作為現存最大規模的佛教石窟寺,現存的2400餘身塑像中保存有80餘身天王彩塑,這其中隋朝第427窟保存了十分珍貴的隋朝塑造宋代重繪的四大天王塑像。